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我愿为向导(2 / 2)

董腾在高句丽一直很想家,他离开时大业八年,然后中原大乱,改朝换代。他在高句丽与中原音信不通,根本不知道老家河东郡桑泉县的情况,不知道家族是否在这乱世中存续下来,有多少族人亲戚还在,

妻妾儿女失去他这个顶梁柱后,可否还好?

“阿耶曾想过逃回中原,可找不到机会,他们这些征辽隋兵,虽在高句丽安置,甚至娶妻生子,可高句丽人对他们管的很严,平时都无法离开所在村屯二十里,甚至隋兵的村屯都是与高句丽人杂居的,隋兵只占村屯的一二成而已。”

董腾在高句丽是混的尚好的一个,但想逃离也难如登天,甚至想打听到点中原消息都难。

海风夹着咸咸的气息拂过面庞,

董桑突然向怀玉跪下,然后磕头。

“快起来。”

“阿桑知道武相公是朝廷重臣,是大唐皇帝的元从勋臣,阿桑跪求武相公能够上书陛下,告诉圣人在辽东还有许多我父亲那样的被遗忘的人,

但他们一直没有忘记故国家乡,他们想回家。”

“就算许多没等到这天已经死去的人,他们临终去也都渴望着有一日能够魂归故乡,把尸骸葬在家乡,希望他们的儿孙能够回到故国家乡。”

“武相,

救救他们吧。”

阿桑重重磕头,武怀玉也感觉心头沉重,伸手扶起她。

“我答应你。”

“真的?”

“嗯,我武怀玉在这里郑重向你承诺,一会就向圣人上书奏报此事,”

阿桑欣喜,忍不住又请求,“武相能不能把我阿耶救回来,他就在卑沙城下,距离青泥浦港也不远,这里过去很近······”

她说到一半,似乎也觉得这有些过份,

大唐跟高句丽相安无事十几年,岂会突然出手,若是唐军渡海到卑沙城下抢人,那无疑就是战争。

武怀玉没有直接拒绝,

他沉吟了一阵,

“你阿耶既然一直想回来,我觉得倒是可以想办法帮他。”

这下倒是阿桑愣住,怎么帮,真要出兵。

怀玉看着她眼神,笑了笑,“肯定不会直接出兵的,虽然跟高句丽人这笔账早晚要算,但现在还不是出手的时候。

当然,咱们明着来不行,但可以暗着来。”

董腾家既然就在青泥港边,所以还是有机会的,他脑子里甚至已经闪过好几个计划,

比如码头那条高句丽海贼船,派一些精兵伪装成那些海贼,然后找机会在青泥浦附近乘夜色偷偷登陆,然后在向导带领下摸到董腾家那个屯寨,

这就跟海贼们偷袭沿海的村寨抢劫一样,大唐也可以冒充海贼。

高句丽人的大小山城易守难攻,但一般而言那些山城都是为防御唐军的,多数高句丽百姓,其实还是跟中原一样,也是散于乡村,有些简易的村栅罢了。

甚至高句丽人也在山城下,会有一些平原城市,平时居住、交易等更方便,只有战争来临时,才会撤到山城里去。

许多山城其实非常简陋,围一座山谷,或是围一座山坡,防御性能好,但要说居住生活就很不便的。

董腾他们所在的寨子,阿桑说在平地,离海边不远,有百多户人,其中隋兵有大约三十户,寨子有户高句丽小贵族,算是他那的地主豪强,有一些武装家丁,还有不少游民奴隶,

其余的一些部民,也是备有武器的,类似大唐府兵。

但更多的村民,其实也就是以生产垦种为主的普通百姓,甚至不少还是奴隶。

只要有一支小队伍,发起夜袭的话,成功性很高。

特别是寨子里的那近三十户隋兵,他们虽在那生活十几二十年了,但一直被受歧视压迫,一直心怀故乡,如果是唐军攻打寨子,他们知晓后肯定会相助的。

阿桑越说越兴奋,

“武相公,我愿意为向导带路,我熟悉青泥浦·······”

武怀玉也觉得这个计划应当是可行的,

甚至他并不满足于只是解救董腾,他觉得朝廷现在暂时不便对高句丽出手,但是拉出来一支假海贼来,打着海贼的旗号,驾船在沿海偷袭那些有隋兵的寨子,这计划不错。

海贼身份掩护,甚至海贼战术,打听清楚隋兵们所在,一点点的解救,先解救沿海的,至于内陆的暂时也没办法,

不过这个计划,还得密奏皇帝才行,当然最重要的是执行,武怀玉不可能一直留在登州这边的,似乎可以委托给义父秦琼来暗中主持。

想当年秦琼也是征过辽东的,他也曾是隋军,辽东的那些人,也曾是他的袍泽。

“你真愿意为向导,这可是很冒险的。”

“我不怕,我一定要去。”

“好,那我们就来商议一下路线计划这些,准备几天,我亲自带一支人马去救你阿耶回来,你做向导。”

这下轮到阿桑震惊了,武怀玉这等身份的人,怎么能冒这样的险。

可怀玉却是已经决定亲自走一趟了。

(本章完)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