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从楚州经过扬州、苏州,到杭州,秦淮两岸,历来都是富庶繁华之地。
江南风物,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削弱多少,富贵,让这里的世家少了骨气,为了确保家族兴旺,世家们早早地就投降了,迎来的大周王师。
江南人在迎来“北蛮子”的时候,而从北方来的将士们,也确实被江南的奢华给迷花了眼,有些事被吓破了胆。柴宗训还好,对于他来说,到哪里都是一样,只要新奇就好。在汴京的时候希望出宫,到江陵的希望拿下金陵。到了金陵,又觉得没意思。
没了**等人的管束,这没几个月,赵匡胤和赵普两个家伙就每天在他耳朵边念叨,要简朴,要多读军政的书,那些诗词歌赋,看看就好。
柴宗训什么书都不想看,只想开着装甲车在战车团的训练场疯跑。装甲车,渤海人居然像对待垃圾一样,把战车团的人劫走,车却扔在了金陵的大街上。这让原本连学徒都不算的柴宗训,居然能够教那么新兵开车。
赵匡胤非常耐心地等柴宗训过完当先生的瘾,才劝柴宗训回宫处理朝政。他感觉自己就好像在带最不听话的小儿子。柴宗训,年纪小,并没有多少恶习,也算勤恳务实。和在肃州的冀王是没得比,但是这正是赵匡胤想要的皇上。
所以他和颜悦色地劝:“现在天下大定,正是修生养息的时候,战车还是要往北调的。高继冲之所以不要战车,是因为江南用不上它。渤海也用不上,渤海的战车都给了肃州。北方开春,冀王就要西征,渡过大漠。”
“调吧调吧,给我留几辆就好。我现在拿下了江南,支持一下哥哥也是可以的。”
柴宗训觉得这个身材高大的家伙人还是不错的,并没有传说中的谋反之意,也算是个忠臣。
赵匡胤知道这孩子是飘了,以为自己立下了不世之功,但他年纪再小,也是皇帝,说立下天下大统的不世之功,也算说得过去。
“皇上,这北方局势,冀王可是拿着玉玺,身上还有乾坤疆域图。就算是他没有反意,李谷**范质等人都在肃州。我们总要派使者去一趟,至少玉玺要拿回来。”
柴宗训不以为然:“玉玺以前就在石重贵的手上,后来丢了。北汉,我大周不是一样立国?玉玺还是渤海王找回来的,要是有那么重要,渤海王为什么不留着?”
柴宗训不担心北方,一个是自己大哥,一个是自己姨父。要是反,当初他这个皇位都坐不上。
还没等赵匡胤说什么,就在旁边的刚停下的轿子里面一声大喝:“皇上,这天下皇统,岂能如此轻忽?”
轿子的门帘被一根棍子挑开,瘦骨嶙峋,连下轿子都做不到,挑帘子的手颤颤巍巍的李重进,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怒火。
赵匡胤连忙上前想要把李重进扶下来,但李重进用棍子敲他的手,拒绝下轿子。
柴宗谊也上前:“叔父您怎么来了?”
“我不来,皇上是不是只想玩乐,连宫都不想回,连太后都不想接回来,怕有了管束?”
