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勤政殿,一片整齐的石青色马褂,白顶红缨凉帽,绿色鲨鱼皮鞘腰刀,身形挺拔,五官端正,堪比仪仗队,这是清宫侍卫们聚集在此开会。
刘骁给侍卫们开会进行思想教育,这是领侍卫内大臣的职责所在,分内工作,也是光绪最后悔的一件事,瀛台救驾的心理刺激太大,一激动给了个最大的封赏,现在细想起来给个二等侍卫都嫌多。
大清的侍卫制度很有讲究,总体来说侍卫就是以守大门为工作的青年干部孵化器,以乾清门为界,以南是外朝,以北是内廷,外朝侍卫称作大门侍卫,地位最低,内廷侍卫称之为乾清门侍卫,基本上云集在乾清门以及内廷南北中轴线的五殿十三门,能选做侍卫,基本上仕途就有了保证,尤其乾清门侍卫,距离皇帝更近,二十来岁当差,三十岁就外放当官了。
侍卫编制众多,一等侍卫正三品,六十人,二等侍卫正四品一百五十人,三等侍卫正五品,二百七十人,蓝翎侍卫正六品九十人,一共五百七十人,但是实际到岗没那么多,因为高级别侍卫只是一个荣誉称号,不可能真的鞍前马后跟着皇帝到处随行护驾,慈禧逃跑带走一部分,还有些属于铁杆后党,不敢来上班,所以当下非当值的侍卫只有一百多人。
这批人以满蒙上三旗子弟和武进士为来源,无论是人数还是武力值都可以忽略不计,刘骁给他们开会的主题是两个字:下岗。
作为领侍卫内大臣的刘大人宣布,侍卫只保留一百员额,其余全部待岗,下面顿时哗然。
有聪明人悟出味道来了,要变天了。
侍卫们心里憋屈,本来好好的侍卫当着,黄马褂穿着,前途似锦,现在突然就失业了,却又无可奈何,至少现在不敢说什么。
有个胆子大的一等侍卫起身说话,从侍卫制度建立开始讲起,洋洋洒洒一大堆,什么侍卫掌管宫禁大门外锁,太监掌管内锁,侍卫服役期满,外放就是个都统,各种繁琐复杂历史悠久的老传统,最后总结出一句话,你把祖宗留下的侍卫制度改了,以后上三旗这些子弟如何安排,皇宫大内的安保谁来负责?
说完,一等侍卫目光炯炯看着刘骁,满心以为对方会哑口无言。
刘骁哑然失笑,这货就属于没有眼力价的,看不出已经变天了。
“上三旗的勋贵子弟,自谋出路,大清不是你们满人一家的大清,而是汉满蒙回藏共同的大清,上三旗子弟充任侍卫,起步就是六品官,对下五旗,对其他民族不公平,尔等可曾想过别人的出路?”
“至于皇宫大内的安保,本公说了,留一百人足矣,其余部分,进口德国黑背充任。”
有人不懂就问:“德国黑背是什么?”
刘骁说:“狼犬。”
这就是骂人了,众侍卫握紧绿色鲨鱼皮鞘的腰刀,牙关紧咬,恨不得当场格杀此贼。
一人愤然站起道:“大人方才说对其他族裔不公,我想说,这是上三旗子弟的祖先们用战功换来的,这就是公道!”
刘骁鼓掌:“说得好,我赞同!”
众侍卫不解,只听刘骁说:“你说的有道理,付出生命和鲜血为子孙后代谋福利,天公地道,一点毛病都没有,圣人来了都反驳不了。”
他越是这样说,众侍卫越害怕,这货肯定是留着后手呢。
果不其然,刘骁接着说:“你说的那是过去式了,大清入关有多少年了,祖宗的功业再大,也经不住不肖子孙的败坏,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的时候吗,你们在哪儿,鏖战紫竹林的时候,你们在哪,廊坊阻击战,你们在哪儿,东便门保卫战,你们在哪,指望你们,指望上三旗的勋贵子弟,大清早亡八百遍了!”
