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七日行军(2 / 2)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645 字 1个月前

惟政大师听了崔五魁的翻译后,低头默默无语。

林泰来试探着问道:“本部院是否有伤天和?”

惟政大师低头念了几句经文,然后才开口说起来,崔五魁同步翻译着。

“佛家也有相应典故,那就是‘一杀多生’,杀一人救多人也。

杀生虽为罪恶之业,然杀一人,得生多数之人,则却为功德。

瑜伽论第四十一曰: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

林天帅便如此思维,以怜悯心而拆其房屋,所为征伐倭鬼。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林经略终于能亲自感受到,什么叫“自有大儒为我辩经”了。

不过他还是疑惑的看着崔五魁,质问道:“这么一大段,到底是惟政大师说的,还是你听不懂惟政大师的朝鲜话,自己编出来的?”

崔五魁:“.”

经略公你到底是太高看他,还是太小看他?

在大山里钻了七天后,林经略率领的大军终于陆陆续续的走出了山区,东海岸已经遥遥在望。

更可喜可贺的是,非战斗减员很少,七日苦难行军圆满结束!

一方面得益于准备较为充分,另一方面还要感谢天公作美,没有下大雪。

还有就是大明边军多年积攒的家底雄厚,畜力充沛,极大减轻了行军负担。

赶赴朝鲜国参战的大明官军,兵员和马匹数量比例基本上能达到一比一的地步,骑兵占比在百分之五十。

无论对于朝鲜国还是倭寇,这几乎都是不可想象的国力。

看着前进方向的地势渐渐平缓,而且没有遭到任何阻击,林经略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

这说明他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二,只剩下了三分之一需要去完成!

同时没有遭受任何袭扰和阻击,这说明倭寇迄今为止,仍然没有觉察到,有大明天兵敢在冬季横跨数百里山区,从西海岸大范围的转移到东海岸。

此时林经略没有更多时间兴奋,出了山区后,马上下令按照计划,长驱数十里直奔咸镜道最南端的永兴。

突然杀出的大明官军如同天降,轻而易举的全歼了数百猝不及防的驻守倭兵,顺利攻占了永兴。

到此林泰来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气,能稍微睡个安稳觉。

整个咸镜道形状狭长,碍于地形,几乎所有城市都是沿着海岸分布,完全在一条线上。

永兴之于咸镜道,就好比锦州之于东北,拿下了永兴,就截断了咸镜道倭军主力的退路,可以从容的“关门打狗”。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永兴发现了数百石大米,虽然不是很多,但也能稍微给深入敌后的大军增加一点安全感。

林经略下令大军暂时在永兴休整,并改善一天伙食,同时等待朝鲜探子回报倭军信息。

先前在大军之前,就组织了一些朝鲜国义兵和义僧先走数日,往各处打探军情。

又到次日,林经略召集麻贵和董一元两大总兵,询问各纵队体力恢复状况。

三人正一边烤火一边说话时,崔五魁领着几个朝鲜国探子,走进了大帐内。

“看来是有军情探报了,一起听听。”林泰来对麻贵、董一元说。

探子说了些话,崔五魁就翻译过来,“当前咸镜道倭军有两大股,一股驻守在咸兴府,另一股在更北的吉州对付义军。”

从永兴往北一百多里,就是咸镜道的核心城市咸兴府。

前文介绍过,朝鲜八道的名称往往是用本道两个最重要名字合并而来。而咸镜道的咸,就来自于咸兴。

这样的地方,有倭寇重兵把守,不足为奇。

而吉州则在咸兴更北面的三百里,虽然份量在咸兴道排不到前三,但位于整个咸兴道的中间,周围朝鲜义军很活跃,所以倭寇分有重兵在吉州也很正常。

在刚才的说话中,林经略已经对两大总兵透露出了下一步的安排——由董一元驻守永兴,防范来自南边江原道的倭军,而麻贵兵团则要主动出兵向北,寻求消灭倭寇有生力量。

所以麻贵对军情信息非常在意,他看了看桌案上的地图,便又对朝鲜国探子问道:“倭寇在咸兴有多少兵力?在吉州有多少兵力?”

朝鲜国探子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麻贵皱着眉头,又问道:“咸兴府主将和吉州的主将,又分别都是谁?”

朝鲜国探子又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麻贵忍不住大怒道:“这也不知,那也不知,尔等到底打探什么了?”

崔五魁帮忙解释说:“毕竟朝鲜国人与倭人言语不通,交流不畅,一时间弄不清楚也情有可原。”

林经略挥了挥手,让崔五魁将朝鲜国义务探子带了下去。

麻贵叹口气,盘算着说:“按先前情报,咸镜道倭兵总数在二万二千人左右。若再分兵,那咸兴府倭兵往多里算也就一万几千人。

我们兵团一万七千人,加上军门三标营的六千人,也不是不能打。

但是困难比较大,所以下官建议,可否固守永兴,以逸待劳,等敌军主动来攻?”

林泰来反问道:“如果不主动出击,永兴小城能容纳的下三万多大军长期坚守吗?

这里四面皆敌,连个援军都没有,我们固守的意义何在?我们的粮草又能坚持多久?”

麻贵又气恼的抱怨说:“这些本地废物,连详细情报也提供不了,打仗还要靠猜!”

林经略淡定的说:“老麻勿急,待本部院掐指一算,就能知道倭军详细情况和动向,以及主将状况了。”

麻贵:“.”

经略公啊你这是评书话本看多了,要模仿徐茂功、刘伯温之流的范儿?

听说你们苏州很流行这个,但不能拿着评书话本当军事教材啊,就算是看起来最军事的三国演义也不行!

(本章完)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