第六百四十三章 舍生取义(1 / 1)

明朝大丈夫 燕西风 2588 字 2023-09-02

孔胤植闻言脸色顿时灰白,向李景长揖一礼,低声哀求道:“兴国公,你也是读书人出身,求你看在先祖至圣先师的面子上,莫要让我当众出丑,所有的罪过我都承认,所有的罪过都由我一人承担。”

李景饶有兴趣地看着孔胤植道:“哦?你现在认罪了?你怕什么呢?是了,你怕这些事情传扬出去辱了圣人的门楣,玷污了衍圣公的名声。”

轻轻叹了口气,李景接道:“可惜你认罪认的太晚了,本来你要早些认罪,我还会给孔家留些颜面,可是现在这些读书人要跟我讨说法,我要不跟这些读书人解释清楚,他们会以为我是有意侮辱圣人。”

“给孔家留些颜面?李景,你到底要干什么?”孔胤植闻言惊道。

李景摇摇头,揶揄地看了看孔胤植道:“孔胤植,你说你要不是至圣先师的嫡系后人,袭了衍圣公的爵位,你还会干点什么?这段时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我要干什么,你只要用心想一想就知道了。”

见孔胤植一脸迷茫,李景苦笑道:“我看你除了贪财怕死,也不会干别的了。哦,你还挺看重衍圣公的名声,眼看着儿子被杀,你都不肯承认自己有罪,真是好样的,你这样的人我还真没见过几位,似你这等无情无义,不知廉耻之辈,倒真是跟你那些投敌卖国的祖宗一脉相承。”

说着李景伸了伸大拇指。

听李景出言讥讽,孔胤植闻言勃然大怒:“李景,你侮辱我不要紧,可你怎敢侮辱孔氏的列祖列宗!”

孔胤植话音刚落,刚进入殿内不明真相的文人学子一阵大哗,当即有人开言质问李景为何侮辱衍圣公的先人。

李景也不辩解,只是微笑着看着众人。

待众人嚷嚷完了,李景笑道:“大家来的正好,问的也正好,那我就说说孔氏一门有多少投敌卖国,以求袭封衍圣公的人。”

顿了顿,李景接道:“孔氏一门从汉朝开始封侯,期间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受封的人不知多少,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史实不清,我就不说这些人了,免得你们说我污蔑孔家的先人,我只说孔家受封衍圣公以后发生的事情。我记得孔家被封为衍圣公好像是宋仁宗年间吧?具体哪一年我倒是记不住了,谁能告诉我啊?”

“宋仁宗至和二年。”一名学子叫道。

李景点头道:“对,是宋仁宗至和二年,从宋仁宗封衍圣公以后,这个爵位便一直传了下来。

按说大宋皇帝封了孔家这么大的爵位,孔家应该对大宋忠心耿耿吧?不说孔子教导人们讲究忠孝,换成谁封了这么高的爵位都不应该背叛大宋。

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靖康之役以后,赵宋被金国逼到南方,山东被金国占领,孔府立即派孔端操向大金表忠心,受封衍圣公。呵呵,真是为了保住衍圣公的爵位,连祖宗的脸面都不要了。<cmread type='page-split' num='2' />

过了几十年,蒙元兴起,灭了金国,那时的衍圣公叫什么来着,是了,叫孔元用。孔元用投降蒙元以后,还被封为大将军,好家伙,大将军啊!领兵打仗啊!不知我们汉人有多少人死在他的屠刀之下。后来孔元用在清剿汉人反抗势力的战斗中,不幸死于军中。

继任的是谁呢,好像是孔元用的兄弟孔元措吧?

后来孔家为了取悦蒙元皇帝忽必烈,派人觐见忽必烈,我记得派的是大儒张德辉和元好问好像。这二人跪请忽必烈就任为儒学大宗师。

我就纳闷了,你说忽必烈识得几个汉字啊?他听得懂孔子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是什么意思么?儒学大宗师?忽必烈这等蛮夷不要脸也就罢了,怎么孔家的人也不要脸到如此程度?

我这可不是胡说杜撰,那都是有史可查的,而且年代并不久远。

孔胤植,我刚才说的这两人不知称不称得上你的祖宗?或者说你孔氏一门的族谱中没有这两个人?我记得你们家族谱当中对担任衍圣公的人都有传纪吧?

蒙元占领我汉人江山共九十余年,此后孔家还有几位被蒙元封为衍圣公的,我记不住那么多名字,只记得有个叫孔浈还有个叫孔治的是吧?

