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下旨出宫(1 / 1)

今天是明媚成了皇贵妃以后的第一次后宫请安。

后宫的女人们,无论有孩子没孩子的,身体好的坏的,能来的都来了。

明媚身着一身正紫色宫装,一头华贵的珠翠金钗,看着贵气无比。

明媚看了一眼脸色有些苍白的温妃,似笑非笑:“温妃妹妹身子可是好了?”

温妃赶紧起身行了个礼:“回皇贵妃娘娘的话,臣妾身子好多了。”

明媚开口让她坐下,又按照惯例问候了几个公主阿哥,说了一些后宫的事情,就让人散了。

前朝这边,康熙遇到了难题。

几个大臣联名上书,提醒康熙他的后宫已经两年无所出,要赶紧举办选秀,选健康美貌的女子入宫给康熙生孩子。

几个大臣也是在合计这件事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自从康熙18年以后,除了康熙20年出生的七阿哥胤祐、同年出生的六公主沙达娜,以及康熙24年出生的七公主娜尔赫以外,将近十年左右的时间,其他妃嫔竟然皆无所出。

除了皇贵妃。

皇上现在所有的孩子里竟然有一半都是从这位皇贵妃肚子里出来的。

一个大臣后背闪过一丝凉意。

以这位皇贵妃的宠爱,还有这些阿哥公主们,还有两对龙凤胎的祥瑞之说……若是完颜氏真的有什么不正的心思,谁能抵挡得住?

不行!得赶紧给皇上选秀!

选上年轻漂亮身体健壮的美貌女子入宫分担一下皇贵妃的宠爱,也帮皇贵妃的肚子缓解缓解压力。

毕竟算一算,四舍五入一下,皇贵妃如今也是快30岁的女人了。这若是不太讲究的人家,再过几年皇贵妃就可以当奶奶了,以皇上对皇贵妃的宠爱,说不定到时候皇贵妃还能再怀上一个,第一对身子不好,第二说出去也不好听,他们是在帮皇贵妃分担压力!

至于入宫的女人能不能分薄皇贵妃的宠爱……那自然是可以的。一个美人不够,五个呢,十个呢?各式各样的美人呢?

实在不行,按照皇贵妃的标准培养一个呗。

纵然皇贵妃十年盛宠不衰,这些大臣也从来不相信自家女眷嘴里那些皇贵妃是皇上真爱之类的言论。

同样身为男性掌权者的他们,多少也是懂一些康熙的心思的。他们不相信康熙会真的爱上一个女人。

再宠爱,前两年不一样闹了矛盾吗?

脑子里找了个借口,这些大臣们合计了一下就上书了。

康熙皱起眉头,心烦不已。

他这些日子因为明媚的事情本就头疼不已。

他把早就写好的皇贵妃的诏书下发后,本以为这位同副后的位置能够让媚儿心里开心些,不再惦记着出宫的事情。

谁曾想到媚儿三番五次派人送汤送饭,暗示康熙她什么时候可以离宫。

康熙一边在心里因为明媚的事情烦躁,一边又因为这些大臣上旨催选秀,心里无端就压了一股无名之火:“朕之前就说过31年恢复选秀,你们是都没带脑子吗?孝懿皇贵妃才过世多久,你们就催着选秀,是想让皇贵妃在天之灵难安吗?”

这罪名可就大了去了,几个大臣赶紧磕头认罪。

今日早朝不欢而散。

这些大臣们心里有点懵:他们还能不知道康熙对孝懿皇贵妃的情谊?追封皇贵妃就已经是大大的给面子了,若真的有那么在乎孝懿皇贵妃的想法,孝懿皇贵妃至于沉坷难治,病死在床上吗?

而且,孝懿皇贵妃的丧事早就过去了三个月,民间也早已恢复了嫁娶,怎么就有碍选秀了呢?

再不选秀,他们几家家里的闺女可就18岁了!只能等着旨意安排自主嫁人了!不能入宫了!

这些人心里着急不已。

然而,没等着急多久,康熙又一道圣旨下发,直接震惊了前朝后宫。

完颜阿罗刚表情僵硬的听着梁九功宣读圣旨。

圣旨巴拉巴拉一大堆,大概就说了一件事。

意思就是康熙说自从我当皇帝以来,前朝后宫和民间都没怎么太平过,我一直心里深感愧疚,我的孩子也死的多,和我有血缘关系的人也死得多,我一直想要亲自给这些人诵经祈福,可惜我是皇帝,没办法亲力亲为。

这不,我遇到了一个好女人,她生了两个龙凤胎,肯定身带祥瑞,所以我让她当了皇贵妃,6月份就开始代替我给你们去新修好的行宫祈福去吧。

洋洋洒洒一大堆,就说的这些东西。

同时,又单独给完颜氏一家颁布了一道圣旨:

你们家的姑奶奶我的皇贵妃要出宫了,交给别人伺候我也不放心,我出钱,你们出人。把皇贵妃伺候好了,皇贵妃回宫后重重有赏。

完颜阿罗刚接过圣旨的时候,眼神都是木然的。

你说什么?

我们家娘娘要出宫了?

哦,是要给皇家祈福啊。

祈福不应该直接送去寺庙吗?

还单独去了行宫?

还你出钱我出力,把人家伺候好?

还能回宫?

这是什么个情况?

完颜阿罗刚一脸茫然。

后宫宫规里的一些潜规则,他多少也明白。

后宫妃嫔出宫,基本上只有三种可能。

要么皇上出宫把你带出去。

要么皇上没了你的儿子出宫建府当王爷把你接出去。

要么你犯了错,但是因为有孩子或者其他的原因皇上不方便直接罚你,就找个借口送你出宫祈福,看什么时候心情好了再把你接回来。

所以,说到底,他们家姑奶奶到底是因为个什么情况才要出宫祈福的呀?

犯错了吗?

没听说呀!

这时,梁九功挥舞了一下拂尘,笑着开口:“完颜大人,奴才有一些皇上的口谕要交代。”

完颜阿罗刚面色严肃的接过圣旨,小心翼翼的开口:“公公请讲。”

梁九功正了正脸色,说:“大人有所不知。自从孝懿皇贵妃过世以后,长春宫娘娘就一直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皇上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终于娘娘开口想要出宫祈福,皇上救命人建了行宫供娘娘居住。”

梁九功认真的按照康熙的话解释着。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