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之后,他便和袁绍断绝父子关系了。
他转向袁绍,躬身道:“拜见家主。”
袁绍张了张口,最后只是微微点头,说道:“贤侄不必多礼。”
袁熙感到身体有些僵硬,但又有些轻松。
从此之后,他不再受到袁绍的庇护,但同时也少了一条枷锁。
不过他现在是个孤儿,婚事可以自己说了算了。
他转过头,看向心思各异的众人,他明显看到,袁尚嘴角露出一丝意义不明的笑容。
袁熙上前捧起袁基的牌位,端端正正放在胸前。
之前袁基这一支绝后,牌位寄放在袁氏祠堂,如今既然袁熙续上了这一支,便要将牌位带回去供奉。
他迈出祠堂,走到院落里,那边早已经占满了人。
除了袁绍的谋士将领外,袁熙的人也都到了。
赵云,太史慈,郭嘉,田豫,孙礼,虽然看上去人不多,但放在后世来看,谁也不敢小视这股力量。
众人见到袁熙出来,纷纷上来道贺,现在袁熙的身份,不再是袁绍庶子,而是太仆袁基嫡子,安国庭侯的继承人!
算来袁基还是袁绍和袁术的兄长,无论从辈分还是身份来说,都不容小视。
同时众人也纷纷交口称赞袁绍义举,经此一事,袁绍起码在明面上洗去了袁隗袁基之死的污点,至于众人私下怎么想的,那就无关紧要了。
而与袁绍部属不同的是,袁熙部属赵云等人,明显更有种如释重负的神情,因为从此之后,他们便可以名正言顺奉为袁熙主公,而受袁家的辖制也大大减少!
郭嘉的眼中,更是闪动着不一样的意味,隐隐透出些野心的光芒。
袁熙向众人微笑点头示意,心中充满了自豪。
这是他重生以来,所做的最为重大的一件事,为此他殚精竭虑,做出了许多努力和让步,方才心想事成。
从吕布到曹操,从刘备到公孙瓒,从青州到冀州,从徐州到兖州,他亲力亲为,涉险境,上战阵,浴血搏杀,让出功劳,只为今日改换门庭。
不过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接下来的一段时日,他可能要被分走许多应得的好处了。
果然到了次日,袁绍处便来人让他过去,商议易京之战后,授取幽州官职的事情。
袁熙赶到时,发现人整齐地离谱,不仅刘氏和袁谭袁尚都在,一众谋士包括刘和竟也到了。
等袁绍说出袁氏对幽州的安排后,袁熙虽然早有预料,但有些官职人员还是让他有些惊讶。
以至于袁熙一时间搞不清楚,到底袁绍是想帮自己,还是想压制自己。
作为易京之战前后的功臣,袁绍表面上也没有亏待袁熙,向那仍在逃难,不知在何处的汉庭上表,表奏袁熙为幽州刺史。
这代表袁熙就此有名号执掌幽州事务,虽然到目前为止,袁熙连一个涿郡的一半地盘都没占据。
然后就是刺史副手官职,最重要的前几个只为,都没给袁熙嫡系的人,全部安插上了袁绍的人。
治中从事许攸,别驾从事兼兵曹从事沮授,簿曹从事刘和!
许攸实际是袁尚的人,这第一副手的位置,等于是袁尚在幽州安插的亲信。
袁熙听到这里,心里隐隐有所不快,要是换个清廉正直的人也就罢了,换成许攸这种人,不仅会大捞好处,还会安插贪腐亲信,幽州岂不是要乌烟瘴气?
至于沮授就更有意思了,这是明升暗降,让沮授彻底淡出了冀州权力圈子,等于是被袁绍发配了!
怪不得沮授后期牢骚那么大,看来袁绍早就打定主意削弱冀州士族的势力,为袁尚让路了。
当然,明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幽州接下来将战事连连,需要沮授这种战阵经验丰富的谋士坐镇。
袁熙却是心里乐开了花,这是生怕我挖不动沮授这块砖,还专门撬松了让我挖?
这不是亲爹,什么是亲爹啊?
然后就是刘和。
说到底,刘和这个身份实在尴尬,自从刘虞死了之后,刘和的利用价值就消失了。
但将其留在邺城,袁绍又怕别人非议他囚禁汉庭宗室成员,所以将这烫手山芋弄出冀州是最理想的。
这样一来,幽州这地方,就成了边缘人士的流放地了。
这就体现袁绍极为矛盾的心思,袁熙过继之后,袁绍即想让袁熙发挥作用,还同时要提防他,所以又安插了不同立场派系的人进去。
就像后世的官场一样,将各怀心思的人放到一起,虽然不至于坏事,但也很难干成大事。
腹诽归腹诽,袁熙还是恭敬地低头道:“一切听从使君安排。”
袁绍也觉得这安排有些过分,但一个强大的幽州,目前并不符合他培养袁尚的步伐。
毕竟袁熙这一年来的表现,实在出乎他的意料,所以也暂时行此权宜之计,委屈下袁熙了。
他开口道:“既如此,贤侄还有什么要求?”
袁熙抬起头:“回禀使君,我准备成婚。”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