我先不说孔家先人背弃大宋,就说孔家的人用圣人的学说为异族占我汉人江山传教布道,我不知至圣先师知道他的后世子孙干出这样的事情会作何感想?

你们说我侮辱孔氏的列祖列宗,我很怀疑孔子他老人家得知后人干出这些事来还会不会承认这些人是他的子孙。”

李景侃侃而谈,言语中极尽挖苦讥讽,及至说到孔元用不幸死于军中时,朱由检和马五等人听了不由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待说到忽必烈识得几个字时,更是忍俊不禁,若非怕打断李景说话,几人怕是要放声大笑。

待李景说完,见殿内众人无言反驳,朱由检忍住笑,咳了两声说道:“李兄,朕来说几句吧。”

李景笑着躬身说道:“皇上请。”

“皇上?”见李景躬身以对,口称皇上,殿内众人闻言大惊,急忙看向朱由检,见朱由检虽然衣着朴素,但是那种上位者的气质却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众人猛地反应过来,呼拉拉齐齐跪倒在地,口中大呼:“皇上万岁。”

朱由检笑了笑,也不令众人起身。

这也难怪,老朱家的皇帝对文人都没啥好印象,尤其朱由检当了这么些年皇帝没少吃这帮人的苦头,尤其对那些食古不化的文人的厌恶,朱由检比李景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以前朱由检拿那些大臣没什么办法,毕竟不能让大臣们一直跪着说话,现在这些人不过是些平头百姓,还是来捣乱的,这要不折腾他们一下,实在对不住自己这些年吃的苦头。

轻咳两声,朱由检道:“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回身指了指身后孔子的塑像,朱由检道:“孔圣人这句话想必大家都能倒背如流吧?但是很多人却并没有认真领会圣人的意思。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德的。

后世有一位大贤,对孔圣人这句话曾做过详细的阐述,这个人便是王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怎么阐述圣人之道的呢?朕试着为大家背一遍这篇文章。”

略微思索了一会儿,朱由检清了清嗓子,然后朗声念诵道: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惭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

故言此而示之,若曰:天下之事变无常,而生死之所系甚大。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决,而恒情之所易惑者也。吾其有取于志士仁人乎!

夫所谓志士者,以身负纲常之重,而志虑之高洁,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闹。

所谓仁人者,以身会天德之全,而心体之光明,必欲有以贞天下之大节。

是二人者,固皆事变之所不能惊,而利害之所不能夺,其死与生,有不足累者也。

是以其祸患之方殷,固有可避难而求全者矣,然临难自免则能安其身,而不能安其心,是偷生者之为,而被有所不屑也。

变故之偶值,固有可以侥幸而图存者矣,然存非顺事则吾生以全,而吾仁以丧,是悖德者之事,而彼有所不为也。

彼之所为者惟以理,欲无并立之机,而致命遂志,以安天下之贞者,虽至死而靡憾。

心迹无两全之势,而捐躯赴难,以善天下之道者,虽灭身而无悔。

当国家倾覆之余,则致身以驯过涉之患者,其仁也而彼即趋之而不避,甘之而不辞焉,盖苟可以存吾心之公,将效死以为之,而存亡由之不计矣。

值颠沛流离之余,则舍身以贻没宁之休者,其仁也而彼即当之而不慑,视之而如归焉,盖苟可以全吾心之仁,将委身以从之,而死生由之勿恤矣。

是其以吾心为重,而以吾身为轻,其慷慨激烈以为成仁之计者,固志士之勇为,而亦仁人之优为也。视诸逡巡畏缩,而苟全于一时者,诚何如哉?

以存心为生,而以存身为累,其从容就义以明分义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决也,视诸回护隐伏,而觊觎于不死者,又何如哉?

是知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

待朱由检将整篇文章背完,李景忍不住喝彩道:“皇上将此文念诵的正气慨然,深切体会了阳明先生对当时文人世风日下的慨叹,阳明先生泉下知皇上能理会他的意思,必定欣慰不已。”

朱由检摇头微笑道:“李兄过奖了。”

转头看向殿内众人,朱由检微笑道:“尔等都是饱读诗书之人,阳明先生这篇文章不用朕给你们解释吧?”

顿了顿,朱由检接道:“孔圣人和阳明先生阐述的乃是仁道,而亚圣阐述的则是义道。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孔胤植,这三位先贤圣哲所说的仁义之道你明白什么意思么?”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