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异虫的星际远航舰,利维坦有着超乎想象的尺寸。
横向比较,星灵的妈妈船,被称作时空与能量科技的最高体现,它的定位是探索宇宙深空,再往具体了说是前往河外星系。
这个尺度一下子就增大了许多,其比例一点都不逊色从重力井走向恒星内。
为了跨越这太空的太空,舰船的尺寸庞大几乎是必然的。
凯恩就算过一笔账,以他现在掌握的跃迁技术,想要做河外星系的探索,飞船的尺寸得是月球那个级别的,否则就不够路上耗的。
星灵有萨尔纳迦遗留的黑科技,在星际航行方面的确是很高端,即便如此,妈妈船的尺寸也不能太小。
它被称作城塞级。
依照星灵普遍190CM以上的身高,以及他们的居住习惯,其城塞,差不多相当于本源世界人类的一个城区,或者说一个镇。
它的外形也很有城塞特征,呈碟状,以边角看又是等边三角形,只不过三条边是严重内凹的,因此凸显了三个锥状的顶角。
而星灵的造物的整体风格又是柔和的,运用了大量曲线和弧度,往往给人以精巧、灵动的感觉,艺术品特征浓郁。
妈妈船也是如此,巨大却又不会让人觉得笨重,中央区域有着半圆罩的透明隔层,那里是核心区,也是生态区,是星灵日常生活的主要区域。
光是这个区域的半径,就是1700多米,而从其边界到外围顶角的距离,更是接近两倍于此。
也就是说,如果以外展边缘尺寸计算,妈妈船队半径接近5公里,但实际上所占面积,只有以这半径算出来的圆面积的一半多一些,要是算体积,那就差的更多,毕竟它整体上是碟状,是瘪的。
利维坦就要饱满的多,整体形状像是个红薯,一头相对尖细,另一头钝粗,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昆虫特征,比如鞭毛,触须,甲壳……
如果这东西比例缩小,多半会被当做水虱一类的玩意而被人类嫌恶,可它实在太大了,大的让人即便是远观,都充满了震撼感,而忘了其他,它的全长超过30公里,这是个什么概念?对于本源世界的现代人类而言,这是公交车走直线一个小时的车程。
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作为兵舰使用,即便异虫中不乏大块头,携带量也是以百万为单位的。
不过在40万公里之外投放相当于艇级单位的吞噬者和腐化者,仍旧让凯恩感到有些Low。
40万是地球赤道长度的10倍,地月之间也不过34万公里,而异虫在太空中飞行的动力是喷气式……
有人可能会说,喷气式怎么了,等离子喷射看着高大上,说白了不也是工质引擎,但凡没有跳出这个范畴,技术逼格都也就那样。
话是这么说。不过论及物质-能量转化,利用效率,常态下等离子无疑更高一筹。
不过换个角度,也确实是没所谓,SC宇宙的三族在非跃迁常规飞行方面的技术都也就那样,差距并没有拉大到完全看不懂,连原理也无法解析的地步。
想想也是,如果技术差到那种程度,那就根本连一块玩的资格都没有了,正因为差距有限,或者说各有个的Low点,才能碰撞出火花,而不是被无视或被直接吞掉。
关注了一下大量腐蚀者和吞噬者的具体速度,凯恩腹诽:“你们应该安排弹射装置又或让利维坦带一程,现在这种加速度,效率太低下了。”
由于太空的特殊性,即便是喷气式,只要持续做功,也可以把速度提升起来,而这个加速的过程往往才是最耗时的所在。
而且太空中的飞行在某种程度上很像溜冰,加速容易控制难,因为速度太快,交错往往在瞬息之间完成,快到以人的反应根本跟不上。
因此太空战斗跟大气层内的战斗根本是两码事。这也是凯恩鄙夷太空战机,尤其是人控战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应该有看清并承认自身局限性的坦诚。这个道理也适合所有智慧生命。
