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老港片的影迷来说,《阿郎的故事》可以说绝对是大大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本以为再如何,怕也是挂羊头卖狗肉,毕竟,时代不同了。
可是结果《阿郎的故事》却的确给了他们很大的惊喜,甚至于,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连配乐的两首插曲,竟然都有着那个时代的独特的味道。
同样的都是流行乐,可是不同的时代,却有着独特的时代印记。
《恋曲1990》和《你的样子》这两首歌明显的都有着八九十年代的独特的味道,和时下的流行歌曲的曲风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
而且《阿郎的故事》的剧情虽然是“浪子回头”的戏码,但是却又和时下的“浪子回头金不换”截然不同。
所以,让影片显得更有味道。
媒体的速度很快,关于《阿郎的故事》的评价,港岛的媒体也好,内地的媒体也罢,都给予了很让人意外的评价。
“李易导演新片《阿郎的故事》重现八九十年代港片的味道!”——《港岛娱乐报》
“《阿郎的故事》都市情怀,却拍出了独属于那个时代的江湖味!”——《一周电影》
“《阿郎的故事》——爱上浪子就像爱上大海,汹涌澎湃一望无际痛快并存。”——《文汇报》
于此同时各路影评人也都纷纷上阵。
港岛影评人阿炳在影评当中这样写道:“总以为港片曾经的那股独特的江湖味,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然无法重现。
然而《阿郎的故事》却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九十年代,如同两首影片的插曲《恋曲1990》和《你的样子》,完美复刻九十年代的港片味道。
影片展现了1989年的爱情的样子......
那个时候,年轻人都爱跳迪斯科,每個人都穿得跟猫王似的。
女孩子头上总要扎个夸张的蝴蝶结。
赛车的,除了受伤就是死掉。活下来的也碌碌无为后半身。
那车上的风光,都是后半生的陪葬。
回到电影本身,《阿郎的故事》,其实故事情节千年不变。
中华民族是盛产故事的民族,想起来是有道理的。
我们的历史太悠久,地域太广袤,物产太丰富,置身这天朝上国,总觉得自己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计。于是我们拼命造出许多的故事来讲给子孙听,把希望寄予子孙身上,希望子孙讲给子孙听时会顺便说一句“这是我××讲给我听的”,更希望讲的人多了,自己就能在长河里散发些许微弱的光。
就像厄罗斯人总是把名字取得老长老长,那是因为他们的冬天太漫长,于是他们叫唤着彼此的长名字来打发掉严寒的时光。于是,司机们的全名那么长。于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爱情故事人人爱听。
就如同现在的国产家庭剧,好像都是一个套路出来的:出于某种原因,例如不孕不育、经济问题、七年之痒什么鬼的,丈夫出轨另寻新欢,妻子为了家庭的和谐,不仅不对丈夫辱骂殴打,还要忍气吞声包容渣男,还要用爱感化他,还要再与第三者谈个判,最后渣男备受感动,浪子回头,回归家庭,大家皆大欢喜。
仿佛浪子这东西,是一件绝世稀有的珍珠宝石,不回头,那是要怪妻子没有经营好婚姻,一旦回了头,更是妻子十二万分的荣幸,需要忙不迭地包容他原谅他,与他重归于好,否则就是蛇蝎毒妇斤斤计较小肚鸡肠。
似乎女人必须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家庭为重”,才是值得称赞的贤妻良母。
但是阿郎说过:人不能做错事,否则一辈子也翻不了身。
《阿郎的故事》的精髓就在于此,或许看完影片很多人会理智地说,阿郎这样的渣男凭什么浪子回头?
可是实际上,《阿郎的故事》讲述的本就不是一个所为的浪子回头的故事。
阿郎曾经是个浪得不能再浪的浪子,抽烟喝酒烫头,出轨滥......交打老婆,飙摩托车撞人,最后浪到大牢里头去了。
老婆波波对他死了心,跟着爸妈移民去了美国。阿郎出狱之后痛改前非,干苦力开大车养活自己和儿子,没想到过了十年,又遇见了波波。阿郎想尽办法要跟波波重归于好,可惜对方已经有了新男友,并不愿意接受阿郎。阿郎为了证明自己已经脱胎换骨、可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重回摩托车赛场比赛,因为意外事故死在了终点线。
浪子没有得到原谅,反而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赛车场上。这样的故事,才是人生的常态。
年轻人去看这部电影,或许总会有心有不甘。
会问为什么波波不愿意和改过自新的阿郎重修旧好?
为什么阿郎执意不顾自己身体状况去赛场?
