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社奉行这个势力,那就无所谓什么对与错了。
勘定奉行跟天领奉行都被愚人众渗透成筛子了。
因此,无论是愚人众的意愿,还是这两方家主本身的贪婪。
这一切,都会促使着两方势力朝着社奉行,向神里家发难。
而发难的最好人选,既不是神里绫人这个把柄极难抓住的老手,也不是白鹭公主这位在稻妻平民心中地位崇高的存在。
既然这两个人都动不了,那能够动的,就只有托马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地头蛇了。
也许,对于普通的稻妻民众来说,托马也是一个不太好对付的主。
可对于那两大奉行的家主来说,托马就又很多可以发难的点了。
单是借用眼狩令,借着将军的名号,那两大家就可以将托马‘绳之以法’。
而解决托马,解决神里绫人的心腹臂膀,这无疑问是两大家愿意看到的事情。
就从稻妻的后续发展来看,奉行与奉行之间,也是存在着吞并这样的可能性的。
如果一个奉行在雷电将军那边失了势,亦或者是像九条镰治与佟千里那种关系的话。
稻妻的三奉行,还真有可能变成二奉行,乃至一个奉行。
神里绫人就曾有过这种三合一的机会,只不过他当时,放弃了这种机会。
这个极为老辣的决定就暂且放一放吧。
有关神里绫人的事情,向来是不上称的。
如果真的上了称,怕是称会坏掉。
说回第一次旅者碰上雷神的事情。
旅者在稻妻的旅行,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这分别对应着旅者两次遇见雷神。
如果说后一次,代表着万千平民的愿望的话。
那么前次,就该是在愿望湮灭下,诞生的无数贪婪与欲望。
稻妻表面的繁华,神里绫华看到了,而稻妻深层受到的伤害,绫华却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
稻妻的局势是敏感的。
也许,从旅者正式决定帮助那些被夺去神之眼的稻妻人时,其余两大奉行的家主就已经开始筹划向托马发难这件事情了。
而神里绫华,因为未曾见到过这些人丑恶的嘴脸。
所以她不太能够想象的到,自己以神里家大小姐的身份,介入并帮助那些被因眼狩令,而失去神之眼的人,究竟会向对手释放怎样的信号。
想了想,虽然没见成绫华,但刘伟不出现,至少也不会让托马陷入那种相当尴尬的局面。
至于以后相见的机会,刘伟估计,就只能等在某一次祭奠上的偶遇了。
跟着五郎一行来到抵抗军的驻地。
刘伟四下张望一番,发现抵抗军这边的士气倒是不错。
看到刘伟观察抵抗军的军士,一旁的五郎笑呵呵道:“刘伟你还不知道吧,在珊瑚宫大人的指挥下,我们又在名椎滩上跟幕府军打了几场遭遇战,结果嘛,你也看到了,幕府军已经不敢来主动进攻我们了!”
闻言,万叶有些奇怪的问道:“幕府军的装备向来精良,指挥战斗的人又是稻妻有名的将军,就算打了几场败仗,也不至于在优势情况下,不敢进攻抵抗军吧?”
听到万叶这么问,五郎十分高兴地拍了拍刘伟的肩膀道:
“这还不是多亏了刘伟兄弟,如果不是他给我们提供了能够以假乱真的神之眼,我们可做不到让幕府军如此忌惮。”
“以假乱真的神之眼,这……”听了五郎的解释,枫原万叶显然是更疑惑了。
“唉!这你就不懂了吧!”
看着枫原万叶露出了一副求教的表情,情绪高涨地五郎忙不迭地将几场战役的细节都说了说。
在场的,除了枫原万叶外,刘伟也略微听了听。
这几次战役大体都是靠着心海出奇招制胜。
如今的幕府军,虽然有着装备,后勤,乃至兵员的优势。
可这些优势,却不能够达到绝对的胜势。
幕府军的装备虽然精良。
可抵抗军的麾下,毕竟还是有一支持有神之眼的精锐军士。
这批军士,是在眼狩令颁布后,被珊瑚宫心海吸纳进抵抗军内部的。
这批军士,虽然数量不多,可却能在小规模的交战中,将幕府军的装备优势,磨平一部分。
当然,在幕府军之中,也是有完全由神之眼持有者,组成的军队,那自然也是幕府军的精锐。
可要是真到了神之眼持有者短兵相接的地步的话,那武器的精良程度,其实对战局的影响,就不算那么大了。
神之眼的持有者,是可以动用元素力的。
依据元素力所能造成的破坏来看,最为常规的战斗方式,还是用元素力进行对抗。
就像是两个神之眼的持有者交战,一方拿着的,是一把三星武器,而另一方,拿着的是一把四星武器。
四星武器的基础数值也许相对来说更高。
可人类的体质有限,血量就那么多。
同样动用元素力对轰,双方基本上都有杀死对方的能力。
其所展现的差距,无非是,拿着四星武器的那个人,能把对方炸成灰,炸成渣。
而另一方,只能做到把敌人杀死的地步。
综上,装备对普通军士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大,而对神之眼持有者这种精锐来说,影响确实不那么大。
毕竟,在提瓦特最好的装备,就是神之眼。
不过主角除外,天外来客不计入战力评判标准。
装备因素,可以用小规模战役进行补拙。
而且刘伟的炮击这才刚过不久。
幕府军也不太敢在名椎滩投入过多的兵力。
所以大仗,自然也就打不起来。
而后勤嘛……
幕府军的后勤优势自然也有,可后勤压力,相对也更大一些。
九条阵屋这个大本营距离名椎滩可要八酝岛远的多。
而且幕府军作为进攻方,后勤消耗本来就要比抵抗军更大。
再加之补给线长,补给线路单一等方面问题,优势就更不明显了。
补给线长,不消多说,至于补给线路单一,这完全是因为,踏鞴砂那个地方对人类实在是不太友好。
雷祸覆盖了踏鞴砂超过八成的区域。
因此,陆路的补给线只能沿着踏鞴砂的沙滩边缘。
至于海路,踏鞴砂跟名椎滩的地貌实在是不适合大船驶入,而用小船保障后勤的效率又极低。
加之幕府军还未曾完全控制名椎滩,因此,幕府军的后勤优势,也被各种不利因素跟抹平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