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月圆后的第五夜,一轮半圆之月挂在天空,月色带着一丝诡异的血红色,将黯淡的月光洒向大地,照耀在远处的层层山峦上,使山峦也变得有些诡异起来。
突厥颉利可汗站在云内县的城头,目光有些迷惑地望着这轮带着血红色的半圆月,在突厥,这种血月是大凶兆的象征,表示不宜出兵,这使颉利可汗心中变得异常沉重。
他已经得到消息,杨元庆率八万大军抵达南方两百里外的鄯阳县,而在东面紫河堡一带,又有一万五千隋军和乌图部的余孽。
尽管隋军的兵力连他的一半未到,但紫河谷的两万突厥军被全歼,依然令他心中沉甸甸的,不仅是士气遭遇打击,连他自己的信心也有点动摇了。
更重要是,现在已是隆冬季节,可天气看起来还不是那么寒冷,没有一点下雪的征兆,在突厥人的传统说法中,冬天是一定会下一场雪,他感觉这场大雪越来越近了,这轮血月就是一种征兆。
颉利可汗的目光又投向南方,他心里明白,不管气候怎样恶劣,这场战役还是要打,不仅是他已骑虎难下,更重要是他的内部越来越不稳定。
两年前丰州惨败所造成的严重伤害至今难以愈合,回纥自立的迹象愈加明显,薛延陀却口是心非,每个部落都在考虑自己的利益,如果没有一次辉煌的战役来树立自己的权威,那么突厥分裂已难以避免。
可是这一仗怎么打。杨元庆很明显是用拖的办法,他入驻鄯阳县已经八天,丝毫没有北上的迹象,在和自己对峙,他是想利用大雪的压力来逼迫自己撤军,不战而胜。
事实上,颉利可汗心里也很清楚。只要不去攻城,这一仗自己有七成把握获胜,毕竟他的军队人数是隋军的两倍还要多。装备和战斗力都不弱。
而且他已经深刻吸取了丰州惨败的教训,那就是绝对不能放弃自己的骑兵优势,跑去和隋军打什么攻城战。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才能把隋军引出来作战,一战决定胜负。
沉思良久,颉利可汗忽然想到一个人,立刻回头令道:“把郭子和叫来!”
郭子和是当年定襄郡的一个割据势力,他原本是京城左翊卫鹰扬郎将,受齐王杨暕案牵连,被流放榆林。
大业十一年,由于刘武周造反的影响,郭子和率十二名武士杀死榆林郡丞,也宣布造反。随后募集数千人北上占据了定襄郡,并投降突厥,被始毕可汗封为屋利设,也就是一方酋长之意。
杨元庆次年强势东进,在榆林郡大败刘武周。郭子和知道大势已去,遂放弃定襄郡北投突厥,但始毕可汗嫌他没有抵抗的血性,派他去东方伐木,实际上就是弃用了他。
不过颉利可汗和郭子和接触过几次,他发现郭子和此人颇有头脑。具有突厥人最缺乏的汉人谋略,所以颉利可汗登基后,便又加封郭子和为柱国,随他南征。
不多时,几名突厥士兵将一名身材魁梧的汉人将军领了过来,郭子和年约四十岁,几年的艰苦伐木生涯使他容貌十分苍老,头发已半百,看起来就像五十岁余的人,不过他的眼睛依旧锐利如鹰,闪烁着一种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精芒。
郭子和原以为自己将在突厥潦倒地过完后半生,不料颉利可汗登基又使他重获生机,令他心中感激万分,他上前躬身道:“参见可汗!”
颉利可汗点点头,柔声说:“把郭将军找来,是想请教一下郭将军之策,现在隋军和突厥对峙,时间拖下去恐怕对我军不利,郭将军以为,不知我们怎样才能打破这个僵局?”
颉利可汗态度很谦虚,令郭子和有些受宠若惊,他连忙躬身道:“卑职愿为可汗分忧!”
他凝神整理一下思路便道:“其实卑职以为,杨元庆出战的压力更大,现在他率大军和突厥交战,这个机会唐朝怎么可能不抓住?卑职可以肯定,唐军会趁机夺取关内道和中原,杨元庆现在应该是心急如焚才对,他比可汗更急着决战。”
郭子和的分析说到了颉利可汗的心坎上了,其实他就是想利用隋唐之争来为突厥谋取最大的利益,只是紫河谷之战严重打击他的信心,使他内心彷徨,思路纷乱,一时间竟把唐朝忘记了,此时郭子和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
“郭将军的意思是,我索性就按兵不动,逼杨元庆主动北上决战吗?”
郭子和冷笑一声道:“可汗,汉人作战讲究避实就虚,要抓住对方的弱点,隋军最大的弱点,就在他们的战线太广,从辽东到敦煌,看似占据了大片土地,可实际上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隋朝本身兵力不少,可是一分散到各地防御,他们的兵力就不足了,关键他们还有大敌唐朝,估计他们在河东郡和河内郡布下了重兵,这样一来,隋军的河东腹地必然空虚,可汗不如派一支奇兵,杀入河东腹地,将隋朝的腹地搅个天翻地覆,再走井陉杀到河北去,看杨元庆还拖得下去吗?”
