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文传协的杀招
成兰云念完四个字以后,苏哲就不出声了,这是为了避免暴露位置。
但当他们开始扔水球后,也听不到苏哲任何声音,只能听到穿越组传来的惊呼声。
李文诗不由担心道:
“成姐,砸到没?怎么没声音?”
成兰云思考了一下,说道:
“应该砸中了,苏哲想让我们怀疑自己,换地方砸,就忍着不出声。”
大家觉得很对,就朝着墙对面中间位置扔光了所有水球。
等他们扔完以后,忐忑地绕过墙,却看到苏哲身上一丝水痕都没有,浑身清爽地冲他们微笑。
笑傲组嘉宾们都傻了:
“一个水球都没砸中你?”
“你不会没按规则躺着吧?”
苏哲微微一笑:
“哪能啊?我躺得很规范,幸好你们心善,人体描边大师,一次都没扔到我。”
面对这种嘲讽,笑傲组能忍?李文诗立即大喊“作弊”,要向节目组举报苏哲。
成兰云却拦住她,苦笑着指着垫子上的宣纸,苦笑道:
“别喊了,伱看。”
垫子中央的宣纸已经被水球打烂了,但边缘的宣纸还能看到字,就是苏哲写的那些生僻字。
“生僻字怎么不放在中央?”李文诗脑子晕了,“不应该放在中央,我们不会念,就不能让他躺在中央吗?”
苏哲笑得更开心了。
成兰云叹息:
“哎,我们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她想明白了。
李文诗等人还不明白,缠着让她解释。
成兰云只好说:
“苏哲早就猜出我们一定会查出生僻字的读音,就反其道而行之,将生僻字放在角落,将常用字放在中央,借此躲开了水球。”
李文诗明白过来,不甘心地问:
“大师哥,你就不怕弄巧成拙吗?万一我们懒得查读音,就念常用字呢?”
苏哲笑了:
“当然担心,所以几个常用字都是调侃。我都这么做了,你们应该被激起斗志,不想念‘我是蠢驴’吧?”
几人恍然大悟,原来‘我是蠢驴’不光是玩笑。
【原来如此!妈呀,苏哲也太聪明了。】
【不要和苏哲玩游戏,玩不过他的。】
【太帅了,智性恋已经沉迷了。】
成兰云还有些不甘心,又问道:
“但如果我念了两侧的生僻字,你都要触摸到,躺着的面积不就更大了?还是会被水球砸到。”
苏哲微笑着看着她:
“师傅,当你要查字典才会念读音时,真的会跳着字念吗?是不是辛苦查几个字就不想查了?”
成兰云恍然,看着地上的宣纸,发现苏哲把刚才写的生僻字按顺序摆在一起。
于是她念的“达拉崩吧(龘)”,几乎摆在一起,苏哲只需坐在地上,就可以同时触碰到这四个字。
怪不得他没有被水球砸到!
“太丢脸了。”成兰云捂着脸,无奈地吐了一口气,“你个逆徒,简直是欺天灭祖、悖逆人伦……”
弹幕也惊呆了:
【卧槽,原来玩个普通游戏,都有这么多算计在里面。】
【感觉苏哲特别适合参加死亡游戏,鱿鱼、爱丽丝之类的。】
【想看苏哲拍智斗电影,求求你快写个剧本吧!】
所有人都在感慨苏哲的智商,只有专家组们,看到苏哲写的那些生僻字,被工作人员随意拢在一起扔掉,全都感到无比的心痛。
有专家站起,表情严肃地说道:
“我请假一天,去应聘清洁工。”
“那我去节目组收破烂。”
“……”
组长看着激动的专家们,一脸无奈:
“都回来,不批!”
直播里,玩了几个游戏后,又到了介绍国宝的时间。
一个博物馆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件书法作品,竟然比对待《祭侄文稿》更加谨慎。
苏哲瞥了一眼,看到“永和九年”,恍然道:
“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啊。神龙本(摹本)吗?”
但他没在作品上找到【神龙】印,反倒看到了【贞观】小印,又联想到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态度,震惊道:
“难道是真迹?”
博物馆工作人员冲他赞赏地点点头:
“苏老师学识渊博,这确是刚刚发现的《兰亭序》真迹。”
苏哲被镇住了——
前世,《兰亭序》的真迹早就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有摹本。
没想到这个世界竟然找到真迹了!
杜承辉惊奇地看着苏哲,问道:
“哥,你怎么看出是真迹还是摹本?”
苏哲回想着系统奖励的书法技能,解释道:
“看收藏印,摹本如神龙本,帖芯的前后各有半个【神龙】印,据说是唐中宗李显的收藏印。”
“而真迹上有唐玄宗李世民的收藏印【贞观】。”
印章当然能仿造,苏哲也没有鉴定真假的能力,但看到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态度,就知道这不可能是赝品。
嘉宾们听得云山雾罩,水友们也没太听明白。
有弹幕解释:
【古代收藏界有个习惯,在书画作品上盖自己的收藏印,相当于“xx到此一游”,尤以乾隆最过分,堪称盖章狂魔。】
【虽然不算什么秘闻,但苏哲随口说出,知识积累着实恐怖。】
专家们还是没能请假成功,也不由点头,认可道:
“之前老觉得娱乐圈明星都不敬业,连台词都不背,苏哲却是异类。”
直播里,董晋文不想让苏哲专美于前,连忙打断他,讲解道:
“这是王羲之存世的唯一真迹,价值不可估量,也是第一次在大众面前亮相。”
芦晓敏站在摄影机后,脸都快笑烂了——
这是多大的爆点啊!
今天谁敢抢王羲之的热搜?
#王羲之真迹《兰亭序》首次亮相《穿越:国宝季》#
在登上热搜以后,直播间的观众更多了,无数网友挤进来凑热闹。
趁着观众多,董晋文进行了一些科普,讲解了王羲之真迹消失的历史:
“桓玄篡位失败后,报复性地将收集的大量真迹投入水中;”
“梁元帝在国灭之日,又将大量真迹付之一炬;”
“唐太宗因为喜爱,将大量真迹陪葬,后被温韬盗墓夺走;”
“最后零散的少量真迹,在靖康之耻中,被金兵抢走。此后一千多年,再无王羲之真迹现世,直到今天。”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