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带两孩子去学校报到(1 / 2)

吃完早饭,陪崔秀去的还有崔卓。

赵磊和赵念念去的是同一所学校。

只是他们两个人分别在不同的年纪。

赵念念八岁,最多上二年级。

可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还是有差别的。

崔秀决定,让赵念念继续上一年级。

把基础打牢之后,后续再跳级。

赵磊十二岁,刚好上六年级。

他学习好,不需要留级,就让他继续上六年级。

每天晚上放学,让崔卓给补课。

争取今年后半年上一个好的初中。

虽然80年没有重点和普通之分,但她还是希望赵磊上师资力量更好的初中。

他们这一次去的是宛城市一中。

是赵然这边的关系。

听闻是魏三哥牵线搭桥,赵然捐了一万册图书,给了两个孩子入学的机会。

迎接他们的是年级主任。

是个四十五岁左右的女性。

穿的板板正正。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人的时候很严肃。

仿佛天生不爱笑一般。

“您就是刘主任吧,这是我家的两个孩子,今天来你们学校报到,麻烦您带带。”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崔秀满脸含笑,对对方也很客气。

刘主任也不可能无缘无故针对她。

人家捐了图书,她也看了硬件,也就是俗称的成绩。

两个孩子都不差。

虽然叫赵念念的小姑娘上二年级,考的也不差,但刘主任更看重上六年级,即将考初中的赵磊。

成绩就是对方的脸面。

在哪个时代,老师终究是喜欢好学生。

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

赵磊他们半途转学,弄个啥也不懂的,专给他们添乱的。

就是捐再多的钱,他们也不可能会要。

因为多加一个人,总体成绩会降下来,平均分数会受到影响。

这影响的可不是简单的分数。

不仅会牵扯到职称评选,学校考核等等,这一切的背后,都跟利益挂钩。

总不能让人家老师白白付出吧。

自己的肚子填不饱,如何实现梦想,如何教导人才。

老话都说,要想马儿跑得快,也得给马儿吃草。

教书育人是同样的道理。

“有什么可麻烦的,只不过是跑跑腿的事,很快就要参加中考了,我希望你们做家长的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尤其赵磊,他是一个好苗子,剩下的三个月好好培养,肯定能考一个好的中学。”

刘主任要的也不多。

无非就是要转来的学生考一个好成绩。

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报答。

她也仔细看了崔秀和两个孩子的穿着。

老话有时候说的也是对的。

人靠衣裳马靠鞍。

崔秀长得就精神,又穿的特别时髦。

配上那张脸,不得迷倒多少人。

还有旁边两个孩子,和崔秀长得一点也不像,而且从年龄上看也不像亲生母子。

刘主任在心里腹诽了一会,想着也可能是后妈。

后妈就后妈吧。

只要不影响孩子考个好成绩,不影响他们获得更好的资源。

管她是亲妈还是后妈。

“刘主任放心,在孩子教育这方面,我们不会拖后腿,刚好家里有个哥哥,是国外的高材生,特别擅长教书育人,我让赵磊这两个月好好学习,不要松懈,争取考一个好初中。”

崔秀也不可能傻乎乎的跟人作对。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