像现在这种将太空战打成大气层内的战机狗斗,又或海洋中的炮战的玩法,在不考虑情怀的背景下,真的是让人想一想都捂脸。
面对突然出现的异虫利维坦,灰胡子的玻璃渣舰队无疑是反应最为迅捷高效的。原本是针对旧支化身有可能放大,现在用来应付异虫了。
具体的操作就是进行跃迁,星座级战舰这时并不能像联邦新一代的巨兽级战巡那样进行短途跃迁,凯恩暂时也没兴趣让战舰拥有该种能力。
毕竟星座级的主武器是光矛,而光矛的打击尺度都是以AU为计算单位。
在这种背景下,凯恩为星座级战舰的所定的假想敌,也同样是有光矛级武器的。
光一秒钟大于是30万公里的飞行速度,异虫的利维坦所出现的位置,意味着从那里发射光矛级武器的话,不到3秒钟就能抵达玻璃渣舰队所在位置。
星座级战舰全长948米,虽然舰身不乏姿势制御喷嘴,甚至有着不逊色联邦战巡的倒车喷进引擎,可让其在3秒内玩高机动躲避,仍旧是做不到的。
因此1000万公里以上的距离,才是相对安全的。除非对面玩舰队阵列、范围打击,否则有30秒的时间,还是有很高的规避可能的。
等从跃迁状态退出,玻璃渣舰队在凯恩的命令下立刻对利维坦展开炮击。
炮击的方式就跟之前在乔萨拉上打洞一样,光矛能量聚集,然后进行长时间照射。
不得不说这种打击方式其实挺缺德,超高能量,散溢性又极低,可以飞的很远、很远,一旦有什么存在恰好在其飞行轨道上,那么就会上演类似陨石撞地球的效果,可以说是死神之光,谁碰上谁倒霉。
星座级战舰的超聚焦光矛宛如十多八手术切割刀,在利维坦所在的空域以不同的角度对其切割。
率先倒霉的是苏塔尔族群的利维坦。利维坦的整体色泽呈铁灰色,或者说,它的甲壳的颜色都是此中色泽,但仿佛是昆虫软组织的部分,比如甲壳结合部等区域,则是彩色的。苏塔尔的色泽是蓝,宝石蓝,颜色很正,现在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它。
德拉肯钻机过于黑科技,1740亿千瓦功率聚焦于方寸之间,简直就是无坚不破,更何况星座级战舰的超聚焦光矛,是德拉肯钻机镭射威能的叠加,称得上是无坚不摧。
利维坦被这样的光矛照射,分分钟就被直接射穿,然后就是被数道这样的高能光束切割,那种肢解效果,就像是用高压水刀切割材料一般,尽管利维坦超级巨大,仍旧在半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就被肢解成数块儿。
不说那些直接被熔毁,连飞灰都看不见的部分,光是那些被切割开来的大块,就泄漏出大量的物质,远远的看仿佛是淡淡的光雾,拉近了就会发现,发光的部分,基本都是被高温引燃,而在充溢着舰内喷射物质的区域燃烧而形成的现象总和。
超聚焦光矛的性质更像是镭射手术刀,而不是微波加热器,因此利维坦并没有像个内部气体过多、被加热然后膨胀大爆的皮囊般死的轰然灿烂,而是像被利刃切割的龙虾,就那么被肢解了。
太空中也缺乏声音传递的介质,因此这就是一部默剧,唯一有点看头的,也就是像海水浮力般的飘的效果。另外,利维坦真的是太大了,当它被切割开,很是抖出一堆干货,大量的异虫成了太空中的飘尸,太空环境对于它们而言太酷烈了,它们活不了太久。
这样的见面礼显然大大出乎异虫的预料,1000万公里的距离,对于异虫而言相当绝望,它们拥有能打那么远的武器,可精度就……别说是1000万公里,就是10万公里,都显得远了点。
按照地球时代的二战航母对比,舰载机作战半径400公里,如今成了40万,增强千倍,那么舰载防空炮之类的也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差不多就是千公里范围,而舰炮,几十公里阔增千倍,则是几万公里,这就是利维坦的打击范围,它的重火力可以打击几万公里之外的目标。
按说这个距离已经相当犀利了。可凡是最怕比较,不是嘛?
