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藩镇(2 / 2)

之前,灵州的地,被六大豪强为首的地头蛇,加上李道宗等高级官员们的疯狂侵占,以各种名目巧取豪夺占取,灵州的户籍数始终不高,与事实人口严重不符。

太多的人依附于这些官吏豪强名下,成为他们的佃户部曲甚至奴仆。

现在都督府里有很多地,既有李道宗等清退出来的地,也有抄没彭韩等豪强抄出来的地,地很多。

如果这些地只是再落入到官吏豪强之手,那其实没啥变化,武怀玉还是希望做点改变,给士兵们多分些地,甚至给落户的无地百姓分地,让国家多些自耕农,让百姓手中有地,这是对大唐长久有利的。

“好好整顿一番,灵州仍是稳固的。”

杨恭仁接受了武怀玉的这些建议。

于是乎,在庆会夏盐八千精兵做为坚固后盾,在端午节后,灵州都督府发出战争动员令。

各地汇聚集结起来的边兵、府兵们,并没有接到军令出击,反倒是陆续接到了整编、遣散等命令。

面对着丰厚的补偿,很是突然的这些灵州士兵们,倒是有点意外惊喜。

能回家了,还有一大笔补偿,在灵州呆的最久的内地府兵,呆了五年没换防,现在马上能回家,还能拿到六十石粟三十匹绢和五千钱的补贴。

甚至还有笔没公开的福利,曹刘等还要给他们一笔劳军,其实就是他们以前参与的买卖。

哪怕是呆了三年的内地府兵,这次也能拿到三十六石粟,十八匹绢和三千钱都督府补贴,以及一笔小福利。

对大家来说,还真是难以拒绝。

虽然也有心里不高兴,但不高兴的主要都是中上层的军官们,他们在那些走私之类的买卖里,拿到的最多,源源不断的收益。

但现在兵要走,军官当然也是哪来回哪去。

不过这些人还没来的及反应,杨恭仁武怀玉先把所有队头以上军官给弄到了一起,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反正要么拿着笔丰厚补贴回家,要么可能就要面临追究违法犯罪行为。

而且这些人不管做什么选择,都没机会再回自己部队里,到时直接给路引回内地。

曹刘等要掏一笔钱,还不少,但他们没的选择。

本地的五千多府兵,六千团结,四千城傍,有补贴还能分田补地,倒也有几分喜出望外了。

五月初。

动员令颁下后,灵州都督府倒是先遣散了五千内地府兵回去,没等内地换防的府兵到来,就直接让他们回家了。

紧接着,所有灵州的军官,来了一次大调防,

杨武二人以战时行营编制为营,把来自灵、庆、会、夏四个都督府的一万多兵将,重新编成厢营,各级军官也是重新调整,这也是朝廷以往出征打仗时的惯例,

各地府兵集结起来,各卫府派将,然后兵将重新组成营伍出征打仗。

战后再兵回府,将归卫。

灵武军团总共两万四千人马,包含内地新调来戍边六千府兵,灵盐六千本地府兵,然后是八千灵、盐团结兵,加上四千城傍蕃兵。

这么多人马集结起来,还是很惊人的。

苏烈甚至认为有这么多兵,可以直捣朔方梁师都的老巢。

当然,武怀玉和杨恭仁都没那个打算,这次集结,顶多是个演习,主要目的还是解决灵州军队的一些隐患。

目的就是先把内地久戍的府兵换防同,再借机把本地府兵土团等的兵将调整一下。

两万四千人,照惯例编了七军。

中军和前后军,这三军将前往伪梁境内展开夏季攻势,主要就是去破坏庄稼、牧场,骚扰抢劫的,顺便练练兵。

左一左二右一右二这四厢军,则将分驻于灵、盐、宥三州,主要承担城防和边防任务,守卫长城、州县、烽堡、防范突厥人。

左右厢这四军,每军两千六,共一万零四百人,负责留守驻防。

中军六千人,左右虞侯军各三千八百人。

灵州都督兼灵武道行军总管杨恭仁统领中军,都督府长史兼行营长史武怀玉统左厢,盐州司马苏烈统右厢。

刘兰成为武怀玉副手,牛见武则是苏烈副手。

都督府、行营司马豆卢怀让负责留守灵州。

总的计划安排好后,接下来一连好些天,都在忙着发钱遣散府兵回家,给本地府兵分田授地,

重新编伍、调配军官,调集钱粮军械。

忙,

忙的天翻地覆。

上上下下都在忙。

好在忙中不乱,有条不紊。

各种措施还是比较到位的,没有出现什么骚乱,绝大多数内地府兵,都在拿到了赏赐后高兴的回家了。

由于粟绢钱一大笔,所以他们可以选择自己马骡驮回去,或是雇人运回去,或者是更省便的拿着条子,到长安或是自已老家的州城去取。

不少士兵都不太相信这条子,虽然说不用担心,但多数士兵还是宁愿自己把粮食在灵州换成钱绢,或是换成牛马骡盐奴隶等好带的商货,带回家去。

换成马或是奴隶,或是香料、金银其实是最轻便好带的,当然,也有一定的风险,万一路上跑了或死了病了,也是损失,香料金银也会有涨有跌。

许多军官其实是不甘愿的,但他们被武怀玉他们扣在军营里,等他们的兵都走了,他们也就成了光杆司令,这个时候再有什么想法也没有了,也只得领了自己那部份,然后再把在灵州这些年攒下的家当带着回原内地军府复原职了。

每天都有大队士兵,拿着都督府开给他们的路引,赶着牛马或是牵着奴隶,背着金银钱帛,成群结队的往内地赶,个个都很高兴。

而灵州这边的本地府兵、土团,看着分下来的田地,也是一个个笑的合不拢嘴。

不管内地的府兵还是本地的府兵,虽说点选的大多是条件较好的良家子,但武怀玉给的补偿确实不少,足够让大家都比较满意。

等这忙乱的上旬过去,灵武道的三路兵马也终于誓言出征。

杨恭仁再次披上明光甲,他看着这支雄纠纠气昂昂的王者之师,对怀玉感慨万千的道,“灵州十年聚起的军镇,二郎半月就将他们拆散了,还没动半点干戈,甚至这新的灵武军团,士气更加高昂了。”

“足粮足饷,甲坚械利,且无后顾之忧,自然士气高昂了。”

李道宗镇守灵州五年,他走的是另一条路子,而如今武怀玉他们执掌灵武,走的却又是不同的路子。

没有谁就是对谁就是错,只是不同时期形势不同应对之策也不同罢了。

武怀玉其实现在反而很佩服李道宗,能在当时天下还那么乱,灵武局势这么危急的情况下,还能把灵州打造的这么团结牢固,甚至还能工商兴盛的。

只是如今形势不同了,过去的那一套已经不再合适,甚至不被允许了。

(本章完)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