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五章 好消息与坏消息(1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2240 字 4个月前

新生的上海股票市场,一场阻击战在胡光镛这个商业奇才的组织下慢慢展开。

董良也完成了北平的工作,他将在十月份南下。

此时的北方刚刚入冬,漠北和北境更是一片冰天雪地,在这样的气候情况下,人类看起来是那么的渺小。

一切军事行动都已经停止。

因为电报线路已经通到了北平,董良下令让总参谋部也南下。

陈得利担任河北行省总长,坐镇北平。

军方有林凤祥以副总参谋长得身份协调指挥自己的江宁纵队以及熊大的胶东纵队。负责河北、北平、热河以及关外的安全。

林文察手中的浙江纵队和赣州纵队,组建漠南军团,负责山西以及北边的察哈尔、鄂尔多斯等漠南蒙古各地的安全。

华族的中枢年前将在福州聚齐。

老恭亲王府嘉乐堂中,董良正在与孙延平单独谈话。

这位老人为华族立下汗马功劳,是华族内部少有的几个老臣。他被董良称为华族定海神针。

孙延平今天的气色却有些不大好。

“元首,暗部的事情我已经交待得差不多了,现在暗部的工作转移到了国外,那些年轻人做得比我这个老头子要好多了。”

孙延平到底还是主动找董良辞去暗部的工作。

上面的话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董良准备将今年的复兴会大会搞得大一些,同时准备推动复兴会在各地的分部建设。这又是一个大工程。

而孙延平一直帮董良负责复兴会的建设,他还是复兴会的常务理事。

这是孙延平辞去暗部总长另外一个原因。

“平叔,没有你在暗部坐镇,我还真有些不放心呢。”董良没有感到多么惊讶,而是客气地挽留道。

“元首,您就放心吧,华族已经不是初创之时。咱们现在人才济济,要让年轻人有更多历练的机会,更何况复兴会的事情,我都要忙不过来了。”

董良脸上露出惋惜的表情,语气中充满了歉意。

他说道:“对不起平叔,这几年辛苦您了,不过您还要继续在朝中发光发热,等到复兴会的年会开完之后,我可能还会有别的事情拜托您,到时候您可不要推辞啊。”

董良从来没有怀疑过孙延平。平叔的人品绝对没有问题。

只是华族偌大的一个朝廷,他必须要考虑平衡的问题。

这么大的一个摊子,不要说发展了,就是维持稳定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孙延平也从来没有在心中怀疑过董良,毕竟董良一直以来都做得很好。

“属下自认为骨头还算硬朗,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元首,开会的事情需要提前布置,属下先回去了,您一路南下估计还有旁的事情。”

孙延平就是这样,任劳任怨,还心思细密。

“那就有劳平叔了。”

董良同意了孙延平的辞呈,徐萧海成为了新任总长。

不过徐萧海到底在资历上还有不足,这给他在暗部的工作带来阻力。

不过这是徐萧还自己要考虑的事情,做不好的话,董良便会将他换下来。

他要是有能力的话,便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华族暗部最重要的工作也就几个方向:一是在欧洲的布局,这一块是艳妮在负责。

之前的一年多时间,艳妮一直在克里米亚战场。那里看起来距离西欧很远,但是依靠那些伤兵,艳妮曲线救国,神奇般地打开了局面。

现在乔治医生已经辞去了医务官的职务,与艳妮一起坐上了前往维也纳的客船。

她准备将欧洲站的总部放在这里。

这里是欧洲的中心,同时也是华族外交部在欧洲的主要驻地。

奥利地对华族的态度也相对友好一些。

要是奥地利人知道自己在摩尔达维亚损失的数百士兵正是出自这个女人的手笔。

他们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下一步,艳妮要激活她在联军中发展的那些暗子。

这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服务的是华族。

他们以为自己工作的是一个无政府主义的革命组织。

这个组织的全名叫欧洲青年军人联合会。一直作为马甲的乔治医生便是这个地下组织的幕后大佬。

艳妮之所以这么做,那是因为这些欧洲白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对华族产生认同感。

强行用药物胁迫绑定,只能针对少数人,想要大规模发展下线无法使用药物控制的办法。

所以艳妮根据这些欧洲人的习惯搞出了这么一个激进组织。

靠一个东方女性肯定是想不出这样的办法的。

乔治是一个美国人,他知道很多白人年轻人都觉得越激进的东西越正确。

到时候欧洲站不管是采取行动还是刺探情报都可以以这个组织的名义去给这些下线下达命令。

他们还可以利用这个组织来扩张自己的势力。

暗部另外一个重点的方向便是扶桑。

华族一直试图控制扶桑。

事实上,华族现在已经对幕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扶桑的海防现在都交给了华族。

护卫军甚至在江户湾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基地。

这跟后世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力差不多。

但是此时的扶桑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是散装的。

长洲藩现在是倒幕势力的大本营,他们一直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将周围的藩国拉入自己的阵营,甚至公开与幕府叫板。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