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谁之过?(2 / 2)

催泪系导演 天下小黑 3605 字 7个月前

痴呆的何夕去世前呢喃的那两句“妈妈”,让何夕从超越时代的天才身份重新归于一个普通的“人”,他在自己的执着探索的过程中忽视了母爱,也在屡屡受挫中重新正视了母爱,在失去一切智慧、才能甚至作为正常人起码的行动自由后,终于拾得了母爱。

“对于有些东西是不应该过多讲求回报的,你不应该要求它们长出漂亮的叶子和花来,因为它们是根。”

所以这部电影是充满矛盾的,我们一方面,在感慨何夕的伟大,和无奈的悲剧,另外一方面却又感慨他的自私。

然而这就是他,何夕!

150年后的“何夕”凭借他的微连续理论,得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到了所有人的惊叹和掌声。络绎不绝的掌声响起,那是属于“何夕们”的胜利,虽然他们永远也无法看到这一刻,又或者说,但他们永远也无法看到这一刻。他们的生命殒于昏暗的时代,他们的贡献却熠熠闪烁在人类浩瀚纷繁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的贡献闪烁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而他们的生命却没于昏暗的时代灰尘里,像亿亿万万个生命一样。

“在他们的时代,他们都是伤心者。””

杜向海也写了一篇比较特别的影评。

“首先我要从角色来说,江雪,对于何夕而言无疑是重要的,她代表着爱情!

影评当中,江雪爱何夕吗?

我不知道,或许是爱的吧,否则她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希望何夕能够挽留他!

但是亦或者是爱的还不够深刻吧,所以她选择了接受资助去国外留学。

这样的江雪,她很难让人讨厌,当然也不会让人喜欢,就如同何夕一样,我们固然同情他的悲剧,但是同样的也很难喜欢这样的一个偏执狂。

电影其实是有几个视角的。

一个是江雪的视角,在个人看来,江雪一直在试图让何夕“醒悟”,或者让何夕做出选择。

何夕爱江雪吗?

或许爱吧,但是显然,在他的心血和江雪的爱之间,他选择了前者。

他有几次挽留江雪的机会,但是他都放弃了,与其说是江雪离开了他,倒不如说是他选择了放手!

一个是刘青的视角,作为何夕的老师,有这样的学生,他的心情应该是复杂的吧?

他会一次又一次地劝说何夕,迷途知返,面对现实,他也会买一套何夕的著作,可是却转手就丢进垃圾桶。

当然,现实生活当中,或许不至于如此,电影为了渲染情绪,所以垃圾桶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刘青丢掉何夕的作品,一次是图书馆管理员丢掉了何夕的作品。

其实这是一种隐喻,何夕的《微连续原本》,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垃圾无异!因为人是活在当下的。

他的研究,我们站在上帝视角当中,一百多年后,这个研究显然无比的伟大,可是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此,没有人,没有谁的眼光能看的那么远。

科技日新月异,谁也不知道一百多年后科技会发展成如何?

所以,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

“我们的研究终究要获得应用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只能误入为数学而数学的歧途。”

这是刘青对何夕说的话,这句话有错吗?

我不知道,但是我的伤心是从这句话开始的。

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坚持,其实何夕的悲剧,在个人看来,是注定的!

因为他的性格,他的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

他的钻牛角尖,不懂得变通的性格!

我们不妨试着想一下,是不是何夕太急了?

作为一名数学天才,为什么一定要急着让自己的研究被世界认可?被他人认可?

为什么不能缓一缓?或许一切都会不同。

更现实一点,他如果用他的才华,去做更“实用”的研究,当他功成名就之时,那么他的研究,哪怕当下没有任何意义,可是也绝对不至于无人问津!

所以,个人看来,他和很多历史上的伤心者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因为,他还那么年轻!

他还有很多很多的时间,所以,是不是可以说,他错就错在急于求成?

错就错在,一根筋直来直去地想要毕其功于一役!

错就错在,太想太想证明自己了!

所以,这才是最大的悲剧!

当然,人不可能总那么的理智!

也许,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曾经,或依旧保有这样一个“伤心者”吧。”

(本章完)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