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爷去往慈宁宫时,柴智岁的祖母静太妃正陪着太后翻黄历,太后一边翻还一边叹气,“这最近两月哪有什么好日子!“
最近?这一定是在为柴智岁和方挽离定日子了,三爷行礼坐在太后身边,没想到方挽离将她气成这样,太后还是会给方挽离和柴智岁定日子。
待他坐下后,太后依旧与静太妃又一页页地翻看,终于择了一个还算不错的,“你看六月初八如何?“
“虽不算大好,但也是可选的最好的日子了。“静太妃只得点头,“好在智岁福运好,百无禁忌。“
这日子挑来挑去的定不下来,是因为方挽离的缘故。她的八字太硬!这样八字硬的女子,除非大富大贵之人,一般人娶了回去也无福消受。
静太妃虽口中说柴智岁福运好,但心里也是没底的。她看了一眼旁边安静不语的晟王,从心里打怵。
智岁再娶了方挽离这个媳妇,这辈子真真是把晟王得罪死了……
想到晟王给他自己挑的王妃,静太妃又觉得胸口堵得出不来气,陈小暖那样的贱丫头,怎能配上这样的高贵的身份!
或许……静太妃的小眼睛转了转,这陈小暖或许会跟方挽歌一样,跟晟王定亲会还来不及入门就暴毙了呢?
想到这种可能,静太妃心里一阵舒坦,转而笑问道,“晟王与陈姑娘的大日子可订下了?“
“还在挑着。“这两对都是太后不喜的,所以她连翻最喜欢的黄历,都觉得没什么劲头。
“晟王已过二十,此事宜早不宜迟,早些将陈姑娘娶进门,您也能早点抱上大胖重孙子。“静太妃笑着,暗道越早越好,日子越早陈小暖死得越快,陈小暖死了后,看秦氏那贱人还怎么张狂!
抱什么重孙子,陈小暖还没及笄呢!太后皱了皱眉头,便听三皇孙平静地道,“小王的亲事不比智岁的急。“
静太妃老脸一红,她的孙儿柴智岁,如今已二十有四了,若非太后指婚,怕是真选不到门当户对的媳妇。
太后咳嗽一声,“日子便订在六月初八,你回去好生准备着,不宜太过铺张。“
这意思就是太后连东西都不赏了?静太妃觉得一阵堵心,太后不是一直很喜欢方挽离么,怎得忽然间这态度就来个了大转弯呢?
莫不是因为方挽离死皮赖脸地追着晟王跑,惹太后心烦了?可这么多年下来,方挽离也没少追啊。去年她还奉太后的懿旨追到济县去了大半年呢!
想到自己要娶的孙媳妇心里装着别的男人,静太妃的心被堵得严严实实的。
将静太妃打发走后,太后才拉着严晟的手道,“你父皇也有他的难处,你既然选了这条路走,就该多体谅他才是,以后严昌那边也该消停了。“
严昌自小就跋扈,还在宫中时没少欺负严晟,虽说严晟当时体力和身高都不及严昌,但每次到最后吃亏的都是严昌,这一点没人比太后清楚。
也正是因为如此,太后怕严昌被儿子放出来后,自己这三皇孙对他不依不饶的,那样会与圣上的初衷相违背。严晟既然放弃了皇位,便没有必要惹他父皇不悦,只需安稳过他的日子,当他的逍遥王便是。
再说,严昌虽然不是个好东西,但也是她的孙子。但凡有一点可能,太后也不想看着他死在自己前面。
“孙儿明白,但愿大哥这次真的能体谅父皇的苦心,痛改前非。“三爷的心态好得很,柴严昌会被放出来他一点也不失望,因为不这么做,建隆帝就不是建隆帝了。
太后见孙儿没将这事放在心上,便也揭了过去,笑道,“听你父皇说,你母妃与小草一家人相处得很好?“
三爷也笑了,“安人一家待母妃确是殷勤周到,母妃还到我那田庄转了一圈,亲自给您折了桃花回来,您可还喜欢?“
华嫔本就想为秦氏剪一枝桃花,还是青信做主多剪了两枝,一枝送与太后,一枝送与皇后。不过三爷进殿,并未见这里插着桃花。
太后点头应付道,“难得她有这份心,你那庄子收拾得怎么样了?“
“再有两月该成了。“
太后随口道,“待庄子修得了,哀家为你指派几个宫女过去打扫着,你那府里的人手不够用了吧?“
“那庄子本就不大,我在那边也住不了多少时日,放了人反倒添是非。“三爷直接拒绝。
太后一听便明白了,“秦氏她们要回乡了?“
她们走了,孙儿也没有留在京城外的必要。
“还需十几日,待天师庙建成后再走。“
提起这天师庙,太后也是感慨,“说来你和小暖的缘分也是自这天师庙中结的,张天师也算是你的媒人。也不知张天师在何处,自你父皇登基后,哀家再也未见过他了。若是这天师庙建成后他能回来走一走,也算全了小暖一家的心意。“
这是很难的,三爷悄悄塞了一张纸在太后手里,低声道,“乌羽的来信。“
太后握紧拳头,半晌才低声问,“他那边?“
“无事。“三爷简要道,乌羽有他的磨砺,别人替不得。
“多亏了你。“太后拉着三爷的手,一下一下的拍着。宫里人人说她这孙儿冷漠无情心狠手辣,但是他待身边人却是面冷心热的,若不是他护着,乌羽和华嫔,没有一个能活到现在。
太后悄悄展开手中的纸条看过,上边只报了平安,并叮嘱她不要贪食春天的新鲜果蔬。因着去年她多食了几次春韭,身体不舒服了几日,这孩子就一直记着。
太后两眼含泪,“经历了这些事,难为他还能把哀家记在心里……哀家,差点又害了他!“
晓得太后想起了方挽离,又听太后叹息,三爷才道,“宁候虽无能,但他的两个儿子都不错,方简荣做事也可圈可点,只要他们不掺合大事儿,求个几十年的安稳应是不难。“
几十年便是祖孙三代人了,试问京中哪户人家敢说自己三代安稳?
太后又叹息一声,当年她在大哥床前亲口应了要保住方家的富贵安稳,若是能再安稳些才好。
因有前朝之鉴,建隆帝忌讳后宫插手政务,太后也无法帮侄子侄孙们谋好差事,只能在女眷这边使劲儿。
可是家门不幸,方家竟出了方挽离这样的祸害!静太妃虽然养出了柴梓让那样不争气的儿子,但她对付儿媳妇和打理内宅的手段是一等一的,方挽离让她收了去,定能管教得服服帖帖。
看来她得再叫静太妃来叮嘱几句才是。太后放下这件事,又道,“你觉得简荣家的四姑娘如何?“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