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三大天师(2 / 2)

雾都道士 少年S 6341 字 4个月前

马小玉则是在一边银牙紧咬,双拳紧握,脸色发白,看起来也是十分悲痛的样子。

<div class="contentadv"> “唉,都懂,都懂!”

几个道士看得动容,连连点头,又赶紧将路让出来。

“两位,里边请,天师一定能解决你们的问题的。今年拜了天师,明年就三年抱两,百子千孙啊!”

“多谢!”

尹秀擦了一下眼角,又冲几人连连点头,拥着马小玉便走了进去。

“嗨,苦命人啊。”道士们连连摇头。

“苦命,很苦吗?我看你刚才倒是演的挺开心的。”

马小玉突然低声笑了起来,露出一抹叫尹秀感到脊背发寒的笑容。

尹秀赶紧装作安慰的样子,抓住她顶过来的手肘,“我也是有苦衷的,出来混身不由己。”

“好一个身不由己,”马小玉从牙缝里挤出话来,“下次,要不换个由头?”

“什么由头?”

“就说你是命不久矣,来求一贴仙药的?”马小玉说道。

尹秀咧嘴,“可我怎么看都不像是那种短命的人啊。”

“不像?你要是再这么胡编乱造,满嘴跑火车下去,很快就会是了。”马小玉微笑道。

两人就这样,在一个颇为温馨,愉快的氛围里随着人流进了法坛内。

说是法坛,其实就是一个类似祠堂的院落而已,有影壁,高墙,角上隆起几个平台,正往下流着水。

在前厅里,有几个打扮得颇为精致,头戴黄花的女孩正在给人佩戴鲜花。

那是某种类似喇叭花,又像菊花的黄色小花朵,跟那些女孩头上戴的一样。

这大概是某种标记,而不是装饰,女的别在耳边,男的则是戴在胸前。

“也不知道这花上会不会有什么问题?”马小玉低声道。

尹秀则是不以为意,“你不喜欢花啊?”

“在大马,黄花都是上坟时候才用的。”马小玉眼睛转了转。

“不止是大马才这样子。”尹秀咧嘴。

两人随着人流涌向另一个地方,终于进入了一处大堂之内。

这厅堂颇大,看起来像是一个可以容纳几百人的演武场一样,除了墙上雕刻的神佛仙人外再没别的装饰,就连脚下也只是黄土,而不是青石板。

一进了门,便有几个穿着道袍的人示意众人坐在两侧的墙边,留出中间一大块地方。

尹秀和马小玉装作随意的样子,在刘半仙和任七的身后坐下。

“这位姑娘,男左女右,还请你坐到那边去。”一个道士说道。

“那她们怎么没坐过去?”

马小玉指了指这边紧挨着男人坐着的几个女人。

“他们是夫妻,夫妻可以坐一块。”

“我们也是。”马小玉一把拥住尹秀的胳膊。

“好吧,那打扰了。”

直到那道士走开,马小玉才满意地直起身子坐好。

“这回可不是我占你便宜了。”尹秀说道。

“怎么,你觉得自己受了损失?”马小玉看他一眼。

“不至于,我奶奶跟我说过,男子汉大丈夫,吃亏是福啊。”尹秀摊手。

在他们四人坐定后,其他人也大概照着道士们划定的位置坐好,分裂左右,或是盘腿,或是双膝跪着,颇为虔诚。

“好了!人都到齐了吧?”

随着一个雄厚的男声,昨天在码头上搭讪他们的那个男人又出现了。

他不跟别人一样穿着道袍,而是只穿着一件麻布做的马甲,露出健硕的肌肉,脖子上挂着项链,同背后的图案一样,都是一个倒转的八卦。

这就是天师道的纹章,透着一种怪异,极不协调的感觉。

他一出现,众人便纷纷称呼他做“陈师兄”,也有人低声说起他的本名——陈天友。

“你把头低下去。”尹秀在任七背后说道。

“为什么?”任七将头拧转过来,满脸的不解。

尹秀看他一眼,“还能为什么,昨天在码头上跟人家吵的快上天了,今天就能翩然悔悟,立地成佛了?”

“可在佛教的故事里不就是这样?昨天还是恶贯满盈,杀人成性,今天早上起来就变大好人了,这些事迹,比比皆是。”

“那些故事,你信吗?”

“也是,我都当小说看的。”

于是任七也低下头,装出认真思考的样子来,不叫陈天友有可能认出他来。

此刻任七已将常带的六把剑都裹在一个包裹内,看起来更像是包着一个竹席或者枕头,他低着头,别说只是有一面之缘了,就是认识他,恐怕也够呛能从人群里认出他来。

安定好任七后,尹秀便坐回来,认真听陈天友说话。

在听到众人此起彼伏冲他打招呼后,陈天友脸色平静,只是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

“各位,今天是咱们天师道每个月的显圣日,是三位天师给教众,信客,弟子赐福,讲演的大日子,还请各位重视,踊跃的参加,有病治病,无病解惑,要不然错过了这次机缘,下次可不一定能赶上了。”

这番话又激起人群的骚动,显然已有人蠢蠢欲动,要从人群里走出来求助了。

陈天友示意众人别着急,接着从口袋里拿出一份名帖,高声诵读起来。

“恭请执掌天雷,赏善罚恶大天师,灵宝山张天灵大真人!”

“恭请水火不侵,移山填海大天师,青城山张望虚大真人!”

“恭请阴阳御行,通天透地大天师,明镜山张凤阳大真人!”

话音刚落,四处响起尖锐的唢呐声,紧接着是密集的鼓点和胡琴声响,夹杂着铜钟的低沉奏鸣,构成恢弘盛大,神圣的乐曲声,震得人心口狂跳,耳膜发颤。

在这音乐声中,有三个身穿杏黄色道袍的道人腾云驾雾而来。

事实上,更叫人惊异的是,这三人不是站着,而是坐在一张太师椅上。

而且也不是一个人,在他们的身后,有举着大如磨盘的华盖的童子,拿着蒲扇的两个童女,每一个都是仙人的做派,神仙的风采。

他们在云端飘摇而来,底下的信徒简直是要发疯了,对着他们不住地磕头,顶礼膜拜。

在尹秀的身旁,几个老者把头磕的震天响,嘴里反复地呢喃着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咒语,胡乱念着,十分的激动。

“这又是什么套路?”刘半仙惊讶道。

“不知道。”尹秀摇头。

马小玉也在一边看的直发愣,就是昆仑的那些神官,也没有这样的做派啊。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