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敲打一下(2 / 2)

因为是匿名信,就没有派人调查。

关于老葛的事,我也听到一些议论。

说啥的都有,群众的意见很大。

但因为老葛是市政府主要领导,没有上级的指示,我们就没有派人调查。

市纪委名义上可以监督同级的干部,实际上在永梁,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

市纪委只监督处级以下的干部。

对于厅级领导,除非省纪委要求或者市委书记直接布置,否则我们是不敢随便调查一个厅级干部的。”

周海洋沉声说道:“我们当干部的,被人议论和当被告都是正常的。

我多年的经验证明,一个没人告状的干部,不一定就是个好干部。

因为他怕得罪任何人,不敢开展工作,做惯了老好人,自然没有人告他。

而一个被人告状的干部,也不一定不是好干部。

因为他敢于负责,不怕得罪人,工作中大胆泼辣,触犯了别人的利益,所以就有人不满,就有人告状。

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干部,要查清事实,还我们的干部清白。

我们不包庇一个坏人,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老葛的工作能力很强,作风强硬,肯定会得罪不少人。

如果我们市委不管不问,任由告状信漫天飞,也是对老葛不负责的。

我提议,由市纪委成立个专门的调查小组,澄清事实,还老葛一个清白。

为了消除负面影响,调查小组要秘密开展工作,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由你老李亲自负责,直接向我汇报。”

得到周海洋的这句话,回到办公室,老李立即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

召集自己在市纪委的几个贴身,迅速落实周海洋的指示,调查葛天亮的问题。

从心里讲,老李对葛天亮本来就心怀不满。

老李之前在省纪委工作。

在周海洋父亲周明山任省纪委书记的最后一年,老李做了处长,而且一干就是6年。

眼看快50岁了,下派到永梁担任纪委书记也已经3年了。

虽然提了副厅级,但偏偏是省里最穷的永梁市。

级别是上去了,但津贴却比省直机关差多了。

又是两地分居,老李心里很是不爽。

心里有气,就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得意。

看到葛天亮都56岁了,还可以再升一级,做了永梁的市长。

人也讲究了,口气也大了,气势也不同了。

老李心里就感到憋气。

自己这个纪委书记,虽然也是个副厅级,但不管钱,也管不了几个人。

不出事的人不会找你,找你的都是出事的。

人不少得罪,好处却得不到多少。

和市长根本没办法比,就是和副市长,也差得远着呢!

副市长管着几条线,办什么事都方便。

想吃什么?分管的局长早想到了。

想玩什么?分管的局长安排好了,不用自己操心。

而纪委书记,别人往往躲着你,生怕沾上你,有什么事说不清。

在永梁这个重人情的地方,逢年过节是各级官员大发横财的机会。

钱就不用说了,那些有实权的官员家里,真是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应有尽有。

只要你想要,就有人给你送。

但老李因为是纪委书记,别人不敢跟他打太多的交道,所以日子过得就很清苦。

看到别人的发财、升官,老李就有些心理不平衡,有些嫉妒。

甚至盼望着这些人快点出事,出点大事。

最好载在自己手里,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厉害。

现在的永梁市,老李心里最恨的是葛天亮,看着就来气!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