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他突然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从这个功法的名字中,他立马联想到侧室的那条真龙。
除了这些愿石之外,赵弘明还发现了许多玛瑙翡翠,铠甲、兵器,都是前殷国留下的宝物。
这个擒龙手是真正的擒龙仙法,帝辛生前就用了这个擒龙手,真正擒住了一条真龙。
望着堆积如山般的愿石,赵弘明忽然若有所思了起来。
殷国对于墓葬品的要求很高,能够成为陪葬品说明愿石在当时也是比较珍贵。
按照武始经中所言,国运亦可以修炼,但是需要一些可以凝聚国运的器具激发。
每一个字似乎都有着特殊的寓意和力量。
在没有帝辛的气息压制之后都开始涌出,钻入地上还遗留着的尸体中。
青铜棺椁上雕刻着繁复的花纹,以及难以看清的文字,上方的棺椁盖已经被打开。
赵弘明的呼吸几乎为之一滞。
就在帝王辛消失之后,墓室中出现了许多吱吱动静。
赵弘明走了进去,见到里面摆着一个巨大的青铜棺椁,几乎将整个东室塞满。
不过同样的,这样的仙道功法已经很难在这座天下施展出来了。
站在侧室的门口,一条真龙的尸体完整地呈现在他的面前。
他的表情一下子变得严肃了起来,认真看了下去。
当见到赵弘明安然无恙回来之后,两人才长长松了一口气:“殿下!”
整个过程不知道到底持续了多久。
真龙是荒古异种,相传可以腾云驾雾,有许多神异之处。
赵弘明默默记下这篇仙道功法,等后面誊抄一份,当做历史的功法来揣摩,启发思路。
赵弘明重新回到墓葬的前室,进入墓葬的主棺室。
赵弘明首先进入的是西室。
眼前的景象破裂消失后,他全身的疼痛感也如潮水般退却,彻底消失,恢复了清明。
那一日,建安皇帝对他说的话,他记得很清楚。
这里往往会放着这个墓主人的殉葬品。
到底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赵弘明发现国运涉及的秘密比他想象中的要更加复杂。
但自天地崩塌之后,如今的天地中灵气十分单薄,再修炼这门功法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资源都是一个海量的数字。
此时,张义与吴起两人都守在墓地的出入口,脸上都带着不少的焦急。
现在武始经又告诉他,国运不能增加修炼者的寿命。
在赵弘明的注视中,传国玉玺化作一头白色苍龙冲入他的身体中,眼前的异象彻底消失。
他身上汪洋的气血,以及昂然的生机,对这些生于阴暗之物来说,是天然的克星。
西室的墙壁上刻着许多的古文字,与他们现在所用的文字一脉相承,只有一些轻微的变化,赵弘明能够辨认。
赵弘明注意到墓室当中,许多阴暗的角落里面出现了许多尸蟞,一个个都如巴掌大小。
此时的赵弘明额头上渗出黄豆大的汗珠,全身的衣衫也已经被汗水湿,显然刚才的经历让他遭受不小的压力。
在探查的过程中,赵弘明发现了一丝异常。
帝辛的墓葬遗留,比他想象中的还要令人惊喜。
里面蕴藏着少量的精血。
但是,他依旧还能感受到玉玺的存在。
帝王辛的主棺室内分了东室和西室。
“疼疼疼!”
更确切的说,这是一篇如何运用传国玉玺的配套功法。
“无始经?”赵弘明首先就被一篇刻在上面的功法所吸引。
这件事,他不希望让太多人知道。
墓地中,有碧幽的光芒绽放,冷气森森。
按照无始经中的记载,修炼这个法门,仅是炼气期后期的修士就可以飞天遁地,御剑杀敌于千里之外。
赵弘明脸上不由的生出几分激动,迅速上前:“不知道这条真龙尸体中还有没有真血。”
赵弘明大喜过望。
愿石的数量实在太多了,都让他已经无法数清,这个规模,足以组建出一两万的魏武卒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帝辛能够存在了三千年,以另外一种状态出现?
重重谜团,接踵而来。
他心神一动,青色法相显露,幻化出两条如柱般青色手臂。
赵弘明脑海中动了一个念头,巨大的青色手臂便抓住里面的楠木打造的棺材盖,将其翻了过来。
让赵弘明的心变得格外沉重。
这种疼痛感就像是源于他身体本身,而不是外力所为,哪怕他疯狂催动不老真意修复身体,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传国玉玺已经与他融为一体。
“这里还有一篇功法。”赵弘明看向了一侧,墙壁上雕刻着另外一篇仙道功法,名为擒龙手。
虽然这条真龙的真血大多都已经流失,并在岁月的洗礼之下衰败。
赵弘明没有再细看下去,转身走向了东室。
赵弘明吩咐道:“你们多派一下人手下去吧,墓中有不少好东西,你们可以将它们都一一取出来。”
砰!
就在赵弘明一脸迷茫的时候,耳畔出现声声龙吟,震耳欲聋,宛如惊雷。
“那地下的干尸……”
这些尸体死状不一,有掏心而死,有被吸干精血而亡,也有一些直接沙化,变成碎沙。
“咦?”
在棺材盖上,刻着密密麻麻的一行小字,上面还有不断涂改的痕迹。
想必外面的“干尸”男子,殷国帝王辛就是从这里爬出。
越是往后看的,他的表情就更加凝重起来。
建安皇帝着重说过:国运,其实是这座天下,长生唯一的路!
他发现如山一般的愿石。
赵弘明记得很清楚,建安皇帝告诉过他,天下六国的开国皇帝都是能力通天的武夫,他们甘愿承受国运之变故,便是因为国运乃是未来的修炼唯一的出路,而国运更是涉及长生的秘密。
“已经死了。”赵弘明轻飘飘的说道。
张义和吴起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震惊。
他们可是知道这墓中已经死了五百多武夫,相当于一个武学势力。
五百多武夫都拿不下的干尸,赵弘明一人就做到了。
岂不是说,赵弘明一人就可抵得上一个二三流的武学势力?
赵弘明的实力在他们的心中变得更加深不可测起来。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