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天恩浩荡(2 / 2)

正旦大朝会,很重要。

这是皇帝确认统治帝国的重要仪式之一,其政治意义非同一般,明天子之尊庶几旧典不至废坠,强调等级性、秩序性,使礼仪规范化,体现统治者意志,巩固皇权,提升皇家权威。

故此,这正旦大朝格外的隆重,

当然也格外的折腾人。

反正武怀玉觉得非常无聊,

根本就感受不到什么皇帝与官员同乐的轻松气氛,完全被庄重肃穆的严格礼仪所替代,

朝为朝贺,会为宴会,

正旦大朝会是分为两部份的,朝贺之礼又有祭天、朝贺等仪式,百官朝贺前,皇帝先要祭天,

百官们还在宫门外等候时,新年钟声响起,皇帝便要点燃香火,为百姓祈祷丰收,

等百官进宫,

皇帝上金殿接受百官及外国使臣朝贺之礼,

每一步,都有严格的礼仪要求,

武怀玉跟着按部就班,

依制行拜、舞蹈,三呼万岁!

这大朝会处处体现的是等级和秩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绝不容许有半点错乱。

各个外国番邦使节轮番朝贺,

甚至还有好几位小国国王亲自来长安上殿朝贺。

确实是万国来朝的强盛。

好在除了朝贺,还有宴会。

宴会气氛就要轻松欢快不少,宫廷乐舞让人脑子都轻快许多,

各种美酒佳肴流水般上来,

不过宴会上一样讲究等级,严格按官职爵位品级来排的,没有出现尉迟恭那样敢挥拳头抢座位的莽汉。

尉迟恭也来了,但他今天很老实低调。

遥想十年前,玄武门之变后,尉迟恭是何等的狂拽酿酷炫吊炸天,江夏王李道宗坐在他前面,他直接挥拳差点打瞎人家一只眼。

而今十年后,尉迟恭低调的都让人自动忽略他。

当年玄武门功论第一的尉迟门神,现在混的在京待职。

这些年官职越当越小,虽说品阶还在,但一直在刺史任上调来调去,

而当年劝架的武怀玉,现在却已经高高在上,武怀玉在宴会上的席位,排在百官第二,仅次于长孙国舅,还在秦琼李靖房玄龄他们之上。

尉迟恭跟他相隔遥远了。

连程咬金、樊兴诸将,现在都在老黑之上,更别提江夏王李道宗,人家是刑部尚书,还是郡王,哪是一个连职事都没有的闲散武官将可比的。

同为门神,秦琼位列第四,尉迟恭如今也只能远远仰望了。

尉迟恭沉寂了,

宫宴上也再没有了如他当年那般猛的人,

就连侯君集,这个当年一样骄狂的人,如今再次拜相,却也沉稳低调的多。

在这欢乐的气氛中,

李思摩出列,

“臣请为陛下跳舞庆贺。”

李世民看着这浓眉大眼深目高鼻的DTZ可汗,笑着点头。

这大唐贞观朝的宫廷宴会上,有个传统节目,那就是突厥可汗跳舞祝酒,从突利可汗到颉利可汗,再到如今的乙弥泥孰俟利苾可汗思摩。

李思摩在万众瞩目下,

站到殿中央跳舞,

他还带来了伴舞团,分别是新授封的突厥汗国左右贤王和六都督,

思摩跳的舞是突厥舞,配乐是敕勒川。

九条突厥大汗很认真的跳舞,

武怀玉看着还行,

不过在一众来朝的蕃邦外国使者们眼中,那就是震撼,十年前的突厥无比强大,东西万里之遥远,无数蕃邦小国部落臣服于他们。

李思摩、执失思力等人的名字,当年也是威震一方的,

思摩他们跳完,

向皇帝献酒一杯。

然后党项羌也站了出来,表示也要为大唐天子歌舞一曲,

拓跋部首领拓跋赤辞为首,细封步赖等一起,党项八部首领一起为天子贺。

他们边跳边唱,

风格粗犷,

还挺有特色的。

一曲舞毕,

李世民很高兴,

当众下旨,赐封拓跋赤辞国姓李,封平西郡公,授西戎州都督。

赤辞跪伏拜谢,甚至当众落泪,感激万分的样子,大声说着区区边地戎狄,居然得赐国姓,天恩浩荡。

武怀玉觉得这老家伙挺能演,他跟吐谷浑可汗伏允是拜把兄弟,还是儿女亲家,当初唐征吐谷浑,他可是力挺伏允,吐蕃来犯,又带路迎接。

大唐对付他费了不少力气,好不容易才将他征服,他也是形势所迫才投唐的,结果现在却表现的这模样。

不过蛮夷能得赐国姓,确实是了不得了。

李世民还挺喜欢赐这些蛮夷酋长国姓的,奚、契丹、突厥,然后吐谷浑,现在又党项,将来这大唐周边的部落藩国,君主岂不全都姓李,都成半个皇族?

(本章完)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