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旧貌换新颜,出名要趁早(2合1)(2 / 2)

<div class="contentadv"> 总理衙门外务省,对每位异邦学子提供留学补助,诸如往返路费以及住宿伙食校服等生活必需开支,所有明细一律公开。

但留学生大多都是普通人家的少年男女,天性好玩好动,补贴又不给现金,经过最初的新鲜后,出现了普遍性的自卑心理。

有鉴于此,首任孔丘学院院长高诱设法讨来政策,美其名曰“学以致用”,其实是变相勤工俭学。

这与幽雍公学的社会实践课,异曲同工。

高诱认为,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若教出来都是愚昧无知的书呆子,是国家之耻。

尤其对于留学生,勤工俭学除了增加收入,还可以令其更好更快的了解并融入大汉社会,在他们返回家乡后,必然会将华夏文明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

在高诱的眼中,仅仅三年间,东都以及大汉,有了翻天覆地的质的变化。

蒸汽机和纺纱机的出现,使得工业化进程迅猛发展,在广大农村的年轻人中,“进城打工”成为热门词汇。

草原上的鲜卑人都发了“羊财”,尝到了甜头得他们纷纷主动扩大养殖,畜牧业年年增长,把钟繇公孙度乐的找不着北。

当民间的远洋探险队抵达美洲大陆,将玉米、红薯、土豆、橡胶等农作物被带回大汉,使得汉人再无饥馑之忧。

以张枚、曹婉、高徵、高妙娘等人组成的南北极考察队,连续三年进行适应性训练,将于明年正式启程。

在工商业的需求推动下,数理化成为最重要的技术学科,除此之外,生物医药天文地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热气球、汽艇、滑翔机、轨道火车得到了大汉科学院的鼎力赞助,东都至西都首条铁路,进入规划勘探阶段,预计五年内完工。

在混凝土钢筋的推广下,大汉工程院计划在十年内,在黄河长江上搭建桥梁。

东瀛的金矿银矿、南洋的种植园和有色金属,波斯湾的石油,在超级货轮昼夜不停地运输下,逐渐成为大汉的海上经济命脉。

全世界的人才来了,全世界的财富也来了,东都人口爆发式增长,人口突破两百万,且很快突破三百万,毫无争议地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都市。

不仅仅东都人口膨胀,随着国力越来越强,每天越过边境偷渡进来打黑工的异域人,不可计数。

“黑工”与本土汉民利益之争,越闹越大,如何有效管理移民,朝野众说纷纭。

三年不鸣的太傅袁基,终于选择对这个敏感话题出手了。

一鸣惊人!

《洛阳晚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画堂猪狗哪管草民死活!》的佚名文章。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篇为底层百姓代言批评官僚作风的“良心之作”,很是赚了一波口碑。

但,有些嗅觉敏锐的政客,品味出不一样的味道。

语言风趣观点鲜明的《洛阳晚报》,一向被称为民间第一报,在两都的发行量数一数二。

如此大报,一举一动都不简单,这应该是投石问路,肯定还有后手。

果然,第二天,《洛阳晚报》又刊登了一篇题为《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滴着肮脏的血!》的劲爆文章。

主要是抨击无商不奸的工厂主,冷血无情地压榨失去土地的工人。

作者还在结尾煞有介事地呼吁:对贪婪无良的资本家,说不!

从字里行间,有些人隐约看到了“移民黑工”的影子。

报道里提到的工厂主资本家,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压榨工人,是因为他们手中有大量黑工黑奴。

果然,这位幕后推手,借力打力,针对的是“非法移民”,所图甚大啊!

第三天的形势陡然加剧,因为出现了好几个跟风者。

继续“润物细无声”的《洛阳晚报》,刊载了一篇纪实报道。

西域边防军某支小队,遭遇非法移民团伙袭击,十名士兵壮烈殉国。

依据抓获的“蛇头”交代,从贵霜每贩卖一名“黑工”到汉国可以赚一千钱,损失一个要赔五千钱,若百十来个“黑工”被边防队抓获,他们就要倾家荡产,所以干脆偷袭边防军。

也许是眼红《洛阳晚报》的热度,《九州快讯报》《环宇周刊》等三四家小报,涌现出一大波关于“非法移民”和“黑工”的揭露报道。

这下,朝野都明白,这事的根源是非法移民,牵涉到权力核心的斗争。

总理衙门新闻署署长戏志才,关注《洛阳晚报》好几天了,今日突然大范围造势,总让人担心对方是否会来个图穷匕见。

他特殊的嗅觉,嗅出这个撰稿人,很可能是清流党人,对资本创新很是反感,甚至提出过“恢复三代之治”的荒唐言论。

清流党和资本党,从一定意义上,分别代表太傅和太师。

利用民间喉舌,搞出如此大的动静,往往预示着,袁基很快会在朝堂上有所动作。

戏志才不是清流,不是资本,他的出发点有两个:对我有什么好处?对我有什么坏处?

让他纳闷的是,太傅系好像在唱独角戏,与之相对的太师系,没有半点紧张,更别提与《洛阳晚报》等报刊杂志打擂台。

第四天一大早,《洛阳晚报》露出锋利的爪牙,对资本派进行血淋淋的批判。

《大汉子民,非法移民,我们该抛弃谁?》

“我在东郊地下室里,拜访过一户工人家庭,昏暗的光线,潮湿发霉的空气,蛇虫鼠蚁污水垃圾的环境中,三个孩子依然兴高采烈地追逐嬉笑,可我分明看见,他们蹲在黑暗中的失业的父母,除了痛苦与悲凉,已经一无所有……”

好文章,不需要华丽的辞藻,用最简单最朴实的文字,通过强烈的现实与心理对比,凸显了底层人民的苦难。

更有意思的是,撰稿人将互相仇视的非法移民与失业工人,都描绘成满怀希望与梦想来到东都,却又因为资本家的贪婪,双双陷入绝境的角色。

此人必是操弄蛊惑人心的高手。

读报的戏志才很是忐忑,作为笔杆子,他很清楚这篇报道的威力。

刘备笑道:“嗯,颇有文采!”

待读到:“窃国奸雄不去,民无立锥地,士无出头日。古今侠之大者,惟救国与救民耳!”

戏志才的脸色变了,这是指着秃子骂和尚,并且有蛊惑民众刺杀总理之嫌!

“人才啊!”

刘备拍案叫绝,随后饶有兴趣地问道:“谁写的?”

感谢书友风中的号角打赏两张月票,感谢书友20180411134027873打赏四张月票!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