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遥望会稽山!(明天恢复更新)(2 / 2)

他们又怎能劝说成功?

“这是为何?”何瑊一愣,他分明记得之前张良说过,秦廷恐会对吴越进行一番针对,眼下他们跋山涉水的过来,不就是为了提醒其他贵族吗?

他似乎并未就云梦附近的事担忧。

“再则。”

他很清楚。

他想到了。

何瑊惊疑的看着张良,却是不解,为何张良能如此镇定?

云梦可是他们六国贵族的两处藏身之地,眼下云梦近乎被一锅端,虽还有少数人残余,但人人自危之下,地方官府恐也不敢太过庇护,这对他们的打击是很大的。

但其实是有的。

何瑊面色一急道:“这我们当初也没有想到啊,本以为这次始皇的意图是针对我们而来,还有便是教化宣示,哪曾想,始皇根本就在戏耍我等,若是早知如此,我等又岂会做这么冒失之举?”

“他们也未必愿意撤离。”

“我们太长时间沉浸在秦廷大而无当的施为下了,以至于下意识就会生出轻慢,认为秦廷不过尔尔,然我等终究是忘却了,秦是横扫六国的存在,又岂能是等闲?”

秦廷手段变了。

让人防不胜防。

大抵便是这般举措了。

“而这岂是我们两人能做到的?”

而且这次秦廷做的事,明显是谋算已久,根本就不是他们能针对破坏的,若是他们能凝合六国残余势力,尚且能够撼动,只是六国贵族内部并不和气,互相一直都有暗中提防,在这般情况下,哪怕张良自诩有惊世之能,恐也实难说服六国各家。

他也是饱读诗书的人,又如何不明白张良的话外之意。

张良嘴角含笑。

准备说。

闻言。

秦廷算准的便是六国贵族内部并不是团结一致。

只是他们都疏忽了。

见状。

“加之秦廷在云梦泽附近,针对的主要是地方官吏,这难免不会让六国贵族生出侥幸,认为秦廷来到吴越之地同样只是为针对官吏,虽还是会做一些防范,却也仅此而已。”

此等条件下。

“我们恐反会受到牵连。”

这便是秦廷手段的高明之处。

“自以为看穿了秦廷的伎俩,自以为洞悉了秦廷的算计,便沾沾自喜,便志得意满,如此心浮气躁之下,有此一劫,恐才是必然。”

听到何瑊提到教化宣示,张良一下子怔住了。

“秦廷已发生了改变,不再如过去般死板,变得灵活不少,在这般变通之下,想要继续施展疲秦、困秦之术,已没有那么轻易了。”

他无奈道:“秦廷真是狡诈如狐,各种事情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将我们搅的一头雾水,更是搅的六国贵族内部乱七八糟,不然何以会生出这么大的嫌隙?!”

六国贵族太多太杂了。

不再如过去一般只知道蛮横推行,根本不理会底层的反对,一个劲的强压,眼下却变得更加谨慎,也变得更加柔和了,只是这种变化,对张良而言,十分的危险。

何瑊也没有再言。

张良笑道:“治政之道上,哪有什么君子可言,何况还是你死我活的相争,若是换成我们,恐也会变着法子的这么做,归根结底,还是我们自己太自以为是了。”

“这是为何?”何瑊面色凝重。

手段实在高绝。

张良苦笑一声道:“因为秦廷若是没准备大肆搜查,结果因为这则谶语,对东南进行大肆搜查,而且还将消息传出,到时其他贵族会如何看我们?会不会认为是我们在暗算他们?”

传言,大禹便是崩逝于会稽山,葬在会稽山。

只是他们的注意力都在秦军的搜捕上了,忽略了始皇一直在做的事,在云梦望祀舜帝,在庐山刻石颂扬大禹治水之功,这难道不是教化宣示?

山上有禹冢.有鸟来为之耘,春拨草根,秋啄其秽.

山东有湮井,去庙七里,深不见底,谓之禹井。

何瑊冷声道:“秦人狡诈,趁我们不备,暗中算计,非君子也!”

“我们也该扭转目光了。”

见状。

他抬头远眺向天空,一轮金乌正缓缓升起。

尤其用不了多久,嬴政还会前往会稽山。

秦廷做事太有章法了,根本不给他们改变的机会,而且从始至终都表露出一种高傲的姿态,给人一种就是针对地方官吏的做派,前面还试图有所伪装,到后面更是直接装都不装了。

与其如此。

“只要能笑到最后,再输一百场又如何?”

功业超迈前代,奠定华夏文明之根基之人也。

他此行是想看看嬴政。

何况六国贵族内部并非一团和气,互相之间也没少生隔阂嫌隙。

能劝说动的,早早便离开了。

是算计,更是阳谋。

想到这。

虚虚实实。

远方升起的太阳,此刻已有些刺眼。

他们早早便清楚秦廷可能有的举措,只是一来迁移人口不便,二来不少贵族心生侥幸,三来自诩秦廷不敢如此冒失,最终就酿成了当下的困局。

“将这则谶语散布在吴越本就是一个错误。”

云梦可是他们六国贵族最为依仗的两个隐匿之地,眼下却接近半废,这是何瑊等人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的,而且还是以如此荒唐的方式。

何瑊张了张嘴,也是长叹一声。

而且这次始皇出行,都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也是借机将此观念传至四方。

此外。

大禹是何其人也?

五帝之中,最具事功精神的一人。

还不如什么都不做。

张良沉声道:“眼下劝说已无意义。”

他很好奇,嬴政的身体,现在到底如何了。

因而接连数日,何瑊都脸黑如墨。

这关乎着天下未来走势。

他蹙眉深思着。

而大禹治水之事,天下皆知,这跟秦廷主张的修人事以胜天,又互相契合,悄无声息间,就把这个观念灌输到了世人脑海,还不会因此引起太多的反感。

“何况若秦廷真这么大动干戈,无疑有将地方官吏推向我等的迹象,如此情势,藏匿在此地的六国贵族又如何意识不到?因而他们便会更加心安理得的留守。”

他知道自己遗漏什么了。

修人事以胜天。

小舟在船桨的波动下,缓缓的驶向了岸边。

而在小舟停靠不久,水面上就突然多出了数十艘黑影。

而船头赫然飘扬着一面旗帜。

秦!!!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