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萧青来了。”
萧青走上了甲板,对着杨广单膝而跪:“末将萧青,参见晋王殿下。”
<div class="contentadv"> 萧青是个三十出头的男人,长得很普通,放在人群中也很难引人注意,他是西梁在南陈的暗桩,许多年了。
西梁当年鼎盛的时候,南陈可全是他们的,建康城内不少遗老可都是当年梁朝的后代,其中不乏一些暗桩。
只可惜西梁势微弱,南北皆是强敌,回不去了。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西梁在南陈安排的暗桩不少,熟门熟路的,好操作。
没想到这次正好被杨广用上了。
杨广照例询问萧青今日的情况。
“晋王殿下,那群人已经忍不住了,今日派人来查情况,被我们的人抓了。”
“你来的时候确认没有尾巴跟着吧。”
“殿下放心,属下这条路走了无数次了,绝对没问题。”
“好,抓了的人直接报官吧,布匹你继续卖,把价格打下来。”
“属下明白了,只是殿下,属下有些担忧,如此逼他们,他们的背后也都有些势力,怕是难对付的很啊。”
“无妨,只要不惊动皇帝就行了,这点布匹生意应当还是惊动不了的,况且古往今来就没有说卖的便宜得被官抓的道理,你只管放心的按计划去做就好了。”
“是,殿下。”
萧青的了杨广的允准,这就准备回到建康城抓那群来探路的人去报官去了。
袁天天看着离开的萧青,问杨广:“殿下,这南陈的袁宪怎么会如此帮着殿下,他可是南陈的宰相,还有其他的南陈大臣们。”
“威逼,利诱,说白了就这两件事情而已,咱们大隋战船的威力他们已经领教过了,这是威逼,利诱也简单的很,西梁银行存的钱,还有将来他们的荣华富贵就是利诱,袁宪此人我看明白了,识时务者。”
“这种世家大族的人,其实观念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国家,南陈对他来说就是个工作的地方,换个地方工作若是待遇更好,对他家族更好,也并无不可。”
杨广站起身望着薄雾渐起的江面,继续说:“这些年来中原王朝更替如此的频繁,朝为汉臣暮侍晋,一切都没个准,世家大族,门阀豪绅只管自己的事情,袁宪是南陈宰相,但是在他心中,将来南陈就算是灭国了,他仍旧有着巨大的话语权,可以随时站队继续享用荣华富贵,而我只是明确的告知他了,我会让他有这个站队的权利和机会。”
“说白了,缺少精神文明建设。”
袁天天慢脑门子的浆糊:“精神文明建设是何物?”
“跟你暂时也说不明白,反正缺少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下,大家的想法是利己的,是混乱的,各自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战,我让人以低价的布匹抢占了南陈的布匹市场,明面上看布匹商亏钱了,但是打赢了袁宪合作,袁宪不亏钱反而赚钱,他身边的人也有些好处,就答应做了。”
“但是更深层次的去想,占南陈经济比重很大的纺织业会被我们进而侵占破坏,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失去了工作就会让南陈社会进而动荡,袁宪这样的官老爷一般不会去想这些事情了,养蚕和纺布的人的死活,他们怎么会在意呢?”
大家思考问题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上了。
“殿下,我私自觉得其实按照咱们现在的实力,有战船之利,许诺陈叔坚好处,答应袁宪好处的前提下,其实已经可以着手考虑进攻南陈了。”
杨广没说话,袁天天便忙自己接话:“臣妾不懂军事,仅仅是拙见而已,还望殿下勿怪。”
“不,你说的没错,如果真的要动兵的话,整顿一番现在也可以动手了,南陈的萧摩柯等将会负隅顽抗,但是打起来,特别是打的久了,南陈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
“那殿下为什么不动手呢?”
杨广轻叹一声:“长江两岸,到底都还是我中华子民,与外敌不同。”
“突厥人劫掠我朝久矣,杀伐抢夺是外族之人,当杀当打,我一点都没往后退过,但是南陈的人说到底都还是自己人,能不能打就不打,能少打就少打。”
“一旦打起来,会死人,会烧毁房屋,会生灵涂炭,中原大地这些年来早已满目疮痍,单说这建康城,如此大城,对方负隅顽抗,我军只能狂轰滥炸再浴血拼杀,死了人,毁了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可不想将那繁华的建康城付之一炬。”
袁天天理解了杨广的想法,但是又说:“晋王殿下,但是夜长梦多。”
“我现在还是晋王,这仗就得往后拖拖,等我什么时候不是晋王了,这仗也就得用来给自己立威了。”
高句丽的事情都过去好几个月了,眼看都寒冬腊月了,皇帝似乎还没有任何的动静,太子已经消失好一段时间了。
杨广这趟出来以后才更加觉得奇怪。
太子都已经做下如此蠢笨的事情了,皇帝皇后也对其非常的失望,特别是皇后早就生了将太子替换掉的心思,怎么这么久了皇帝却没有任何消息说要替换。
这不对劲的事情让杨广心里充满了疑问。
越是疑问杨广就越不敢轻举妄动。
打倒了杨勇这个敌人之后,或许他将得直面一个更大的敌人,自己的父亲。
想要登上皇位者,从来都是孤家寡人。
……
大兴城内,杨广刻意的避了出去,杨素等人则是为了他在奔走,而冬雪落下的第一日,朝堂上太子杨勇再次出现了。
这一日的朝堂上,太子的出现让众臣非常的讶异,虽然不知道东宫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之前的诸多事宜都显示,太子应该会被皇帝舍弃才对,此时太子身边的臣子们也是离心离德。
整个早朝,太子一脸憔悴的没有说话,皇帝也没问他话,臣子们更是不敢提起。
直到早朝快结束的时候,一个太监进来汇报。
“陛下,蜀王殿下到了。”
群臣一起看向了大殿的门口,现在十五岁的蜀王杨秀大踏步走入了大殿之中。
“儿臣杨秀,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万岁。”
作为蜀王,益州总管,统管巴蜀境内二十四州的军政大权的杨秀这时候被召回大兴城,不知目的为何,最近可是并无大事发生啊。
皇帝缓缓开口:“升任蜀王杨秀为上柱国、西南道(辖今云、贵、川、藏地区)行台尚书令,辖西南边军。”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