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肯定会答应的,但是这个时候谁先开口,谁就失去了主动,梁家就是在等待盛家先开口。
不过等顾廷烨上盛家提亲,梁家人自然就稳不住了。
<div class="contentadv"> 毕竟袁文绍虽然是侯爵,但是汴京勋贵都知道他是太后封的。
若是太后和官家是亲母子,自然没什么。
但恰恰太后和官家并不是亲母子。
自古以来,皇帝为了亲政和亲生母亲都有可能爆发矛盾,更别说半路母子了。
因此袁文绍虽然是侯爵,梁家也不会真的怕他。
但是顾廷烨可就不同了,随着赵宗全登基,禹州的不少事都被汴京熟知了。
顾廷烨不仅多次救了官家父子,在平叛中也立了大功。
虽说没有爵位,但是从他的官职就能看出他有多受官家信任了。
顾廷烨要是报复梁家,梁家根本承受不住。
“我知道,祖母也是这么劝说父亲的。”盛长柏说道。
“嗯,你先坐着,我去找桓王说点事。”
袁文绍说完,起身从后面绕到了赵策英跟前,小声道:“殿下,臣有点事想单独和你说说。”
赵策英微微点头,起身说道:“我有点事和元绍聊聊,你们继续看戏吧。”
说完就领着袁文绍离开了院子。
出了院子,桓王阻止了下人跟随,领着袁文绍来到了花园,一边走一边说道:“段成泳和耿介川都是粗人,没什么见识,你别和他们一般见识。”
“殿下放心,臣并没有在意。”袁文绍说道。
“如此就好。”赵策英点了点头。
袁文绍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纸,说道:“殿下,这就是琉璃的烧制方法,臣之前火窑的工匠,对烧制琉璃已经十分熟练了,这些人殿下都可以带走。”
“你为…”
赵策英本来想问袁文绍为何不直接给他父皇,很快反应了过来,问道:“是不是太后娘娘跟你说什么了?”
袁文绍闻言沉默了下来,这些话他根本不好说。
赵策英见袁文绍沉默下来,就知道自己猜对了,接过琉璃制作方法,叹气道:“太后娘娘何至于此啊!”
袁文绍沉默了一会,说道:“太后倒也不是贪恋权势,她觉得官家应该把心思放在变法清楚内部积弊上,而不是一心想着打仗。”
“可是敌人都欺负到家里来了,难不成也要忍让不成?”赵策英反驳道。
“自然不能忍,有的时候打仗要考虑得失,有的时候却是必须要打。臣也是这么回答太后娘娘的。”袁文绍说道。
后世很多例子得出来的结论,一味的忍让是没有用的。
什么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敌人都打上门来的时候都是扯淡。
赵策英闻言欣慰的拍了拍袁文绍的肩膀,说道:“本王果然没有看错你。”
“殿下,臣别的不担心,就是担心太后娘娘会使用别的手段,她毕竟是太后,很多时候,臣也不好拒绝。”袁文绍说道。
他虽然不知道太后已经打算给他送妾了,但是剧中她给顾廷烨送妾的事情他可是知道的。
袁文绍虽然不知道太后会不会对他使用类似的手段,但是太后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
“你放心吧,这件事本王会和母后说一声,让她多多留意的。”赵策英说道。
“多谢殿下!”袁文绍拱手道。
“呵呵,本王还要谢谢你才是。”赵策英扬了扬手里的纸,笑道:“若是没有这个,财政危机,很难解决啊。父皇都准备整顿盐务了。可是盐务牵扯甚广,现在并不是好的时机。”
“殿下是准备大量制作琉璃吗?”袁文绍问道。
赵策英闻言笑道:“元绍要是有什么好办法,直说便可,不必如此拘束。”
袁文绍沉吟道:“殿下,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臣觉得大量制作没有问题,却得控制数量。而且这次也是一个对付西夏和辽国的机会,只要做的好,能让西夏和辽国乱上一阵子。”
“哦?”赵策英闻言惊讶道:“什么办法?”
“殿下应该知道,西夏和辽国的制度和我大周有很大的区别,虽说他们占领了不少城池,现在已经算是半农半耕,但是本质上却并没有没有变化,其实还是部落制度。”袁文绍说道。
游牧民族一直实行的都是部落制,因为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导致他们不可能大规模聚集在一起,只能以一个个的部落生存。
即便是有人统一草原,也没办法改变这一点。
而部落的首领有很高的自主权,掌握着部落的军政大权,只不过需要听从可汗的命令。
辽国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后,不需要像之前那样居无定所,学习汉家开始了部落制和郡县制并行的策略。
简单来说,辽国的郡县官员就是原来的部落首领,只不过根据部落大小被授予不同的官职。
名义上归皇帝调遣,实际上他们在地方上一样军政一把抓,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西夏和辽国略有不同,却基本差不多。
赵策英想了想,并没有明白袁文绍说这个的目的,没有打断,等待他的下文。
“辽国和西夏的这种方式,就导致财富都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而这些人对大周的很多东西都非常喜欢,不过许多技艺他们已经会了,加上有商人走私,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稀罕的东西了。但是琉璃不同,辽国和西夏的贵族对琉璃十分喜欢,殿下可以少量的卖一些给辽国西夏的贵族,这样不仅能把价值炒上去,也能换取大量的财富。”袁文绍说道。
“这和让他们内乱,没有多大关系吧?”赵策英皱眉道。
“呵呵,对于那些部落首领来说,手底下的牧民百姓都是他们的私产,他们买琉璃花了大量的钱财,为了自己能保持奢靡的生活,自然就会剥削部落的牧民,甚至辽人看不起辽国境内的汉人,对那些人的剥削更重。到时候辽国内部自然就乱起来了。”袁文绍说道。
辽国境内有大量汉人,这些汉人已经习惯了辽国的统治。
为了能够让那些汉人归心,辽国还弄了个一国两制,以汉人制汉人的政策。
但是说到底,汉人在辽国的地位还是比契丹人差远了。
这样的小手段,让辽国打乱肯定不可能,但是让辽国小乱一会,让辽国境内那些已经归附的汉人心生不满还是没问题的。
赵策英闻言眼睛越来越亮,等袁文绍说完后,夸赞道:“元绍,让你当武将真是可惜了,本王觉得以你的才能足以为相。”
“殿下谬赞了,臣这个主意能不能行得通还不知道呢。”袁文绍说道。
“本王仔细想过,有一定的可行性,主要是就算行不通,对我大周来说,也没有损失。”赵策英笑道。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