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就跟她娘董氏说了这件事情,董氏是个急性子,知道这事儿之后,就大骂这陆家做得不厚道。
说起来,这魏家大郎不读书了,也是因为他两个弟弟,魏家三郎可是她亲外孙子。
“这陆家也忒不讲理了,这魏家大朗当初也没有向他们陆家担保他一定能中吧,陆家不能因为他不考功名就退婚吧,这事儿做得实在是让人戳脊梁骨。”
李氏愤愤不平道:“可不么,陆家当时那趾高气昂的模样我现在还记得,说我这侄子配不上他们女儿,说我们魏家穷苦,嫁过来还得倒贴银钱,还有更难听的话我都不想说怕脏了嘴。”
“我老婆子这把年纪了,真是没少见不要脸面的,这陆家真是无赖。”董氏也由衷地说道,“不过话说回来,结不成亲也是好事,现在亲家也不是他们能攀得起了,有他们后悔的一天。”
现在她女婿家,可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这魏家有钱了之后,也没有忘记他们这些亲家,看看,今年的年礼就来了这么一大手笔。
董氏原本也不想高调炫耀这年礼的,但是这口恶气得出不是?
于是,母女二人在村里众人面前就唱起了双簧来。
见到村里熟人后,董氏就异常热情地唠嗑上几句。
瞧见挎着菜篮子从门前经过的三婶子,董氏:“哎哟,他三婶子,这是去要摘菜?你这一身新衣裳可真好看呐。”
“害,这不,我闺女女婿今天回来了,我就想着去地里摘两把新鲜的青菜,我都跟闺女说了,干活会弄脏这新衣服了,可我这闺女非怕我冻着,非得给我套上。”
董氏:“哎哟,三婶子你可是有福气的,光看这衣服针脚就知道你家闺女用心啊。”
董氏毫不吝啬地夸奖着,话一转又对着三婶子说道:“不过这闺女都是贴心眼的。我家秀荷也给我扯了两匹布,就是我闺女手笨,针线活本来就不好,这又要在镇上店里忙前忙后的,更加没有时间给我缝两身衣裳了,这不,直接给我扯两身布回来。”
三婶子也是村里八卦小能手,不出所料她立马抓住了重要字眼,惊讶道:“你家秀荷在镇上找活儿干啊?”
董氏摆了摆手,解释道:“害,是他们自家的,我女婿家几个月前在临安镇开了一家甜品店和一家烤鸭店,一直忙着都没闲下来过。”
“而且我女婿家啊,这年前又忙着建了座青砖大瓦房,年后我女婿家又要开酒楼,这一家子就没个闲人,所以我闺女就直接给我扯了两匹布,让我自个儿缝身衣裳。”
董氏原本嗓门子就大,又刻意加大几分,经过门口的村民都被说话声吸引了过来,八卦因子瞬间活跃起来。
众人原本就因为新年,闲着没什么事干,喜欢聚在一起聊聊家长里短的。
结果一听,不得了,这又是开店铺又是开酒楼的。
“这不得了啊,竟然在临安镇开酒楼啊,哎哟,李大娘啊,你这女婿家可是飞黄腾达了啊,你女婿家好像是梨花村的吧。”
“是啊,梨花村的,离我们村不算远。”
董氏笑容满面,扯着嗓子唠嗑唠得兴奋:“这开酒楼也要花大把银子的,我都说我闺女女婿了,现在正是要花钱的时候,就不要乱花钱带这么多年礼回来,这要不是他们家有驴车啊,真不知道他们夫妻怎么搬回来。”
“哎,李大娘,你女婿家还有驴车啊?咋没看见?”村民看着李家周围也没瞧见驴车的影子。
“我女婿是跟着他大哥大嫂一起来的,他大哥丈母娘家远些,就赶着驴车去了,等回程了再接我闺女他们一起回家。”
对于董氏口中的年礼极为好奇的村民出声道,“李大娘,你家闺女女婿都给你们带了啥年礼回来?”
董氏心里乐开了花,脸上却神色平静。
她虚撩一把耳旁的银灰色碎发:“我这亲家就是太客气了,让女婿他们带回来了五斤猪肉,一只大猪蹄,两只烤鸭,两只烤鸡,两斤鸡蛋,两斤年饼,两斤糖花,两斤糖,两盒糕点,两块布匹,还有给我家老头子带了一坛酒,这可太破费了!”董氏一口气说完,还不带喘气的。
待众人听完后,董氏意料之中地收到了众人羡慕的目光。
“哎哟,这,这也太大手笔了吧!李大娘啊,你可真有福气啊!这年礼得花不少银子啊。”
“是啊,是啊,出手这么阔绰,你这女婿女儿可真是大方孝顺啊。”
“咱们榕溪村出嫁的闺女啊,估计只有你们家秀荷这么大手笔了,真是羡煞旁人啊。”
“可不么,五斤猪肉,一只大猪蹄,还有两只烤鸭两只烤鸡啊,我就没见过咱们榕溪村哪家闺女出嫁回来后带这么多年礼回来的。”
董氏不以为意摆摆手道:“害,我女婿说了,他们家里也养了一群鸡鸭,因为店里要卖烤鸡烤鸭,所以索性自己开了一个鸡场一个鸭场。”
“鸡场鸭场啊,那这应该养了不少吧?”
董氏语气平静说道:“也还好,听说加起来就几千只!”
“嘶……几千只!!!养这么多!!!”
“我的天呐,这能叫一群么!?”
董氏见缝插针道:“这烤鸭店生意好啊,听说每隔个把月,就会抓新鸡鸭苗,后面估计啊会越来越多,我家闺女他们都忙得跟陀螺似的。”
众人:“……”
心里突然就不怎么想问了是怎么回事儿?
问出来这不找虐么他们?
叫你多嘴!叫你多嘴!叫你多嘴!
董氏似乎看不到众人脸上微妙的表情,一边极为谦虚地应着,一边接受着村民投来无比羡慕的目光。
她就这么跟村民们断断续续唠嗑了老半天,不厌其烦地反反复复说着同一个话题。
就差没拿个喇叭,大张旗鼓地炫耀她闺女带回的年礼。逢人就说,他们女婿家在临安镇开了甜品店和烤鸭店,甚至还让大伙儿在酒楼开张时去捧捧场之类的话。要不是财不外露,她都想告诉别人,她闺女还给了她十两银子孝敬钱。
那炫耀劲不要太明显。
终于,在她那口吐莲花的唠嗑功底之下,榕溪村大半个村子,都知道这李家女婿家里,不仅有钱,还很大方。
而陆家,在不久后也得到了消息。
陆家怎么都不相信,一年前还是几间破茅草屋的魏家,竟然建起了一座气派的大院子,买了驴车,还开了鸡场鸭场,不光开了两家店铺,还要开酒楼。
陆家最终忍不住,找人去打听清楚。
结果,消息全部属实!
陆家姑娘得知消息后,红着眼睛跟她爹娘大吵了一架,到后面竟然生出了要跟胡家退婚的想法。
她这想法在上元节那天,到达了前所未有的峰值。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