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两种古老的捕鱼方式
没有狗型寻菇器,今天捡菇子的收获自然是稀松平常。
二老加上豆花,才捡了两斤出头。
对于这次收获和上次季然收获天壤之别的差距,吴兰亭并未感到纳闷,豆花已经告诉她是怎么回事了。
孟凯捡了一斤的样子,普通菇子他倒已经不是很在意,主要是惦记着猴头菇。
见季然没有捡猴头菇回来,有些失落。
山珍极品猴头菇的味道,令他甚是怀念。
吃过猴头菇再回头吃普通菇子,感觉意思差远了。
“走豆花,爸爸带你抓鱼去。”
雨已经彻底地停了,季然换上一条短裤,招呼闺女。
现在白天的气温都能保持二十度往上,这会更是达到了二十五六度,很惬意的一个温度,只要不是肾虚公子,穿短裤完全无碍,下水游泳问题都不大。
“凯子叔叔中奖了?”
季然不再理他,往前面走去。
八叔乐呵呵地请蛇入袋,今天他已经抓了好多条了,大王蛇、黄金条、眼镜蛇等皆有。
胆子小的就会像孟凯这般,吓得篾扎子都给扔到外太空去,一时半会儿都不敢再去扎。
“孜然,要不你去抓蛇算了,蛇比鱼好吃啊。”
……
鱼有逆水的习惯,泥鳅黄鳝亦有。
再提上她的专属小水桶,准备用来盛鱼。
反正这玩意用篾条编织而成,主体和簸箕有那么点儿相似。
季然他们抵达这里时,已经有不少村里的老头在这里搞鱼了。
豆花也学他的,小抄网在水里乱捞一通,像样的没捞到,蝌蚪小鱼小虾经常还是有的。
这种地方黄鳝不多,泥鳅却是不少,豆花借助她的小抄网抓得起劲,又唱起了欢快的儿歌。
接着找这种入水口扎,基本上一扎一个准,扎扎有收获。
它的前面宽,后面渐渐收窄,到尾部收成了一个向上翘的圆锥筒。
这东东叫罾(读zeng,一声),和抬网有异曲同工之妙。
更前方一名老头闻声连忙往回跑,正是刘汉山。
这种捕鱼方式,叫搬罾。
顿时就小脸失色。
当地的水蛇基本上都无毒,即使有毒的,毒性也不强,被咬一下也就是个红肿。再说了,它们哪有机会咬到季然。
季然一篾扎子照着水流冲涮出的口子处扎下去,往后一拖,向上一提,收获不少。
一根大竹竿做支架,两根小竹竿错开成十字架,撑开罾网……
它的中间横着一根竹杠子,用于提,用于扎。
“就几斤,都是些细麻皮,没搞到大点的家伙。”
再一人提了个水桶,三人去往江堤上。
孟凯则带着豆花换项目,在有流水汇入的近岸边的草丛中寻找目标。
具体叫什么学名,季然也不知道。
小时候发大水季然他们一群小伙伴扎鱼,扎到过太多的水蛇了。
季然道,“想吃你自己去抓啊,我就不抢八叔的生意了。”
就是老头们现在用的这种渔具。
大鳡鱼在罾网里拼命地左冲又突,产生巨大的对抗力。
“哇,这么多……老爸,泥鳅黄鳝鱼放你的大桶子里,小蝌蚪放我的小桶子里,我要把它们养在我的水产动物之家。”
这种小入水处,最是能吸引泥鳅黄鳝等各种水产前来。
别看这东西不起眼,捕起鱼来还是很管用的,尤其是过年时干塘,还有在发大水的时候。
看着八叔轻松拿下一个硬菜,孟凯强烈地提出建议。
再者多数鱼类都有逆水向上的习惯。
簸箕也可以当篾扎子使,只不过效果没那么好。
季然一过去第一个看到的就是老村长刘富源,笑着打招呼。
涨大水好捕鱼,亦好抓蛇。
“富源伯,搞多少鱼了?”
搞鱼这种事,怎能少得了孟凯,今上午没搞到什么菇子,看能不能在鱼这一块找点补。
只有季然吃它们的份。
再有一条粗绳系在支架竹竿的尖端。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这种入水口的食物更丰盛,水流会把草籽、浮在水面上的昆虫或昆虫尸体等等带进来。
“哗……”
与此同时,孟凯亦在找入水口用簸箕当篾扎子使,效果和篾扎子倒是相差不大。
……
季然看了过去,看到那边水面上一条长虫在奋力地往岸边游。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