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海上商船
甄宓觉得,自从见袁熙第一眼后,自己的人生轨迹便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变化。
本来按照甄宓的预想,自己这一辈子可能就是老老实实嫁个士族子弟,然后呆在深宅大院里面相夫教子,一辈子就这么平淡过去。
然而自从袁熙闯入了她的人生,便引导她乃至甄家走向了完全不可预知的方向。
什么逐出家门,过继他人,和甄家断绝关系什么的,当初甄宓听到这些想法时,被震惊的久久回不过神来。
虽然知道这是权宜之计,但这种行事风格也太匪夷所思了!
过继在邺城士族士族中引起了很大的波澜,但却是正面评价居多,连带甄宓和甄家的名声也水涨船高。
边让乃是当代名士,其被杀和环氏被纳,狠狠打了士族的脸。
甄家过继自己环氏,却是公然站出来和曹氏对抗,这在曹操和袁绍尚未撕破脸的当下,其实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也只有袁熙这袁家旁支做担保,才能不被袁绍迁怒吧?
甄宓发现,自己远远没有了解袁熙,每次看到他做的事情,便能发现新的一面。
甄宓从最初出嫁的不安,到现在每天都仿佛重新认识这个天地,她越发想知道,自己夫君的脑子里面,到底想的是什么?
就像今天攻城一样,袁熙身为幽州刺史却亲自上阵,带着自己上战场不说,攻破城池后,却又要马上出海?
不过甄宓心中,倒是很期待的。
她小时候出生于中山无极,后来举家搬迁到邺城,一直住在深宅大院中,没见过山,也没见过海,如今乍听要坐船了,心里还是很欢欣雀跃的。
她坐在马车中,前后都簇拥着兵士,有骑兵,也有步卒,千余人都在沉默中行军。
这是袁熙这几年来,麾下最为精锐的兵士,皆是由久经战阵的老兵组成,和新兵降兵的战力纪律差距,不可同日而语。
行军持续了整整一夜,在天亮两个时辰后,终于赶到了海边码头。
甄宓三女透过车窗望去,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映入她们眼帘的,不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还有整整齐齐停靠在码头边上的几十艘大船。
秦汉之际,造船业之快速发展,为大型船只远航奠定了良好基础。
不仅彼时青州到幽州有很多人都是坐海船来往,就是此时的日本,造船业也开始发展。
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日本便渡海来向汉王朝遣使奉献,之后双方便建立了固定航线航路,青州渡黄海——至带方郡(今朝鲜开城附近)——至釜山——至对马岛——至壹岐岛——至九州福冈松浦。
但因为海流和风向的原因,日本到中国容易,中国到日本风险却很大,且汉末天下大乱,这条航线如今甚少有海船航行。
所以此时汉朝的海运商路,多是以各州沿岸港口商贸为主。
而且汉代造船技术也开始大幅发展,1955年在广州出土的东吴陶制船模,船模从船首到船尾有八个横梁,有八副隔舱板,把船体分成九个严密的分舱,说明汉代已经掌握了分隔舱结构造船技术。
其中东吴造船业最为发达,后世东吴被灭的时候,光官方就拥有海船五千余艘,最有名的当属潘璋建立的温麻船屯所造的“温麻五合”海船,由于是并用五个大板做的,所以“五合”为名。
彼时东吴将能载马八十匹的称为小船,最大的战船可载三千名士兵,长达几十丈,装粮数万斛。
不仅战船,海船也很厉害,康泰《吴时外国传》述,其海船最大者有七帆,自南海加那调州乘风航行至大秦(汉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实际是罗马尼亚附近地区)只需一月。
当时袁熙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道果然经济基础是一切,东吴有大量的贸易需求,所以要造大船,大船反过来促进了当地经济,商业繁盛,又能造出更多的大船。
有这么多大船,怪不得曹魏久久无法越过长江天堑。
眼前在众人面前的,便是甄家倾其所有,从扬州徐州造船屯所打造购置的海船。
其大多长十丈左右,能运送近几十到近百名兵士,虽然不如后世东吴战船规模大,但用于这次行动也是足够了。
而且其耗费也是不菲,袁熙估计自己抢来的百车财货,也就能买七八条船,其他二十几条,都是甄家商队购置造的,作为甄宓的嫁妆。
想到这里,他突然涌起一种吃软饭的感觉。
甄宓此时指着其中一条大船说道:“那条船好大!”
众人顺着甄宓手指望去,见那船几乎是其他船只的两倍长,长近二十丈,离开水面二三丈,估计可容纳数百名士兵,着远远看去,极为威武雄壮。
袁熙看了,笑道:“是老夫人专门为你打造的。”
甄宓啊了一声,想到自己母亲,不禁心生感动。
袁熙叹道:“不过本来是为了跑海上商路的,如今却要用于兵事了。”
在场的人都猜出来了,袁熙哪里可能只是去海上看风景,肯定是要用这些商船运兵,去攻打某个地方!
兵士们开始陆续上船,骑兵牵着马往船上赶,马儿怕水,几个兵士费尽全力,才将一匹匹战马拉上了船,赶进船舱。
足足忙了小半天,等夜幕降临,一千多人终于都全部上路,船帆拉起,一只只大船趁着夜色驶离了码头。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