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傍晚,林为民开车来到人艺,见到了于是之和林兆华两人。
“为民,来来,我给你看个有意思的东西!”
于是之见到林为民很高兴,有些迫不及待的掏出了一份剧本。
“看看这个?”
林为民接过剧本,看着封面上的剧名,他好奇的问道:“这是你们院里谁写的?”
于是之卖起了关子,“你先看看,看完了再说。”
林为民听他这么说,只好先看剧本。
这是一部三幕话剧,文本内容并不多,但台词量惊人。
创作方式更是大胆,全剧只有一个场景,两位演员。
剧情以“海瑞”的《治安疏》开幕,而后便是皇帝嘉靖与臣子海瑞的对话,所有的剧情推动、矛盾冲突全靠演员的台词完成。
场景不变,只有黑幕,可以是朝堂,也可以是牢房。
君臣一坐,一立。
言论天下,纵横捭阖。
这种特立独行的先锋气质一瞬间便吸引了林为民的眼球,让他想到了后世人艺的一出经典话剧——《哗变》。
同样的场景简单,全靠演员“干说”,《哗变》好歹有十多个人物,可手上这部剧本更加激进,它甚至连人物都只有两个。
这种极端的处理方式,让人意外,同时也很惊喜。
三幕话剧的内容并不长,林为民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从头看到尾,然后抬起头。
于是之看向他,眼神中带着期待。
“觉得怎么样?”
林为民回味着剧本中的内容,“很好!才气逼人!”
于是之笑着问道:“伱这到底是在夸剧本啊,还是在夸你自己?”
林为民报以微笑,“都一样嘛!”
他指点着话剧的封面,又问道:“这回能说是谁写的了吧?”
于是之不再卖关子,道:“燕师大的学生写的,前两天投到我们院里来的。”
“燕师大的学生?”
林为民的表情惊讶,他没有想到人艺人才济济,可最后把他的作品改编出来的居然是一名学生。
“你也很意外对不对?谁不是呢?”于是之说着,感叹了起来,“现在的年轻人啊,了不得!”
林兆华说道:“林老师,于院长和我的意思是想征求一下您的意见,看看能不能以改编《大明王朝1566》的名义来做这部话剧?”
林为民听完又看向了手中的剧本,封面上写着剧名。
《嘉靖与海瑞》。
见他面色沉吟,林兆华问道:“您是有什么顾忌?”
林为民摇头,道:“顾忌倒没有。你们这部话剧,形式很新颖。虽然脱胎于《大明王朝1566》,但剧本构思精巧、另类,独具匠心,如果你们要用的话,我当然是同意的。不过……”
他说到这里语气发生转折,林兆华心中忐忑。
《嘉靖与海瑞》这部剧本对《大明王朝1566》的改编透着那么一股离经叛道的味道。
整部煌煌四十余万字的内容,精炼到一部三幕话剧当中,所有多余的人物、支线全部去掉,他们只存在于两位主角的口中。
但也正是这种出其不意的方式,才恰好将这部内容繁多到大家都无从下手的给改编了出来。
“不过话剧现在这个样子,你们要是说是根据我的改编的,到时候真正公演的时候很多观众一定会有心理落差。
所以,我的想法是,你们宣传的时候就尽量不要提《大明王朝1566》的事了。
就把这当做一部全新创作的话剧来宣传。”
听完林为民的意见,林兆华立马道:“这怎么能行呢?这部话剧新颖在形式,但内容几乎百分之百都来自于您的。没有您的,这部话剧根本不可能存在。”
林为民淡然笑道:“有什么关系呢?你不说,大家就不知道这部话剧跟我的关系了吗?这么做,只是不想让观众们的期待错位罢了!”
林兆华一边觉得林为民说的很有道理,可一边又觉得这样的做法对于林为民很不公平,他把目光投向了于是之。
于是之哈哈笑道:“林老师,我们都知道您高风亮节,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话剧本身考虑。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这么干啊!”
“您想想,就算到时候我们不宣传,难道观众们看完还发现不了吗?
到时候观众是没有您所谓‘错位的期待’了,可一样得把我们人艺骂的狗血淋头。用了您的,却连个署名都不给。”
林为民迟疑,“这倒是个问题。”
林兆华灵机一动,脑子里想出了一个主意。
“林老师,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剧名改一下。”
“怎么改?”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这个名字怎么样?”
于是之打了个响指,兴奋道:“这个剧名好。既让观众们一下子就知道了话剧脱胎于,又点出了与不同之处。林老师,您觉得怎么样?”
林为民思索了片刻,微微颔首道:“不错,确实不错。”
于是之高兴道:“既然林老师您都同意了,那这部话剧我们院里可就用了!导演让兆华来,您看怎么样?”
“我没意见。”
之前一直合作的欧阳山尊年纪太大了,去年就说过要彻底退下来的话。
再说《嘉靖与海瑞》这部剧本的先锋意味太强,和欧阳山尊的执导风格也不太一样,反倒是很符合林兆华一直以来的风格,选择他做导演正好。
商量完了剧本,几人又聊起演员的问题。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剧中出场人物的名字加起来甚至没有剧名长。
剧本与其说是剧本,不如说是两位主角“嘉靖”与“海瑞”的台词本。
这样的作品,太挑演员了。
于是之咨询林为民的意见,他毫不犹豫的说道:“朱旭和任宝贤吧,以这两位的演技撑起这部话剧,问题不大。”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