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冬雪,来了春风。
天宸十三年,春天。大齐王朝的田间陌头,开始出现忙碌的人们。冬天那场瑞雪,将土地蕴育得分外饱满,土地下的每一个生命,都在酝酿着生机。
春耕开始了。
天宸帝肖璎,带领文武百官走到田间陌头,与他的子民一起,开展一年之春最重要的一项活动:试犁。
皇帝从来都是万民的表率,天宸帝是英明的天宸帝,自然更加勤勉刻苦。他愿意走到民间去,虽然不是很远,只是京郊的那十几里地。可活动的意义却是深远的,皇上希望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百姓的依靠,其实就是脚下的土地。而不是土地上站着的谁。
深宫里的人,却并不关心春耕何时开始,春蚕何时吐丝。春耕或春蚕,对于她们来说,新米在白玉碗中紧糯爽口,绫罗在俏身躯上曼妙走线,这种时候,农事才有价值。
当浩浩荡荡的车队走向京城外的时候,深宫里的女人正将宫斗戏演到不知哪一幕。
合德殿里,朱环翠绕的芳贵嫔、艳丽夺目的丽婕妤,欣赏着珍宝局送来的新鲜玩意儿,也指点着深宫里的无限江山。
“莫美人的肚子,我瞧着颇是显怀了。”芳贵嫔不咸不淡地,好像说一个极其平常的八卦。
“又不能侍寝了,还惹得皇上天天往福熙宫跑,也不怕耽误了别人。”丽婕妤果然被芳贵嫔一句话勾出了一大桶的酸味儿。她的掩饰是看对象的,在芳贵嫔面前,她酸得极其**。
芳贵嫔瞟了她一眼,有点讥笑道:“耽误谁啊,你如今又是独一份了,反正也不会耽误你。”
这话说得丽婕妤又是得意,又是担心:“再怎么独一份,总还是少了些什么。我总怀疑储御医给了莫美人什么药,去试探过,又没有结果。”
芳贵嫔冷笑,啐了她一口:“呸你个没脑子的,人家有好处,凭什么想着你。之前人家倒霉那几年,你是去暖过啊,还是帮过啊?现在上赶着示好,也着实太落痕迹,难怪不理你。”
目的性太强的示好,的确为人所不喜,丽婕妤不是不明白,她撇着嘴说:“这不是失算了么,谁想到她还能翻身?”
“这次不仅翻身,还翻得骑到你头上了吧。”芳贵嫔真是挑得一手好拨,不怕事大地看着丽婕妤,后者脸上一阵红红白白,颇是尴尬。芳贵嫔继续道:“丘良人的脸毁了吧?”
“听说是,贱人运气真差,屋檐上掉个瓦片都能将脸砸了。靠着一张狐媚的脸才吸引了皇上,真以为自己有啥本事了。”
芳贵嫔淡淡一笑,心中想,好像你不靠脸似的,嘴上却附和道:“是啊,运气真差,这才是真的不能翻身了。”
看着芳贵嫔喜怒不形于色的表情,丽婕妤突然生了一个念头:“她的脸,难道是……”她看着芳贵嫔,没有直白地说出心中的疑惑。
“别把本宫想这么坏,运气不由人而已。”芳贵嫔却否认了。
“我就不信莫美人运气会比旁人好,这宫里怀胎的她也不是头一个,没有谁怀得住。”丽婕妤妖艳的脸上放出阴恻恻的光。
“婕妤还是慎言吧,万一有点好歹,你兜得住?再说了,从莫美人有孕开始,皇后便把福熙宫看得跟铁桶似的,奉劝你收了心,别耍那些小聪明。”芳贵嫔慢悠悠呷了口茶。
“要不是那个寇玲珑,上次本来就……”
“别提上次,幸好严公公机灵,找人扛了。否则的话,如今被封的就是你颐华宫。”
丽婕妤不以为然地撇了一下嘴:“幸好准备充分,没打下莫美人,也扳倒了一个馨充华,总算没有白忙。”
芳贵嫔何许人也,便是说话,也不让人抓到把柄,推卸道:“这也是婕妤你算盘打得好,不过不是每次都会这么幸运,恰好有馨充华这样的现成人被你用。至于本宫,那是为皇上着想,毕竟皇上离不开你。”
离不开丽婕妤的皇帝大人试犁回宫,并没有去看望他“离不开”的丽婕妤,他去了昭阳宫,在那里小憩,一边是端庄和煦的永宁皇后,一边是恬静优雅的莫美人。
皇后端着一碗莲蕊羹,似乎是有些烫,轻轻地吹了几下,递给皇上,说道。“虽说是春天,可外头的风还是挺冷的。”
“下地干了一会儿农活,也就不冷了,朕还出了一身汗呢,只是在回宫这路上给捂干了。”肖璎还当真下了地,这深入群众做得够可以的。
“出了汗又捂干,这么冷的天是很容易风寒的,下次见着钱有良,我得跟他说,哪怕在外面条件艰苦些,该做的事也不能马虎。”永宁皇后视肖璎的身体为大齐的国体,万分紧张。
