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凶残的陈博士!九阴真经?明教?(2 / 2)

我在诸天当up主 似逝水 3024 字 2023-11-04

不过这些对陈昂来说都不重要,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知识全都收归于己身。

他是来学习,是来提升自己的,其他的,都不过是旁枝末节罢了。

当然,他做这一切的目的,其实都是海纳百川,汇总一切。

最终想要创的不过是个更加逆天的神功,好让自己内力更加精进,乃至达到窥探本质本源的地步。

而且,要创出这一门神功,就得饱读诗书。

也就在这时,陈昂看到了一个人。

此人是龙图阁学士!

名为黄裳!

......

“这黄裳是谁?很重要吗?”

“看这陈昂的反应,应该是挺重要的,或许在未来应该能够成长成一个大人物。”

“再大的人物能超过独孤求败?”

“黄裳啊!你们或许不知道,但是我却很清楚!这黄裳,我只能说一声:牛逼!”

“牛逼?能有多牛逼?赶紧将他的事迹说出来听听!”

“我只说一句,你们自己慢慢品。黄裳创了一门功法,名为《九阴真经》!”

“九阴真经?很有名吗?很牛吗?听都没听过!”

“呵呵,看下去就知道了。这黄裳到底有多牛,我口述不行,想来陈昂应该会有介绍!”

此时,无数人看着讨论着,看着光幕之中的文官黄裳。

陈昂看着黄裳,淡淡道:“你跟我来。”

黄裳连忙起身,快步走到陈昂身边,下意识询问:“学士、学士!可是经典部的校对有问题?还是炼器?冶道?神鬼?妖异部有异常?”

陈昂淡淡道:“你跟我一起去见官家,有事要嘱托你。”

说着,他又瞥了一眼黄裳,慢条斯理的说道:“天之道,损有余而不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像分,阴阳之侯烈,变化之有表,死生之兆章!”

“你日夜苦读,奉命校对万寿道藏,已经得道经真意。我粗看你时,内外功已颇有火候,只是其气太粗、太漏。虽薄广而缺精度,本应在琢磨经典,十年内必有所成!日后可谓集道学之大成者,一代武学宗师!

黄裳满脸懵逼,只觉得云里雾里,拱手道:“下官听的不是明白.......不过下官有时候的确感觉两肋生风,身轻体虚,但下官只懂得一些浅显的吐纳功夫。也从未习过什么功夫,何谈武学宗师之称?”

陈昂笑道:“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之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喫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皇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闻言,黄裳细细揣摩,这是《南华经·天地》中的一篇典故,他自然很清楚。

说是只有无思虑、无明目、无言辩,若有形若无形的“象罔”才能得道。

若有若无,昏昧不清,是一片混沌。因此,得道最自然的方式,只能是以气合气,方能在有无、虚实之间相生中同于大通。

陈昂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说自己懵懵懂懂之间精通了武学道理?是“象罔”一样若有若无、昏昧不清的得道方式?

自然而然便领悟了高深道理?

这时只听陈昂又继续说道:“你阅览万寿道藏,本已将道学大道了解于心,等到智慧发蒙,就能自然而然的精通天下最高深的武学道理。要知道,武学中最精深的道理,不在江湖秘籍之中,而在于天下道学、佛学之中。”

“达摩祖师诵念佛经而知绝世武功,逍遥子读南华经而生逍遥绝学。上古以来,奇人异世层出不穷,圣人贤者无师自通。这天下道理就藏在天地间,为圣贤所备述,你并非是无知武学,而是直通武学大道,得其神而忘其形!”

听着陈昂又说的玄之又玄,黄裳更加茫然,略有些无语。

许久之后,他才轻叹道:“我自练习吐纳之术,只觉身轻体健,一跃之下有三丈之高,见到禁军操演,大内高手窥探,也能看出三分虚实,竟不知自己已经有了一身功夫......”

他低喃,旋即又摇头苦笑:“只可惜,我志不在此,还是著书立说,将道统传承下去才是我的愿望。”

陈昂忽然道:“你可是觉得武学之道为粗鄙莽夫?”

黄裳抿了抿嘴,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叹道:“持刀杀孽,非君子所为。”

“让你校对上古文字,就是想让你打磨学问,向上古先贤而学,抛弃功名利禄之心,没想到你心性淡薄,却失去了进取奋勇之意。”

陈昂叹了口气,不过他也知道黄裳为何如此。

因为国家如此,大宋如此!

在大宋,文官的地位可比武官强多了。

武官是真的不受待见。

除太尉之外,普通品级较文官更低。

宋朝皇帝重文轻武,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开国的情况。

宋太祖赵匡胤本就是兵变得来的江山,深知武官强了之后,江山容易不稳的问题,便以文制武。

可以说在宋朝真的是文官的天下。

但凡读书识字,在这个朝代都能混出点名堂来。

相反,若是武官。

什么吕布关羽之流,若是放到宋朝......

绝世猛将?

在这个朝时代,根本没有人称颂关羽!

往前几个时代,还有人称赞关羽为武圣,为关羽立庙,日夜膜拜。

而到了宋朝,称赞关羽的便只有忠义无双四个字。

结果到了大宋风雨飘摇的时候,宋皇帝又开始怀念关羽,追封关羽为什么忠惠公、武安王之类的。

所以,宋朝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便可一目了然。

而这黄裳身为大宋的文官,自然也看不起武夫,看不起武官。

就算有一身实力,天资妖孽,可他也只是叹息,认为这并不重要。

甚至他感觉若是自己成了武者。将武夫之类的名词冠到他的身上,对他而言是一种贬低和侮辱。

所以他是真的没有武学的进取之心。

也自然没有得到杀伐的要义。

而陈昂也很清楚黄裳未来的情况。

在未来,徽宗皇帝只因指信奉道教,便于1120年冬,下旨要76岁的黄裳派兵去剿灭明教。

不料明教的教徒之中,着实有不少武功高手,众教徒打起仗来更是人人拼命,不似朝廷官兵那般贪生怕死,打了几仗之后,一众场官兵接连吃了败仗。

黄裳心下不忿,便亲自去向明教的高手挑战,一口气杀了几个护教法王和光明使者。

哪知他所杀的人中,有几个是武林之中名门大派的弟子。

于是他们的师伯、师叔、师兄、师弟、师干爹。师干妈等等等等,一股脑的全都冒了出来。

还约了别派的其他好手来向他为难,骂他行事不按武林规矩!

可这黄裳就是个当官的,他又不是武林中人,对于这些江湖规矩,他自然不知!

随后,双方便开始吵了起来。

吵到最后,再度动手!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