但是我相信成熟一点的人都会明白,阿郎是注定要死的。
不单单因为当年的浪子需要一个壮烈的死亡......
在奋斗中轰然死去,是十年后的阿郎唯一一个得到原谅和救赎的机会。
阿郎在犯错十年后成为了一个多余的人:曾经的爱人事业有成,有了温文尔雅的绅士做新的伴侣;孩子需要完整的家庭与良好的教育——这部电影没有像许多俗套的片子一样刻意抹黑前任的新爱人是口蜜腹剑的伪君子,而是将波波的新爱人塑造成一个虽有一番犹豫和挣扎却依旧爱波波、并愿意接受波波儿子的好男人!
孩子和母亲的新家庭彼此需要,阿郎的地位十分尴尬,他曾经只是波波年少时混乱记忆中的一根刺,现在却又成为了波波和儿子坦荡新生活中的一个路障。不管阿郎是渣土车司机还是老当益壮的赛车手,可以肯定的是,他都不会被波波所接受,她只会原谅死去的阿郎,却不会跟活着的阿郎在一起。阿郎最后的拼搏,总也带着必死的决心在里头:活着赢了,多少能向心爱的人证明自己;死去呢?死去也是赢了,赢在帮爱人拔掉了一根不合时宜的路障。
所以这绝对不是一部所谓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影片!
浪子回头的故事只能放在八点档的剧情里骗骗无聊的主妇。然而当我们看见不得不死的阿郎决绝地跨上摩托车时,也会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好像那个不管不顾走上赎罪的绝路的人,就是我们自己似的。我们在这种时候想起自己,想起我们或多或少做过的错事,我们也需要一个从没得到过的原谅,只不过,我们没有办法做到像阿郎一样从容赴死,只能在心里把自己代入电影,哭得泪流满面。
阿郎的故事里,要说最触动我的一点,那应该就是摩托车了。陈伟杰斜身跨上车的时候,我想起麦克阿瑟将军的话:老兵不死,只是渐渐隐退。阿郎不是勇敢的战士,他只是一个浪子,但是浪子和战士一样的是,他们都曾经为了某个东西而奋不顾身,浴血冲锋。
阿郎曾经那么狂傲不羁地藐视过他所能见到的一切,规则、秩序、安分守己,还有他自己的女人。
就好像他骑上奔驰在城市夜色中的摩托车一样,他像一道注定要撕裂云层的闪电,把视野所及的东西都淹没在自己的狂笑里。
可他改变不了世界,世界也不会因此损失分毫,但是他的女人,却再也不可能再骑上他的机车后座了。
我有时候禁不住要怀疑,波波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离开港岛?
导演很聪明,他把波波滚下楼梯之后的所有情节都变成暗场,而且要一笔带过,那些呼天抢地喷涌而出的眼泪和痛苦,都被轻轻略过,我们看到的只是探监时阿郎已经剪得规规矩矩的发型和木然的脸,只听到波波的妈妈抱着孩子对他说,波波已经远走异国。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十年后那个颓然的阿郎和招人喜爱的波仔。一切的艰涩、一切的不甘、一切的悔意,都掩盖在父子俩的笑闹嬉戏里,我们看不见,却切肤之深。
阿郎的故事讲的不是父子情,不是爱情,也不是家庭。
他讲的是一个曾经狂傲的浪子在年华凋尽之后,懂得了自己的错误,却没有失去自己的激情。
我老是觉得,一个男人如果真正深爱一个女人,一定会近乎赌气地去搏击一次,去证明自己灵魂里永远燃烧着的火种——即便他已为人父,已然苍老,已然需要帮持。
但是每一个男人,不管他是二十岁的痞子少年,还是八十暮年的垂垂老朽,他的心里都一定燃烧着几十年不灭的桀骜的烈焰,在这一生中,总有一次,哪怕就一次,他要跨上赛车,在一圈一圈的风驰电掣中去证明:我能做到。
就算任谁都明白,波波不再可能像童话故事里那样回来他的身边,海滩上那一吻只能是一个旧情的标本。但是阿郎还是会选择去搏一次,要咬紧牙关去证明一次,证明自己爱过的,恨过的,遗憾过的,坚守过的,所有这些,就算输给了命运,就算只能苦笑,可是对自己仍然重如泰山。他的肩膀,就算扛不起命运的嘲笑,他仍然要毫不皱眉地把他们全都扛起来,并且还要骄傲地微笑。
所以要说起来,波波原谅不原谅阿郎并不重要,因为毕竟十年过去,毕竟波仔已经如此乖巧懂事,旧爱永远成了删改不得的回忆。
当年那个长发飘飘,抽烟喝酒,骑摩托跳恰恰的浪子,那些他给自己心上造成的伤疤,在时间的流逝下都开始结痂,失去了痛感。
当在跑道上抱住波仔的时候,面对眼前熊熊燃烧的火焰,面对怀里这个前十年没有母亲,后半生没有父亲的孩子,面对也许第二天就要返回美国的班机,她还有什么不可以饶恕的,还有什么能够去责怪的。就像李太白的一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在野草遍地的时间荒野里,我们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以相信,只是当那满是惆怅的歌声响起,那些历经岁月涤荡的伤害,那些弥漫着酒气的夜晚,都淡淡地消失了,只留下摩托车的空洞的轰鸣声还在城市里回荡。
其实阿郎由始至终都是一个浪子,浪子是什么样的人?
