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奥匈海军求助(1 / 1)

波西米亚自立门户不要紧,问题是奥匈帝国大部分工业都位于波西米亚,尤其是军事工业,失去波西米亚地区,奥匈帝国基本上就彻底沦为二流国家了。

东非的波西米亚省(津巴布韦),名称实际上就来源于奥匈帝国的波西米亚地区,象征东非工业最发达的地方,当然,原马塔贝莱省工业也被一分为二,部分工业随着布拉瓦约并入洛林省。

而且除了波西米亚工业区以外,东非其他地方工业也不弱,发展出了多个核心,就算某个工业区受到致命性打击,也不会对东非工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东非工业上的分散,实际上和东非工业发展资源的不集中有很大关系,在东非境内,其实也有像美国东北部,奥匈帝国波西米亚或者德国鲁尔区那样工业资源高度集中地方,也就是前世南非的德兰士瓦和奥兰治。

如果东非全力发展该区域,那毫无疑问,南非地区的工业将迅速崛起,但是东非出于全国战略考虑,对其他地方的工业建设投入更大,不要说南非,就是东非工业最发达的达累斯萨拉姆市和蒙巴萨,如果东非集中资源发展,也不至于到现在东非没有人口过百万超大型城市。

东非的工业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工业增速考虑,还要为区域协调发展考虑,从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及全国性的工业体系,分散工业同样有利于制衡地方一家独大,毕竟东非是典型大政府国家。

恩斯特根据后世工业发展呈现出的各种问题,尽量让东非工业体系更加合理,避免极端化,说更明确一点就是尽可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反映在东非船舶制造业上也是如此,过去十几年东非船舶制造业在西海岸以及莫桑比克沿海迁移,短时间内东非船舶制造业几乎翻了三倍多。

而造船业规模扩大,分工也更加明确,这使得东非船舶制造业成本进一步压低,同时造船技术不断提高,加上国内市场保护,使得东非造船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而造船业高速发展,也为东非海军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没有这个大的前提,就算东非提出雄心勃勃的海军造舰计划,也无力完成,只能求助于其他国家,像日本等国家那样通过从英国,德国购买军舰。

布鲁斯对着埃里希说道:“我国的造船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所以在得到中央首肯以后,各个军工造船厂能整合大部分资源,从而我们海军有能力制定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而奥匈帝国显然并非如此,两国的国情不同,加上贵国海军并不受重视,所以发展艰难。”

奥匈帝国造船业发展其实是比较快的,不过这种现象在正常国家都是如此,就算奥斯曼和远东帝国通过一定的改革,造船业也取得了不俗成绩。

但是自由化经济在军事产能扩张上显然无法和东非这种计划经济对比,说不好听点,东非的计划经济在战争爆发时稍作改动,和战时经济基本没有区别。

也幸好东非计划经济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全国工业化水平,如果真像苏联前两個五年计划那样以发展国防工业为核心,那东非的计划经济基本上和战时经济没有太大区别。

毕竟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初期,面临的外部环境比东非恶劣百倍以上,虽然都是准备战争预防西方武装干预的。

东非没有这样的烦恼,自然不会围绕国防工业为核心制定五年计划,虽然说二五计划中,东非国防工业是重要发展目标,可占比绝对达不到苏联那种程度。

这一点从东非工业投资上就可以看出,在二五计划期间,东非至少有百分之四十的工业资金要用于轻工业发展,再去掉一批和国防工业不相关的重工业以后,真正用于发展国防工业的资金实际上并不算多。

主要是国防工业和重工业牵扯比较深,界限模糊,就拿拖拉机制造业来说,拖拉机制造厂是能生产坦克的,但当下东非二五计划中拖拉机制造业属于绝对的民用工业,除了能提高东非国防工业水平以外,同样能对交通,运输,农业等和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产生重大有利影响。

对于东非的经济制度,埃里希也是略有耳闻,没有什么好指摘的,毕竟在外界看来东非是莱茵皇室的私有物品,本质上是通过殖民掠夺建立起来的国家,而不是苏联那种自下而上推翻原有社会秩序建立的国家,所以东非虽然是计划经济国家,却并不会像苏联那样引起域外国家仇视。

反而布鲁斯对东非军工造船业的描述引起了埃里希的极大羡慕,他说道:“如果帝国海军也能像东非这样,获得优渥的资源,那地中海东部早就成为帝国海军的自留地了!”

在埃里希看来,东非海军的自主权极大,不像奥匈帝国海军那样受到各方势力的严重制约,虽然匈牙利议会是海军经费的主要拦路虎,可没有匈牙利议会,陆军方面同样会压制海军发展。

东非和奥匈帝国国情不同,虽然东非陆地面积广阔,但是有些优渥的海岸线以及诸多海外殖民地,东非的海外领土虽然不是什么交通要道,但是战略地位也属于中等偏上。

在这种情况下,东非海军在东非军队中的地位,显然不是奥匈帝国海军可比的。

而且东非造船工业也能全力为本国海军服务,在奥匈帝国想要发展海军那就需要更多的真金白银,按照流程,先委托各个造船厂根据军方需要进行设计,造船资源通过市场采购,而物价变动随时都有可能让原本的预算大打折扣,而在东非通过指令和计划,就能实现全国物资的调配。

这种情况下,如果东非是轻兵黩武的国家,国家工业足以支撑东非政府像俄国那样建立起庞大的军队规模。

当然,埃里希对东非海军的了解也并不全面,即便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奥匈帝国的二元制都是相当奇葩的,如果解决这个问题,奥匈帝国海军也不是不能更进一步,不说像德国海军那样发展,至少也不会受到现在这样的巨大阻力。

埃里希说道:“现在我国海军就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你们和英国新战列舰的横空出世,让我们正在建造的拉德茨基号,已经落后于时代,如果不能做出调整,这艘战列舰就算下水恐怕也难堪大任。”

最尴尬的并不仅仅是这种前无畏舰的落后,而是奥匈帝国海军的预算,奥匈帝国海军预算本来就比较紧张,而新军舰的大改又要花一大笔钱,而拉德茨基号原本设计方案,临时改造的话恐怕也达不到效果,毕竟其原本设计就是典型的前无畏舰,就算改造,也顶多变成“准无畏舰”。

在这种情况下,奥匈帝国海军自然只能走捷径,那就是求助东非,东非本身有一艘“准无畏舰”巴加莫约号,同时有世界第二艘“无畏舰”毅力号。

如果能通过东非获得相关数据,那对于拉德茨基号的改造计划无疑要顺利的多,当然,这样一来,奥匈帝国肯定也要从东非购入相关的零部件和装备,就比如无畏舰的蒸汽轮机,无畏舰的火控系统等等,目前也只有英国和东非有成品。

(本章完)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