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亲上加亲(2 / 2)

而在大海中,船上的舟师越老,往往也就越厉害,他在船上的地位也就越高,舟师甚至能称为船上的灵魂人物,重要性甚至超过被称为纲首的船长。

对于一众水手、护卫们来说,舟师那就是船上的祖师爷,

大海航行全靠他,没有了舟师,那航海就是在闯鬼门关。

阳江城就在北津湾内,坐落在漠阳江入海口附近。

老舟师对这座城就很熟悉,

“南朝以来,宋齐梁陈,再到隋唐,阳江的海贸向来很兴盛,”

阳江依山濒海,风气颇殊,好勇轻生,不循礼法。

如今这里最大的豪族就是冯家,当年冯家自北方渡海南下,后来到高凉做官,从此家族定居于此,又与岭南俚人酋长冼氏世代联姻,

冯家联姻冼氏,又通过阳江的近海之便,通海贸易,获利丰厚。冯家贸易赚的钱,招兵买马,打造器械,联合冼家征服周边的獠蛮部落,开州置县,征收税赋,以此实力不断增强。

阳江,也经冯家数代经营,打造成为一座沿海的贸易港,和一座重要的军事堡垒。

靠海吃海,依托海上贸易,这是高凉人刻在骨子里的天赋。

“阳江当五州之要路,广陵、会稽商船,循海东南而至,故吴越所产之物,这里寻常可见。”

老舟师最念叨的还是阳江城里的江南姑娘,尤其是扬州来的姑娘,老头子最喜欢了。

金陵的的酒,扬州的姑娘,

老舟师年纪大了,在船上收入却很高,沿海的许多港口码头,都有老头的老相识旧相好。

武怀玉知道其实阳州的海贸历史更早,在汉代开通海上贸易之时,那时的徐闻港在岭南非常的繁忙兴盛,阳江相距不远,又在徐闻和广州之间,故此也是跟着兴盛。

“阳江大小老旧,有五个港口呢,”

如今虽说高恩分治,岭南王冯盎也入朝多年,冯公子冼智戴还早逝,可这毕竟是冯家数代经营,

就算现在这恩州刺史不姓冯了,但这座城方方面面都还是能感受到冯家无所不在的影响力。

阳江除了海贸之利,这里还有渔业和盐业这两大产业,尤其是盐业,这是贞观年间冯家在武怀玉的全力支持下,大力发展起来的,采用新的晒盐技术,开辟了多个新盐场,每年盐产量也是很惊人的,为冯家冼家武家等都带来了很丰厚的收益,而恩州和朝廷,也从这些盐场获得税利不少。

阳江三面环山,孕育出了独物的漠阳江,其发源地阳春云雾山脉,这些年也开始大力发展种植茶叶,其阳春云雾茶市场反响不错。

阳江地力可以自给,又兼有渔盐山海贸易之利,又一直是冯家的大本营,这里多年来一直相对较安稳,故无甚贫之家。

阳江还有一大豪族,那就是冯家的世代姻亲冼氏,他们是岭南世代土著俚人,冯冼两族的联姻,结成了一个超级强势和稳固的同盟。

赶在风暴到来之前,

船队终于驶入北津港,

武三郎站在甲板上,有些好奇的打量着这里,

“阿郎,冯家冼家来人,在码头迎接。”护卫禀报。

武怀玉点了点头,

“冯家,是耿国公冯家吗?瑾瑜妹妹的未婚夫家?”

“对,十六娘的未婚夫冯家。”

当年冯家祖上冯业以三百人浮海归南朝宋,定居广州新会,从冯业到冯融,冯家三代在岭南为州郡长官,

而冼家世为南越俚人首领,

冯家与冼家联姻,从此压服诸越,冯氏家族也成为岭南几大著名豪族之一。

武怀玉很早就跟冯盎结亲,武十六娘与冯盎嫡长孙冯君豪订婚。

可惜怀玉的那位亲家公冯智戴虽勇武绝伦,官至高州都督,但因爱吃生鱼片生蛇胆等,感染寄生虫英年早逝。其子宋康县子冯君豪,被皇帝恩许袭冯智戴高凉县公爵,授朝散大夫阶,接入长安,养在宫中。

冯君豪那准女婿还不错的,现在跟他三个儿子一样都被李世民养在宫里,郎舅几个倒是混的挺熟了。

“三郎啊,这次既然来恩州阳江了,阿耶给你在冯、冼两家各挑一个小娘子,给你做媵妾如何?”怀玉笑呵呵的对儿子道,他目光投向码头,那里冯冼两族来了许多人迎接他,很给这位亲家面子。

武怀玉很清楚冯冼两家在岭南的影响力,

“啊,阿耶,我才十岁啊,现在纳媵妾也太早了。”老三笑呵呵的答道。

“放心,只是看有没有合适的一家订一个,又不是现在就让纳过门。”

三郎倒不纠结也不害羞,“都听阿耶安排。”

武怀玉点头。

以后老三这个吕宋侯,是要在吕宋建立武氏分支的,少不得要跟岭南这边常打交道,那冯冼两族就肯定绕不开。

给老三向两家结亲,各纳一女为媵,这是为他构建一个利益同盟。

他相信,冯冼两家也不会反对的,

两家之前已经跟武家联姻,冯盎嫡长孙订婚武怀玉十六女,武怀玉的第十九子,则订婚了冼氏当家冼智臣的女儿。

现在再来个亲上加亲,好上加好。

(本章完)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