紧跟着蓝色利维坦之后,白色族群的贝罗格和棕色族群的格兰德,也各自损失了一艘利维坦。
这次异虫来了三个族群,利维坦总数为11,以每艘载有百万兵计算,一千多万的异虫,这样的数字倒也彰显了异虫的特征,庞大的战斗群,海量的战兵。
可遇到了凯恩的玻璃渣舰队,立刻因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而付出了惨重代价。
凯恩用事实给所有人上了一刻:宇宙舰船也不是尺寸越大就越好,就算有相近的技术,投面那么大,面防御的抗性怎可能比的过点打击的强度?
并且,只要是这个宇宙的物质,就不存在不能被高温电离瓦解的,若是不能,那肯定是温度峰值不够高,持续时间不够长。
这也就意味着,没有什么是德拉肯镭射钻机搞不定的。
该技术真的是太黑了,凯恩能黑上加黑,仿照凯达林水晶的解构,搞出超聚焦晶体,也是因为有超凡的挂加持。
也就是说,这种水晶只有他能造出来,其他人就算知道技术,也无法再现,别说是萨尔纳迦,旧支也不行。旧支最多也就能通过其自己掌握的技术,达成类似的效果,而没办法仿制。
比来比去,还是比谁更不讲理,神级超凡,凌驾于本宇宙之上的信息、能量、物质具现。
异虫是乘兴而来,铩羽而去,一看有分分钟被团灭的风险,也顾不了其他了,立刻强行开启虫洞离开。
即便走的很干脆爽利,仍旧被玻璃渣舰队又留下4艘利维坦,之所以有这样抢眼的成绩,是因为利维坦在开启虫洞的时候格外脆弱,这种时候,凯恩自然不会还像之前那样玩集火切割,而是同时打击4个目标,结果利维坦虫洞开启失败,能量反噬,直接搞到半死不活,接下来只需要轻松补刀,就能干掉。
大多数星灵们没想到事情的发展会如此的戏剧化。
尤其是阿尔达瑞斯,当他看到利维坦集群出现时,顿时就有了黄金舰队今天恐怕得栽在这里的不好感觉。
毫无疑问,他是被异虫的规模和利维坦的庞大给震撼到了。
然后他见证了被他鄙夷的低等生物的人类舰队,在远程打击能力上,可以有多恐怖。
星灵是比较典型的能量科技,已经将能量护盾应用到了日常生活中。这是阿尔达瑞斯引以为傲的高等文明的技术证明。
星灵们在暗中观察科普卢星区人类的过程中,自然也研究过其使用的兵器。
在模拟战斗中,靠着能量护盾,就连最普通的狂热者,都能正面挡住炮火的轰击,子弹的横扫,顶着枪林弹雨玩低伤亡、甚至无伤冲锋……
就像凯恩说的那样,俯视、轻视,来自于力量上的凌驾。
然而今天,星灵们见识了好战的人类的另一面——由战争催生的,不仅仅是兵器的更新换代,推陈出新,还有作战理念和兵器设计理念的。
点打击和面防御,相同能量输出功率的情况下,后者明显处于劣势。然后是超视距打击。这个理念,科普卢星区的人类没能发扬光大,但凯恩做到了。
作为一个20世纪末出生的人,他对‘导弹’的印象非常的深刻。
导弹可以被更先进的武器替代,但超远程打击的理论,不会过时。
如果说单纯的射击,还让阿尔达瑞斯心存侥幸,那么光刀纵横、反复切割的打击方式,则让他彻底死了心。根本躲不开的,只能是防,可防又防不住,那就只有死。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