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终为皇后(1 / 1)

老八老九和老十成婚后,他塔喇氏又大了肚子。

有人合计了一下,这些年成婚的尽是皇贵妃娘娘的孩子,而且这样一算后宫中已经有十年以上没有新的孩子出生了。

康熙已经五十一岁,明媚也四十二岁了。

明媚看着镜子里自己没有一丝皱纹的眼角,有些感慨系统真是好用。

在有心人的眼里,皇贵妃的年纪算大了,但是康熙还勉强在壮年。这些年康熙后宫也不是没有新添过其他女子,康熙也不是没有宠幸过其他女子。可是自从十二阿哥和八公主以后竟然再也没有一个孩子出生。

有人就怀疑皇上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当然,这只是在私底下传播。

康熙自然也是怀疑过的,然而他也看过几次太医,都说他的身体正常,于是康熙便一直以为是那些女人身体有问题或者是缘分没到。

康熙觉得自己的孩子也挺多的,便一直没有上心,这次不知怎么回事这件事又被拿出来说,康熙也只是笑笑。

明媚也跟着笑,你查吧,反正也查不出来。

43年年末,有人提出后宫后位空悬多年,皇上也该立后了。

,康熙看着这个折子,从自己南书房的桌子下面摸出一张早就写好的圣旨来。

想了想,又放了回去。

刚翻过年,康熙第五次南巡阅河。入了夏,康熙一行人回来了,明媚按照老规矩带着后宫一众人去迎接康熙。

康熙向太后请安又见过几个大臣后,终于有时间来理一理明媚这些妻妾。

然后康熙就当着后宫诸多妃嫔和太后的面,轻轻的拉起了明媚的手,感慨的说了一下明媚这些年掌管后宫是怎样的公正廉明,明媚又是怎样的德行兼备。

“堪为天下妻子之表率。”

康熙拉着明媚纤细细腻的手指,表情柔和的说。

有几个妃嫔的脸色变了一下,明媚也愣了一下,随后脸上带上笑容:“臣妾只是做的臣妾该做的而已。”

隔天这句话就传遍了半个京城。

之后康熙就好像忘了他说过这句话一样,又过了一两个月伊尔根觉罗氏才敢递了牌子进宫,赶紧问明媚康熙是什么意思。

明媚看着不复当年美丽的额娘,心情有些复杂。

伊尔根觉罗氏年纪大了,眼角有了皱纹,头发也白了些。身材也不像年轻时那样纤细了,想必多年未见的完颜阿罗刚也不如当年那样强壮了吧?

这日子过的,真快啊……

明媚安抚住了额娘。

她哪里知道康熙在想什么。

也懒得去猜康熙在想什么。

五阿哥终于有了嫡长子,六福晋肚子也有了消息。

背地里给明媚做了许多年事的小良子年纪也大了,腿脚也不如早些年轻便了,留下了两个自己的弟子供明媚驱使,他则是想要出宫了。

清朝的太监老了以后是可以出宫养老的。

毕竟能在皇宫活到老的,谁没有一点养老的资本呢?

小良子也称得上人到中年了,他早早的就被带进了宫当太监,现在全家就剩个老娘,小良子做梦都想给老娘尽孝。

明媚原本想处理掉小良子的,可是看着这沉默的中年人,明媚突然就心软了,花了积分在系统兑换了一粒丹药,只要小良子把他为自己做过的事以任何方式告诉别人就会死,不说就什么事都没有。

小良子也不知信了没有,吃了药,明媚给了他一箱子的碎金子和一些金银珠宝,足够小良子带着老娘到江浙苏杭一带买个大院子,雇一些仆人,再养一两个孩子,然后做个生意了。

小良子拿着银子出了宫,春草年纪也大了,早两年当了姑姑,明媚看着春草,恍惚还以为春草还是当年需要徐嬷嬷细心调教的小姑娘。

现在一算,春花和春月早前些年就到了年纪,春花有个青梅竹马,一直在等她,明媚便给她赏赐了一些金银珠宝出宫嫁人去了,现在孩子都能走路了。春月拿了明媚的赏银跟爹娘去江南了,偶尔和春花有些书信来往,据说这些年一直未曾成婚,找了一些无处可归的孤女组建了一个绣坊,也算是有了安生立命的资本。

得知这个消息时,明媚愣了一下,有些哭笑不得。

春月这丫头,自己没怎么在意过,这丫头却比自己有魄力,比自己厉害。

我不如她,明媚想。

小顺子年纪也大了。

从许多年前开始,就没有人敢再喊他小顺子了,除了明媚和康熙。

宫里的人见了都喊他一声顺公公。

小顺子前些日子伺候明媚,跟明媚说了个事儿。

小顺子这些年年纪大了,腿脚也没有年轻时候那么快了,就想着培养一个接班人帮他伺候明媚,顺便给他养个老。

说简单点,就是想认几个干儿子。

还没等他锁定人选,梁九功就把他给拉住了,让他过两年再说这个事儿。

明媚把这事儿当个笑话听,结果没过几天,康熙就下令,严禁各宫太监宫女攀认亲戚。

一个在康熙身旁伺候久了的老太监就被抓住了典型,打了几棍子。

梁九功认了几个干儿子几乎是康熙默认的,梁九功主动来认错,康熙就罚了他几两银子,李德全学着梁九功给康熙认错,康熙也哼了两声,让他跪了几个时辰,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然后明媚宫里的小顺子因为身居高位年纪大了但是没有拉帮结派认干儿子被康熙拉出来当正面的典型。

明媚咂摸嘴,梁九功能功成身退不是没有道理的。

梁九功在自己房里,翻开了皇贵妃娘娘赏他的一盘点心,捏碎了点心摸出三颗上好的珍珠来。

梁九功掂量掂量,这三颗珍珠操作的好至少能给他换个上百两银子,梁九功开心的咧开嘴笑了,把剩下的点心渣子全部吃完了。

康熙35年入秋,一个极好的日子,李德全穿的一身红色太监吉服喜滋滋的捧着一道圣旨到长春宫。

片刻后,一个消息传遍前朝后宫。

皇贵妃完颜氏,入宫多年诞育子嗣有功,秉性端赖柔嘉,仰仗皇太后慈谕,册立为皇后。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