他提高声调道:“大清今天能继续存在,龙旗能在正阳门飘扬,皇上能在养心殿睡得踏实,靠的是天下第一镇健儿们的浴血奋战,靠的是武卫军同袍的无畏牺牲,靠的是直隶京师百姓的家破人亡,所以,该我们老百姓为子孙谋福利了。”
他扫视下面不服的目光,昂然道:“不服气,本公给你们发枪发弹,城外拉个场子练练呗?”
这下全怂了,桀骜的目光低垂下去,不敢与他对视。
刘骁又说:“你们能站在这里的,有功无过,年纪大的回家歇着另谋职业,年纪轻的继续留任,也不是没有出头的机会,我知道你们不服,不甘,这样吧,我做个表率,我这个领侍卫内大臣也不干了,和你们一起下岗。”
说罢他摘下官帽:“咱侍卫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振聋发聩的话语让很多尚有廉耻的年轻侍卫面红耳赤,也摘下了官帽,愿意带头下岗。
这边正开着会,报信的小太监来了,进来耳语几句,刘骁喜上眉梢,对满堂侍卫说:“公布一个喜讯,后宫有喜,皇上就要有阿哥了。”
这总算是众多噩耗中的一则好消息了,侍卫们欢欣鼓舞,刘骁顺势宣布散会,各回各家吧,这些人中绝大多数以后再来皇宫就不是以上班的身份,而是游客了。
皇家有喜这个事儿是纳兰安排的,属于计划中稳步进行的重要一步,好事不能等,先让这些侍卫回家传播一波,然后用报纸和电文的形式辐射全国,给天下百姓一点新的希望。
京报但仅限于刊登皇帝谕旨,大臣奏章,朝廷文牍等,不存在记者采编环节,是古代报纸范畴,就先凑合着用吧。
舆论是利器,是话语权,掌握了话语权,比掌握皇权还厉害,比十个镇的军队还有战斗力,当务之急就是筹办自己掌握的报纸,干这个,刘骁驾轻就熟。
他准备创办一份报纸,就叫《黄皮京报》,既与旧京报区分,又显示出渊源来,原来京报是可以民间自由刊印转发的,每天一册,大都是用黄皮作为封面,久而久之,俗称为黄皮京报,沿用这个名称,也算是巧妙利用现有IP。
京城光是等待补缺的官员就是一个极大的数字,还有穷的叮当的低品级京官,翰林之类,这些人都是受过旧式教育的读书人,但人在京城,总算是开眼见过世界,见过洋人的厉害,见过宗室旗人的无能,这些人中挑挑拣拣,能找出合用的人才来。刘骁先让京城大大小小誊抄京报的报馆把后宫有喜的消息发出去,顺便发布广告,招募报业从业人员,待遇从优,又以朝廷名义拍发电报去上海,寻一个叫汪康年的人来京办报纸。
汪康年是曾当过张之洞的幕僚,正在上海创办报纸,历史上的京报就是他创办的,只是刘骁将这个时间点提前了七年。
在新报纸出现之前,旧的京报依然发挥重大作用,今天两则重要消息,首先是皇帝有后,其次是光绪皇帝圣喻裁撤宫中八成侍卫。
当夜,消息传遍北京城,几家欢乐几家愁,旗人一边倒的痛骂刘蓝,汉人官僚阶层一边倒的叫好,他们早就对满人吃独食不满了,早年你们八旗兵弓马娴熟,武力厉害,我们打不过你们只能认输,现在不同了,大清的天下是汉臣维持着的,就该一视同仁。
夜幕下,一列从天津来的货车抵达马家堡火车站,盛宣怀、翁同龢、李经方三人下车,下人们将几十个笼箱搬下来等待马车运输,老爷们则我作揖道别,各奔东西。
翁同龢在京城有房子,赶过去一看却傻眼了,大宅子变成一片白地,原来是闹拳匪时被人查到屋里有自鸣钟,一把火把整个宅子都烧了。
老翁气坏了,今天时间太晚,没办法进宫面圣,只好先去投亲靠友,他是帝师,门生故旧满天下,找个地方住没问题,但这个节骨眼上还是先紧着亲戚麻烦吧,侄孙翁斌孙是翰林院庶吉士,翁同龢就暂住他家,侄孙向叔祖父说起今日新闻,得知皇帝有后,翁同龢老泪纵横,得知圣喻裁撤侍卫,又是眉头一展:“皇上圣明啊!”
