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倭国发展经济实在困难,本来就人多地少,做得再好,灾害一来,避无可避。
古代没有大物流,倭国没办法实行两头在外的出口经济,呆在倭岛上就是妥妥的小受,遭遇各式灾害的迫害而只能默默地流泪。
倭人的有识之士,早就认定大陆才是最好的出路,奈何前辈们的试探都不成功,到得江户幕府时期,更不得不遂行锁国,与大陆渐行渐远。
如今别看江户幕府与两中华交好,什么叔父好侄子一家亲,中华八个小跟班中,已被确认为“不征之国”,意思是说只要八个小跟班不自己作死,中华是不行征伐的。
为什么东南国在琉球上有驻军舰队,名义上是防海盗,实际上是在看着倭国,八个小跟班国家独有倭国有此待遇,真够看得起倭国。
杨天生与保科正之饭毕,他告辞而去,留下保科正之呆坐席中,最终是长长一叹!
在他看来,对外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攻略大陆,但这是不可能的事。
下策是彻底锁国,但是倭国物资匮乏,不说什么,就说文房四宝,连支好的毛笔都没有,因为需要用到兔毛和狼毫,天可怜见,哪有这么多的毛。造纸的话,很快倭国的树木就砍光光,还有制墨,也没那么多的燃料,至于砚,最好的是端砚,倭人没有这么好的石头。
所以中策是必须与明人做生意,好在明人对于倭国的土地不感兴趣,也不象红毛番喜欢传播宗教,还是维持现状,与明人做贸易吧!
隔得一天,杨天生代表明军正式提议部队将于本周内返航,倭人少不得惺惺作态,假意挽留,见明人去意坚决,德川家纲乃赠程仪30万银元,与他的好叔父告别。
两国的关系终究不能回复上代将军家光时期,颜常武与家光同辈,关系密切,如今明军离开,德川家纲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明军动作很快,一个星期内全部撤走,倭国乃关门闭户,锁上国门,在内逍遥了。
……
且说回大明北方,大明征虏大将军甘辉奉了朝廷旨意,率军民二十万出塞,于漠南土地上筑城,以求立足之地。
带足补给与材料,华人身负基建狂魔的血脉,又情报完善,选择的地点都是有水有木有石头的好地方,很快就奠定了六座城市基础,军民同心一起筑城,这墙头一天比一天升高。
一旦筑成,进可攻,退可守,漠南蒙古人将有巨大的麻烦。
待到冬天来临,他们有城墙挡风,在温暖的房子里享受暖气,而城外天寒地冻,白毛风一起,牲畜死光光!
就算不死,牲畜统统掉膘,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草原上牲畜需要吃草,而明军却出动扫荡,他们马匹用粮食喂养不掉膘,可笑的事情将会发生:不会骑马的汉人骑着马把马背上的民族给打得落花流水。
一想到这里,漠南蒙古人就是一阵哆嗦。
真要是如此,就贻笑大方了!
他们寄予厚望的漠北喀尔喀蒙古部族却因今年马瘟,各部彼此封锁,不敢聚拢马队,无法南下。
唯有自救,漠南蒙古各部拼了,他们骑兵或大队攻击,或小队侵袭,无所不用其极,务必打断明国建城历程。
他们时时攻击建城工地,侵袭长城沿线,以致于长城内外,狼烟四起,蒙人游骑兵的踪迹甚至出现在北京城外!
整个大明北方,黄河以北,皆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城门白天关闭,路人皆背军械上街,无论男女,均作军训!
漠南蒙古人为自救而疯狂了,但是他们发现时代变了!
往时畏敌如虎,不敢野战的明人遇敌必战,而且也有了克制骑兵的武器---火枪!
明人聚众而战,遇到蒙人时,火枪轰得他们黯然销魂,明人就连少年都敢上阵开枪,至于蒙人的弓箭,敌不过明人的线膛线!
线膛线的尖头弹射程远,威力大,打中非死即伤,更恐怖的是伤员中超过一半的人在其后死去,现在连蒙古人都清楚了,如果中弹,打中身体,只能求神佛保佑,打中肢体,那就快快自我了结,切了吧,否则伤口发炎,祸及身体。
蒙人不知道,为了保证北方火枪的使用,明国与东南国各大军工企业加班加点,疯狂制造枪弹。
基建狂魔精神体现在很多方面,南京方面决定塞外人手一枝枪,长城沿线15岁以上男女皆有枪,黄河以前则是成年男子都会用枪,都装备上火枪!
完成得比计划好,塞外人手人均超过一支枪,不仅军人自行加装备,许多老百姓也加购火枪,一个壮丁肩上一把长枪,腰间别了两把短铳,这是常事!
长城沿线15岁以上男女都有枪,官府得意洋洋上报说就连小学生也会开枪,十岁大的小学生,背着比他们还要高的火枪去上学!
黄河以北则是不仅成年男子会用枪,女的都有不少人会打枪。
遇敌必战!
明军中有许多军官是东南国退役老兵,重新征召他们回母国参战,他们的战斗意志坚定无比,也成为了明军中脊骨。
而明军官兵被他们带动,也是热血沸腾,见到敌人骑兵,奋力作战,让他们有去无回。
前线官兵在拼命,后方的执政者做到奖惩分明,有钱给军队奖励,有军火物资给军队使用,军人们无后顾之忧,切实地履行当兵吃粮卖命的使命。
明人军队是硬茬子,就连百姓也不好欺负,明国东南王下达敕令,全面武装老百姓,他声明道:“孤绝不允许出现老百姓被敌人任意屠戮之事……一(敌)人得一城,万人大城被轻易攻破,则守城文武官员皆斩,举族流放,家族三代以上荣誉褫夺!”
他是一代雄主,敢做敢为,说到做到,长城沿线各地文武主官的家庭都被勒令在黄河以北安家,一旦官员投降,则立即对他们的家庭下手!
老百姓有连坐制度,官员同样不例外。
换作是前明文官势力庞大时,皇帝敢这样公然扣押官员家属,早被文官的口水淹没了。
但在今朝,颜常武一声令下,官员们一概听命行事,无人敢反对。
这样的形势下,前线文官比军官还要积极地备战,以保他们的小命与家族安全!
一位到位于长城外,张家口西北部的张北县的狄姓行商记载了他到张北县的经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