颉利可汗眼中精芒闪烁,这一招确实很毒辣,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呢?
“那郭将军认为我派多少军队为好?”
“可汗,奇兵不要多,兵派多了,会影响主营的战斗力,卑职建议派三万骑兵,关键是不要和隋军作战,不要攻城,就以破坏为主,逼杨元庆决战。”
颉利可汗眯眼想了片刻,毅然道:“那我就把三万奇兵交给郭将军,由郭将军去袭击隋朝腹地!”
郭子和因为当年齐王之事,对杨元庆恨之入骨。他原以为没有了报仇的希望,却没有想到报仇的机会居然在不经意间来了,他心中大喜,躬身道:“卑职愿为可汗效力……月圆后第八天,天空已经渐渐多云了,入夜,一片片乌云掩盖了星光。在云片的缝隙里不断显示出一点点微弱的星光。
杨元庆也站在城头望着一轮在乌云中穿行的半圆月,残月如血,令他心中充满了一种不祥之感。
自从十日前。他和李靖商量后,最终定下了拖延战术,拖而不打。促使突厥内部生乱,利用下雪的压力逼迫突厥撤军。
从两天前开始,天空的云片逐渐增加,这就是一种要变天的预兆,此时的变天就意味着暴雪即将来临。
但此时杨元庆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他已接到情报,唐朝终于出兵了,他们以举国之兵攻隋,三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李建成和柴绍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关内道。另一路则由李世民和李孝恭各率十万大军夹攻洛阳。
唐朝的出兵在杨元庆的预料之中,尽管杨元庆希望用白银让步的方式,促使唐朝内部的主和派占上风,以大义为重,放弃进攻隋朝。
但杨元庆也清楚。李渊不是三岁小儿,如果白银让步使唐朝放弃这次机会,那真是一种侥幸了,而更大可能是李渊抓住机会,趁自己被突厥牵制住的时机,为唐朝谋取最大的利益。
尽管局势对隋军极为不利。但杨元庆还是冷静下来,此时绝不能乱,必须要稳住军心,如果此时乱了分寸,被突厥击败,二十万突厥大军如果蝗虫般杀进河东,那大隋就完了。
唐军进攻关内,进攻洛阳,但没有进攻河东,这就表明唐军还是多少有点顾忌,留下了一点余地,正是这一点余地使杨元庆稳住了军心,等待最后的天气剧变。
只要突厥撤军,那他就立刻掉头南下,反攻关内,王世充被灭他可以不管,但延安郡的火油井是隋军的战略之地,他绝不能失去。
这时,黑夜中几名骑兵疾奔而至,瞬间奔至城下,这几名骑兵是从楼烦郡赶来,他们在城下大声喊道:“我们要见殿下,有紧急情报禀报!”
杨元庆快步走到城墙边,探头问道:“出了什么事?”
“禀报殿下,有三万突厥骑兵杀过楼烦郡,向南方去了。”
“什么!”
杨元庆大吃一惊,连忙令道:“开城让他们进来。”
片刻,士兵带着几名报信兵上城,为首士兵单膝跪下,“参见殿下!”
杨元庆急问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是在今天上午,一支三万人的突厥骑兵杀进楼烦郡,他们放火烧毁了静乐县和岚城城,杀了千余名没有撤走的老弱,又向太原方向奔去了。”
这个意外的消息令杨元庆的心乱了起来,他怎么没有发现,附近两百里内都布满了隋军斥候巡哨,如果突厥军过境,他必然会知道,这支突厥骑兵是从哪里过去的?长翅膀飞过去吗?
这时,旁边牛进达道:“殿下,突厥骑兵应该是从雁门郡过境。”
一句话提醒了杨元庆,雁门郡那边虽然部署了五千军队,但五千军队主要是守在东面军都陉一侧,西边并无驻军,而雁门郡民众几乎都南撤,所以突厥军过境几乎不会被发现。
杨元庆背手在城头来回踱步,这个意外的情报打乱了他的计划,他在河东腹地只有太原城有四万驻军,以及霍邑县有五千驻军,其余各县都没有军队,如果突厥大军杀进河东腹地,后果不堪设想。
河东这边,他做了一些安排,民众几乎都撤入太原城,或者南撤上党郡,最多是财产损失巨大,还稍好一点,关键是河北那边,没有任何防御准备,几乎就不设防。
如果三万突厥骑兵杀完河东,再杀向河北,整个河北将生灵涂炭,想到这,他取出一面金牌,心急如焚地递给一名亲兵道:“你从军都陉速去幽州,命令侯莫陈乂出兵堵住井陉和飞狐陉,决不能让突厥骑兵杀入河北。”
这时,牛进达忧心忡忡道:“殿下,不能再拖下去了。”
杨元庆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乌云,他不由叹了口气,尽管他想保存实力,不想和突厥决战,可现在看来,他已经等不到天气剧变了……(未完待续)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