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上课(1 / 2)

唐国安给李谕在工字厅安排了一个办公室及住处。

至少民国时期,不管学生还是教授,清华的住宿条件都要远超北大一截。

很多民国的大师或者从国外来中国视察的大学者,基本都会选择住在清华工字厅,比如泰戈尔。

受唐国安校长的要求,李谕这段时间在学校里上点课。

其实清华不缺老师,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美国过来的老师。

论授课的本事,李谕都不如讲台上会卡壳的爱因斯坦,不过李谕胜在有超前一百年的认知水平,能够在高屋建瓴的层次上进行指导,说出一些超前观点。

从教育学上看,对学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另一边,谢煜希也很给力,回了趟美国后利用卡耐基基金会以及卡耐基的巨大号召力,又带回了三名老师:两名女老师、一名男老师。

这几名老师的薪水将直接从教育基金会支取,不占用清华的办校经费。

早期来清华的美籍老师,相当长时间里一直是女老师多过男老师。

多点女老师也有好处,起码对国内风气开化很有用,——没有女老师,怎么招女学生。

存在两种想法的学生都不少,并且第二种想法慢慢地会越来越多,——物极必反呗。

侯德榜诧异道:“你的数学这么差?去年停课之前有一次数学月考,你得了多少分?”

吴宓苦涩道:“后面根本听不懂,作业可怎么办?”

刚说出口,他就意识到自己问得太多余,以侯德榜次次考第一的水平,肯定又是满分。

谢煜希道:“洛克菲勒先生早有在远东投资教育的情况,看到我们的基金会取得如此成果,已经蠢蠢欲动。”

如此安排导致了大部分学生轻视中文课程。

这样划分的目的显然是要加强英语教学,使学生有更多接触英文的机会。

真够随缘的。

放眼整个清华都是无敌的存在。

下课后,吴宓一脸愁容。

清华一开始就这么做,也是因为老美的精英大学也这么搞。

吴宓问道:“你怎么不带讲义?”

这时李谕已经进入教室,发现台下全坐满了,最后排还有站着的。

金岳霖问道:“你怎么了?”

吴宓成绩比他们两人要差。

上午课的教师一部分是美国人,一部分是能说英语的中国人。

这在学生的心理上有不寻常的影响:一方面会使学生蔑视本国文化,崇拜外人;另一方面还会激起反感,偏偏就是不想对洋人低头。

吴宓一进门,教室里就扬起一阵笑声。他莫名其妙地环视四周,才发现缘由。自此以后他便决定在公共场合只用“吴宓”,而不用“吴陀曼”。

中文教师的薪资水平明显低于外籍老师,并且他们集中住在比较简陋的古月堂,中文教师显然不受尊重。

这时候的清华图书馆还没有后来那么宏大,藏书有限,要是先生指定了某某参考书必须阅读,学生就必须早早去排队。

这几年李谕算是形成了点自己的风格,讲课水平即便不咋地吧,但总能讲出点前沿性的东西,而且通俗易懂,大家伙都爱上他的课或者听他的讲座。

上午课是英文、数学、地理、历史(西洋史)、生物、物理、化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公民等,一律用美国出版的教科书,纯英文授课。

李谕代课自然还是数理方向,并且数学绝对是最主要的,所有人都必须学。

吴宓脸上一红,然后说:“我小学时就搞不懂鸡兔同笼,更不要说什么数列极限了。”

好在那位女老师人比较通融,听说是李谕后,直接宣布全班一起过来听。

下午课则是国文、历史、地理、修身、哲学史、伦理学、修辞、中国文学史等,一律用国语,中国的教科书。

但是清华的老师说得很清楚,做不出来就不及格。

金岳霖的数学比吴宓好一些,但达不到侯德榜的水平,羡慕道:“我要是也有这么好的数学能力该多好。”

课程本身没什么特别难的地方,但李谕深知这些学生不可能将来都走上数理研究的路线,所以仍旧更加注重趣味性。

后来才知道,在其他大学的电子系,这门课要学一个学期。

然后去年辛亥革命,清华放假,吴宓跑去上海圣约翰大学临时上了半年课。结果在圣约翰大学时他被同学嘲笑,说是来自北方的“乡下人”,还把他的名字“吴陀曼”恶意地翻译成“糊涂man”,趁吴陀曼课间外出时写在了黑板上。

美国大学课外指定阅读资料分量相当重,所以清华要先有此种准备,免得学生到了美国不胜负荷。

李谕感激道:“这几年你在中国东西南北四处跑,忙于教育一事,真是辛苦了。”

金岳霖大着脑袋说:“陀曼老兄,你怎么还有心情欣赏英文书法?好像关注点有点不对。”

她一直忙于基金会创立的几所学校,每年加起来可以招募上千学生,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十分优秀。

于是学生们只能疯狂地跑到图书馆借书,回去废寝忘食地看。第一天看不懂,第二天稍有点明白,第三天白天编几个简单的程序,晚上开始正式编程,编到凌晨3点,周四编了一天加一个通宵,周五早上8点通过验收。

吴宓又对金岳霖说:“你的国语(普通话)还是不够好。”

在学校里各省方言都可以听到,整个民国时期,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学校的学生籍贯有清华复杂。

不过侯德榜并没有炫耀的想法,只是随口说:“题目简单,答得还不错。”

下午课的教师则是一些国内的老先生,大都在前清有过功名。

李谕穿越前清华的节奏更狠,之前一直流传一个故事,清华电子系大二的时候,有一个只有两周的夏季小学期。

因为不管怎么说,清华依然走出了很多国学大师。

这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毕业时,上午课的成绩需要及格,下午的成绩则根本不在考虑之列。

李谕说:“这是好事,他们有任何疑问都可以询问我;如果派来考察团,我便亲自帮着接待。”

几人当即决定一同去李谕的办公室。

李谕展开读了读,主要是询问哈佛中国医学院的情况。

“你可饶了我吧,”金岳霖嘴都快发飘了,然后指着门口说,“大考神来了。”

她的成长越来越多,一个在纽约长大的顶级富豪家族的千金,放到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确实格格不入。

所以这时候的清华学校学生普遍英文比其他学校也要好一些。

清华作为预备留美学校,课程安排与其他学校大不相同,总体上可以分为上午课与下午课。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