李重进喊了一句,却脸色煞白,差点一口气没过来。
旁边几个大臣也同时道:“请皇上回宫。”
柴宗谊心里嘀咕,自己本来就要回宫了,莫名其妙被训一顿。但是也知道李重进是为了自己好,只能行了一个大礼,然后朝自己的车辇走过去。
“有劳李太尉了。”
李重进却阴沉着脸,放下了棍子。车里传来冷哼声:“我这个样子,没几天活头了。有劳太师才是。”
赵匡胤知道现在大部分的大臣都不相信自己是要做忠臣,也没多说什么。翻身上了亲卫牵过来的马,走到了皇辇旁边:“皇上,我知道渤海王也算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伪唐灭亡,没有逃到海上立国,渤海王也有功劳。他劫走那么多人,也是为了屯垦戍边。”
“高姨父平定高丽。倭国,又有北击契丹之功。可惜只想当先生,不肯进京。如果进京,当太傅也是够了的。”柴宗训还记得母后跟他说的话,对付这些权臣,完全可以拿大哥和姨父来压。但是不能让大哥和姨父真的进京,那样必然纷争四起。
赵匡胤赔笑:“如果渤海**京,这个太师有他来做事最好的。不过现在渤海王正全力支持冀王西征,黄河以北,连带山东之地,自成一国。西京蜀郡,慕容延钊已经听调不听宣。如果不是开封的曹将军和徐州的魏王,这天下大统局面恐怕还是回生变数。”
柴宗训笑道:“只要大哥和姨父哪里安定,西京和蜀郡也出不了事。渤海虽然强,但是南平王和姨父都是忠臣,还有外公居中调解,不会出事的。”
赵匡胤点头:“皇上英明。只是还是要派使臣出使渤海与肃州,就算是不入朝,朝贡也还是送过来的,朝廷定都南京,他们要认。渤海王还好。冀王哪里,也需要有一个说法。江南初定,但是我们也好友南召南汉需要一些手尾要做。林仁肇现在还在琼州,总是要派兵收复或者招安。”
柴宗训不愿意去想这么复杂的事情:“那爱卿认为谁可以出使?”
赵匡胤道:“臣自荐,除了臣,可以去的只有赵丞相。”
柴宗训笑道:“如果太师出使,那朝中该怎么办。”
赵匡胤道:“臣请李崇矩为枢密使,判三司。王仁赡为枢密副使。”
柴宗训有些诧异,因为他本以为赵匡胤会让他的弟弟赵匡义主持枢密院。但是赵匡胤推荐的两个人,李崇矩是祖父留下来辅佐父亲的能臣,一直主持与南唐的和谈。王仁赡有才名,但是却是一个没有根基的新人。
柴宗训也只是愣了一下,就笑道:“可以,不过这需要上朝议一议。如此,就加赵匡义为殿前都虞侯,太师以为如何?”
赵匡胤和柴宗训说话的声音并不小,一起来劝皇帝回宫的老臣人也多多少少听到了。
这两个人的表现让这些老臣们都大感诧异,因为赵匡胤并非一个鲁莽的武将,而柴宗训也没有表面上的那么不堪。这有来有往,不知道动了多少心思。
只是这赵匡义当了殿前都御史,这是把皇上的安危都交给了赵氏兄弟。虽然可以安出使的赵匡胤的心,但是利弊还真的很难说。
与赵匡胤不同,赵匡义没有跟过世宗皇帝,对大周并无忠心。现在更加成为了一干武将的首领,为此,还和赵匡胤炒过几句。
公元965年2月。
大周伐唐功成,各地小的抵抗也都平息。柴宗训下旨定都金陵,改名为南京。而北京的名头仍然没有取消,还加肃州为西京,加长安为中京。
任命柴宗谊为冀亲王,征西大将军,肃州节度。
任命高继冲为燕国公,安东大将军,昭文馆大学士,太子太傅。
任命魏仁浦为右丞相,集賢殿大學士,太子太保,召回京任职。**私留玉玺,免一切旧职,留征西军任用。李谷范质不能节制京都,致使京都大乱,保留学士之位,其它实职尽免,留征西军任用。
渤海,除了高继冲以外,还有两个人被封。封髙仲钧为开国子爵,上骑都尉。封高念容袭母爵为渤海县君。髙仲钧是没有封地的,给了一个虚名的五品官。对高念容就有意思了,同时高念容拥有皇后才有的凤形玉佩的消息也传了出来。
至于柴永清,那是天生亲王级别的,因为年纪太小,没有封。
渤海其它人之所以不封,给出的“罪名”是欺下瞒上,私留叛贼,私定律法官职,驱逐官绅,形同叛乱。鉴于平定远东有功,留任原职,无勋爵,听燕国公节度。
对于渤海的职责和对于渤海王的推崇拉拢,走向了两个极端。
扬州,一份邸报放在了高念容的桌子上。
李燕儿怪笑道:“你是皇后命喔,什么时候得了皇后才有凤形玉佩?”
高念容皱着小眉头,没好气地道:“我身上有什么,老师会不知道?我肯定没有那东西。柴宗训?不认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