与此同时,盛宣怀和李经方与李鸿章也见面了,说起朝中局势,李鸿章多次缄口不言,盛宣怀年轻气盛,建议联手宗室与列强,以李代张。
“罢了。”李鸿章意兴阑珊,“以老夫之见,张南皮也未必坐的实在。”
盛宣怀不解,难道这一切不是张之洞布的局么。
“张南皮的见解格局,教不出这样的徒弟。”李鸿章说,“无论从军事外交政治,此二人的手段眼光魄力,天下无人能及,就连老夫我都叹为观止,自愧不如。”
李经方不服气:“父亲,此二人有如此能耐?”
李鸿章说:“正是,才能直追曾文正公,魄力堪比左文襄公,中国有此豪杰,幸甚,幸甚。”
李经方傻眼了,父亲居然拿曾国藩和左宗棠来赞誉这两位,这是多高规格的夸奖啊。
盛宣怀到底聪明人,李鸿章年纪大了,对权力没那么热衷了,自己该找新的靠山了,听这意思,李鸿章挺看好这两人的,那不如顺水推舟,改换门庭。
李鸿章多精明老道的人物,早就筹谋好了,他对老部下和儿子说,大清十年内将亡,但接下来的局面更为复杂。
“刘蓝只能存其一。”李经方说,“自古以来哪有天存二日山容二虎的道理。”
李鸿章叹气:“二人必有一战,决出胜负后,国家才能太平。”
盛宣怀问:“老师以为谁能胜出?”
李鸿章说:“得民心者未必得天下,但失民心者必失天下。”
……
次日一早,翁同龢换上朝服,挂上朝珠,戴上双眼花翎的官帽,和以前那样上朝去了,他是做过军机大臣的人,进了宫就直奔乾清门外军机处而去。
军机处的板房拆了,只留下一片空地,翁同龢愣在当场,再看乾清门前的侍卫们,人数少了许多,面孔也很生疏,上前叙话,更是大惊,留用的侍卫全是汉侍卫,一个满蒙侍卫都没有。
所谓汉侍卫并非是汉族出身的侍卫,而是武进士出身的,自己考出来的工作,而满蒙侍卫则是全靠出身,在具体工作中,满蒙侍卫也更轻松,不负责夜里锁门,值夜班也只值前半夜,苦活累活都是汉侍卫干的,但在到年龄外放时又不一样,满蒙侍卫出去就是副都统,副将总兵啥的,汉侍卫就没有特殊待遇,只能当个绿营千总。
留用的汉侍卫们属于既得利益者,一个个精神焕发,威风凛凛,翁同龢和他们聊了一会,提出要见皇帝,代请传达,侍卫们就变了脸色,说这可不行,不合规矩,得先去西苑侍卫处报备登记预约。
翁同龢没和他们争辩,这是新规矩,保不齐还是皇帝自己定的,得遵守,他只是不解,啥时候侍卫处搬到西苑办公去了。
穿过西华门来到西苑,正打听侍卫处在哪儿,只见一群平民打扮的人匆匆而出,急不可耐,彼此间还议论着什么,翁同龢拦住一人问道:“尔等是何人,何事惊慌?”
那人看他头品顶戴,双眼花翎,一品仙鹤补服,不敢怠慢,自我介绍说是宣武门内同仁报馆的记者,来此参加记者发布例会的,今儿皇上又发圣喻,事关天下人的脑袋,岂能不重要,现在自己要赶紧回去刊发印刷,早印出来的,就比别家早挣钱。
翁同龢拖着他不让走,非要问出具体内容来。
那记者一跺脚说道:“一句话,剃发易服,从即日起大清实行发型自由,无论满汉,留发辫,蓄发,剃洋头,均属个人自由,朝廷不再干涉,服装也一样,爱穿什么穿什么,朝廷不管了,这才是真文明,真进步啊,皇上圣明,那啥,老大人,我先走,您慢点~”
记者拔腿走了,只留下一个呆若木鸡的翁同龢,皇上一天整一个景,步子迈得忒大,这般激进,这般自如,还要自己这个帝师干什么。
养心殿内,光绪打了个哈欠,他根本不晓得外面发生的事情,这些圣喻都是刘骁借皇帝的名义发布的,反正皇帝的意义就是一枚玉玺。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