浪子风流多情,浪子桀骜不驯,浪子我行我素。陈伟杰饰演的阿郎就是个浪子,他活在自己的世界,做任何事情全凭自己的喜好。
喜欢飙车就飙车,喜欢把妹就把妹,喜欢造型另类就造型另类,像个江湖浪子一般,潇洒放浪。遇到波波后,他也同样的没有改变。他不迁就别人,他总让别人迁就他,他明明出轨在前,却毫无悔改之意,反而指责波波,浪子本性可见一斑。
在电影中阿郎曾有两次赛车,这两次赛车贯穿整部电影。第一次赛车,让阿郎失去了波波。第二次赛车,让阿郎丢掉了性命,这两次赛车很值得玩味。
第一次赛车时,阿郎还是个浪子,他赛车全是为了刺激。他想体验速度与激情,他疯狂地骑着机车后面带着妹子,飘逸冲刺。他觉得这才是他要的生活,刺激、新鲜、激情。畅快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就是个英雄,一个王者。
但他没想到的是,风驰电掣的王者却也因此锒铛入狱。曾经昔日的狐朋狗友再也没有人跟他来往,他才渐渐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阿郎的第一次赛车,不仅让他遭遇牢狱之灾,而且痛失波波。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也正是因为这次,让阿郎开始浪子回头。
第二次赛车时,阿郎已经是个货车司机,洗心革面,好好工作挣钱,好好抚养儿子波仔。他没有再碰过机车,即便好友阿龙一直劝说,他不为所动。直到波波回来,他想要争取波波时,他才又上了赛道。
但时过境迁,年岁已大,何况还有旧疾,这对阿郎很不利。但阿郎想重新来过,想证明自己,想要让波波知道自己真的变了,毅然决然的上了赛场。什么样的人会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其实骨子里,他依然还是那个浪子,哪怕他想回头,可也依然不改浪子本性,于是哪怕多年未练,他也依然宝刀未老,依旧遥遥领先。
第二次的赛车的过程,和阿郎的这浪子的一生何其的相似?
前面风驰电掣,意气风发,然而却乐极生悲,尽管他艰难地爬了起来,带着满身的伤痕继续冲刺,但天不遂人愿,他还是埋葬在了赛道,以血的代价诠释了浪子回头的不易。
也许有遗憾的才是最美的吧?如果三人团聚皆大欢喜,似乎有些太过容易,总让人觉得缺少点什么。
如果阿郎成功冲向终点,那他也就不是浪子了。
以阿郎失去生命为代价,留给观众更多想象的空间,似乎也是一种圆满。
阿郎为了自己的梦想,我想在那一刻他一定是笑着离开的。
波波可以心无挂碍带着孩子回去美国,在美国有她的事业,波仔也有了更好的成长环境。
这种抉择,不再以心碎为代价。一个人的退出成就了两个人的幸福,当然幸福是带有遗憾的。
也仅仅是想像,为结局赋予一种意义。
故事就是这样啊,如果不经历劫难,平淡无奇的皆大欢喜,总让人觉得不过瘾。这种震撼,这种冲击,这种惨烈,这种变化,让观众更加刻骨铭心吧。
不得不说电影的音乐总是会适时的响起,把情节推向高潮,渲染着气氛。当充满年代感的《恋曲1990》《你的样子》一响起,立刻就与之共情了。
有时候会因为一部电影喜欢上一首歌,有时候会因为电影里出现的那首歌,对歌有了重新的认识,或者更深切的体会。阿郎的故事已经结束,现实的人生故事依然在上演。
其实一样一样的,电影是假的,谁知道在哪一天蓦然发现,自己的人生也不过是一场电影。”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