倒是肖璎不以为意地笑了笑:“皇后太过紧张了,朕年轻,身体好,无妨。在民间,六七十岁的老者下地干活都比比皆是,老人家们筋骨还棒得很,精神也好。”
恰好端给莫瑶的莲蕊羹也来了,玲珑进屋,便听到了这段话,心里一阵好笑。
高层精英们最容易得的病不是感冒、也不是拉肚子,而是矫情。自己不运动,却羡慕劳作的人身体好。可要让他真的去劳作,又养尊处优地滋补上了。他们看不到在劳动者钢筋铁骨的背后,是更多的早逝、伤痛、病魔。他们见到的都是在岁月中幸存下来的矍铄,那些支撑不到最后的,根本没有资格站在他们面前被羡慕与膜拜。
这其实也怪不得肖璎,作为一个皇帝,一年中能有这么一天,真正走到陌头去劳作,已经是数代皇帝中少有的亲民之举,更多的只是象征性地去看一看,走一走。幸好当年没有电视台,否则也无非就是摆拍一场。
所以他又能真正知道多少民情?
但要说他完全不知道,也是冤枉了他的。
“今年这个头开得好,土壤墒情非常有利于作物生长。司农卿的王侍中在那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要想法子减少虫害,不能像有些年那样,明明是个好年景,最后让疫情和虫害给毁了。”
说了几句,又猛然自己笑起来:“朕跟你们说这些做什么,说了你们也不懂。”
皇后接话:“不懂,皇上就跟我们多说说,我们也算是跟着皇上了解一下民间的疾苦。否则宫里的这些人,吃着白米却不知粮食的精贵,穿着绫罗,却不知养蚕人的辛苦。”
“是啊,其实想要了解民情,有心就一定可以。”莫瑶也参与进了谈话,“我们当嫔妃的,虽说不能像皇上这样出宫去走走看看,可身边总有太监和宫人吧,他们好多都是贫苦人家出身,多听听他们讲家里的那些事,无论是进宫前经历的,还是进宫后从家书中得知的,都是最真实的民间疾苦。”
皇上与皇后相视一眼,赞许地点了点头,皇上道:“不知莫美人往常是否有与他们交流过,可有听说些什么?”
一旁的玲珑紧张起来。之前在福熙宫,说起皇帝参加春耕试犁之事,玲珑曾经想起自己无意中在杂志上看到过的一篇文章。那时候自己正坐在马桶上便秘,随便什么书,只要是有字的,那统统都是好书。进卫生间的时候从书架上顺手一扯,就扯到一本科学杂志,上面写着农业轮作套种的问题。
于是她找来清和问了个清楚,在大齐朝,似乎还没有玉米与豆类套种的经验。这真是一个好机会,莫瑶现在孕着,靠身体抓住皇上,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靠孩子抓住皇上,也得依仗于孩子可以顺利生下来。
她把这个想法细细地说给了莫瑶,莫瑶也很有心地记住了。
她会不会趁这个机会向皇上进言呢?
果然会的!
莫瑶自从东山再起,早就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欺负的包子。她深知在宫中要站稳脚跟,靠忍辱负重,度过难关可以,却忍不来一世的风平浪静。
“皇上,臣妾倒的确听得一些。”莫瑶笑盈盈地开了口,“先前听宫人说,他们家乡曾经有个奇人,试验了一种新的种法,倒也有意思。他将两种作物套种,比如玉米和豆类,似乎听说,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而且还能防虫害。”
却见肖璎双眼一亮,显然对莫瑶的说法非常有兴趣。莫瑶顿了一下,他便急急忙忙地催促:“说啊,快说!”
玲珑一听,放心了大半,看来这一招又见成效。穿越真是好使,只恨自己当时没有多啃几部百科全书,比如什么《齐民要术》,什么《梦溪笔谈》,否则的话,自己有没有可能当女宰相啊。
莫瑶却深知,她一个藏在深闺的姑娘,对农事有简单的了解即可,若精通得跟司农卿的专家们似的,那就装过头了,那就太可疑了。于是她说:“具体的,臣妾也说不好,当时竟没仔细听,后来那宫人也出宫去了。不过,既然有人想到这个法子,皇上不妨让司农卿的大人们先试试。”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