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莹莹愣了下,第一反应是赵炎什么时候来的?
她刚才说的话都听到了?
正想着,就听到赵炎一本正经的点头。
“没想到顾姑娘做起生意来还挺有一套,令人佩服。”
顾莹莹眼中闪过一抹莫名的羞恼,看来她刚才说的话,人家一字不差都听到了。
她强自镇定下来,木着一张脸吩咐弟弟,“愣着干什么?不知道招呼客人啊?”
昌平伯世子连忙问道:“赵...赵大人,您想吃点什么?”
赵炎深深看了顾莹莹一眼,随即转身坐了下来。
“一碗猪肉香菇馄饨,多些辣椒,不要芫荽。”
顾莹莹朝昌平伯使了个眼色,谁知却见昌平伯手忙脚乱。
也不能怪他,平日里来摊子上吃的都是一些小吏,第一次见到赵炎这样的一品大员前来摊子上吃馄饨的。
顾莹莹叹口气,走到炉子前,道:“我来吧。”
昌平伯连忙将勺子递给她。
顾莹莹很快就煮出一碗馄饨来,想了想,又往里添了两个。
不放芫荽,多放辣椒油。
她将馄饨端过去,轻声道:“赵大人尝尝味道如何?”
赵炎吃了一口,惊讶的挑眉。
味道竟然出奇的好。
很快一碗馄饨就见了底。
他擦了擦嘴,问道:“多少钱”
昌平伯连忙摆手,“不...不用了。”
顾莹莹一脸淡定,“六文,谢谢光顾。”
赵炎勾了勾唇,放下六文钱转身离开了。
自那日后,他便每天晚上下值以后都会去顾家的馄饨摊子上吃一碗馄饨。
顾莹莹每天都在,但两人却很少说话。
他去了,坐下,很快顾莹莹就会端一碗馄饨上来。
没有芫荽,辣椒油多多。
吃完,他将六文钱放下,转身离开。
偶尔不忙的时候,他会多留片刻,听她板着脸教训弟弟,管教父亲。
有时候也会轻声细语的教弟弟如何将馄饨包得更好看,如何调味。
赵炎才知道馄饨馅都是她自己调的。
转眼冬去春来,半年过去了。
有一日夜里,他来到馄饨摊子前,发现摆摊的竟然只有昌平伯父子俩。
没看到顾莹莹,他心中涌起莫名的失落。
等到馄饨端上来,他又发觉了不对劲。
以往他的馄饨碗里都是十二只馄饨,不多不少,正好吃饱。
今日的只有十只。
少了两个。
他不动声色的往旁边望了望。
旁边人的碗里也是十个馄饨。
原来不是少了两个,是他一直以来多吃了两个。
一股陌生的情感突然在心底涌动,他突然觉得碗里的馄饨不香了。
连着三日都没看到顾莹莹,他忍不住开口问昌平伯世子:
“今日最近都不见顾姑娘呢?”
昌平伯世子挠挠头,“我姐啊,哦,她在家绣嫁衣呢。”
绣嫁衣?
赵炎顿时觉得碗里的馄饨更不香了,还带着点莫名的苦涩。
顾莹莹订亲了吗?
怎么没听到任何风声啊?
赵炎默默放下勺子,放下六文钱,起身离开了。
翌日在御书房,一直心不在焉。
萧绎喊了他几次,终于忍无可忍,一本书砸了过来。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