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走了《大国崛起》之后,苏宁又是准备撰写起了小说,而且苏宁直接选择了《明朝那些事儿》和《我的祖父朱元璋》,并且还直接邮寄到了港岛那边的报刊。
当然这样做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且选择的报刊还是自己AI类人机器人刚刚创办的《望北日报》,《望北日报》还是那种在港岛地区以免费领取为经营方式的报刊,盈利方式自然是凭借自身庞大的发行量和广告商谈合作。
所以《望北日报》直接给出了最高的千字一千港币,再加上《望北日报》是免费领取的方式,所以很快就是让《望北日报》和苏宁的小说快速传播。
而且《望北日报》选择先连载的小说就是《我的祖父朱元璋》,因为如此新奇的穿越方式一定可以引起港岛读者的兴趣,也方便港岛读者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小说的世界。
“阿飞,最近你看《望北日报》了吗?”
“《望北日报》?港岛有这张报刊吗?我都是看《东方日报》的。”
“《望北日报》是刚刚创办的新报刊,而且还是那种免费领取的。”
“真的假的?免费领取让报社还有的赚吗?”
“搞不懂他们是怎么赚钱的!我猜测可能是靠广告费,不过《望北日报》连载的小说很有意思。”
“噢?什么小说?”
“《我的祖父朱元璋》,讲的是一个现代大学生穿越明初,做了洪武皇帝朱元璋孙子的故事。”
“我顶你个肺!这么野的吗?”
“哈哈,确实是很野!不过里面的剧情真的是很有意思,每天《望北日报》都会放出来三万字,让我看的太过瘾了。”
“阿耀,把《望北日报》拿给我看看,听你说的剧情让我有些心痒痒。”
“好!不过你可要保存好了,我准备把所有的《望北日报》都收集起来。”
“好!没有问题。”
这样的情况发生了港岛的各个角落里,不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每天都会在街口领取一份《望北日报》,然后一边看《我的祖父朱元璋》,一边往学校和公司赶去,那些摊贩也是手不离报,很快就是让《望北日报》成为港岛发行量的第一。
……
在职研究生去学校的频率因学校和课程安排而异,通常分为周末班、集中班、每月授课一次和每周授课一次。
所以苏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了集中班,这种模式通常在每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进行连续四天的授课。
这种安排适合那些工作任务较为紧张,但在月底有较多空闲时间的学生,能够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当然苏宁这样离京州(行政级别为路、州、郡、乡)路途遥远的学生同样是很合适。
孤山岭乡派出所也是知道苏宁的特殊情况,所以很愿意为苏宁留下学习的时间,第一个月的工作还是感觉挺惬意的。
等到苏宁坐上长途汽车来到了汉东大学之后,自然是先去自己的代课教授高育良办公室报道,很明显系统并没有安排自己和高育良有多好的关系。
苏宁敲开了高育良办公室就是笑着解释说道,“高老师,我来上课了。”
“苏宁?我记得你去了岩台市孤山岭工作?”高育良抬头推了推眼镜诧异的看向苏宁问道。
“是的!孤山岭乡派出所的民警。”苏宁依旧是笑容满面的做派,并没有因为失意而自暴自弃。
接着高育良看向眼前的苏宁顺口问道,“工作感觉怎么样?”
“不是太好!我想要调职去孤山岭乡政府,现在正在进行申请。”
“跨部门申请调职可是不容易啊?”
“是的!但是我真的不喜欢做基层民警,每天处理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还不如去乡政府那边做个办事员舒坦。”
接着高育良又是提起了苏宁和梁璐的感情纠葛,“苏宁,我也听说了你和梁老师的事情,却是不太明白你为什么这么排斥?”
此时的苏宁并没有对这个高育良回避这个问题,“高老师,在咱们华夏文明圈,婚姻从来都不是小事情,首先就是要考虑门当户对和年龄,就算是不考虑这些问题,也需要考虑双方的自愿性和感情问题,所以……”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问题是你现在一直和梁老师僵着也不是个事啊?”虽然苏宁说的非常的明白和透彻,但是高育良还是以梁家的利益为出发点。
这也是苏宁从来没有对高育良有过期待的原因,一个依靠梁家赏饭吃的教书匠,期待太多只能是让自己一次次的失落。
接着苏宁却是毫不在意的笑了笑说道,“无所谓!或许哪天梁老师喜欢上别的男孩子,她可能就不会再记得我这个小人物了。”
“行吧!那咱们再说一说你的课程问题,因为你选择的是在职研究生的集中班,所以我为你制定了这样一张课程表……”
“高老师,谢谢你!那我现在去上课了。”
“好。”
接着苏宁就是告辞离开了高育良的办公室,而高育良看着苏宁这个学生离开的背影,却是有些难以理解的摇了摇头。
其实在高育良看来,苏宁的固执没有任何的意义,梁璐作为汉东大学的校花,能够主动追求苏宁这个普通人很给面子,反倒是这个苏宁显得有些不识抬举了。
……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