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以观后效(1 / 1)

“红英!嘿嘿......”

“侯爷我今天高兴的很!瑞霖那臭小子,今天终于又成婚了!”

“康平那小子,果真是个好的,带着淳礼他们几个,把那几个不懂事的兔崽子收拾的服服帖帖!哈~小子有前途!”

“你说的对,康平这孩子,的确是能给孩子们做表率!”

“这孩子,灵活细致,大胆有谋,是个领兵的好材料,回头得跟瑞霖好好说说,不能把这小子耽误了!”

镇北侯被顾瑞绥和顾瑞骏兄弟俩架着进了门,眼里透着迷离的喜悦,进门就拥住了神情淡然甚至还带着一丝怒意的杜夫人。

杜夫人瞧着他咧着嘴笑的像个傻子的模样,一脸的嫌弃,又碍于两个儿子在面前,又不好拧着他的耳朵教育,再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那汪氏还在祠堂里跪着呢!

兄弟俩今日酒也没少喝,不过都比爹和大哥喝的少,现在人还清醒着。

对老爹的这副做派,他们兄弟早已习以为常,动作统一的摸了摸鼻尖儿,抿嘴一笑拱着手就打算赶紧离开。

“爹娘,儿子先退......”

“老三留一下。”杜夫人发了话。

镇北侯身子也僵了一下,悻悻地松开了妻子。

两个儿子自然也听出了母亲的语气不悦,顾瑞绥递给顾瑞骏一个好自为之的眼神,赶紧退出了房门。

顾瑞骏仔细回想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是没犯什么大错,挪了挪步子准备坐下。

“你站着!”杜夫人端端坐下,目光凌厉的扫向顾瑞骏。

镇北侯提着袍子准备坐,听到这话迅速站的笔直,目光回转才发现说的不是自己,准备继续坐,又迟钝的想了想道:“要训儿子啊?那本侯先去沐浴。”

“你也坐着听!”杜夫人横了镇北侯一眼。

这么些年他在外打仗,家里顾不上也就算了,如今在家,还能少了他的事情?

也得让他知道知道,这家里的不易!

镇北侯又瞪了顾瑞骏一眼,提着袍子坐在妻子的边上。

杜夫人冷眼瞧着自家儿子道:“那汪氏买通了侯府的两位嬷嬷,一位是教你大嫂规矩的,一位是管着这场婚礼礼仪教习的。”

顾瑞骏听到一半后槽牙就已经咬紧了,收买的都是教习嬷嬷,她是想干什么?

还不是想让大哥大嫂在婚礼上丢丑!

“这个毒妇!”

杜夫人收回了目光,沉沉叹了口气。

“我已经让她在祠堂里罚跪了,你也别急着数落汪氏的错处,你也得好好反省反省你自己。”

“君子当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自己的小家都难管理好,又何谈管理一方,治理一军?”

“你那小家之中,又都是汪氏一人之错吗?”

顾瑞骏默默垂下了头,镇北侯双手放在膝上,腰板挺的笔直,正襟危坐。

“咱们这一家,就你们弟兄姊妹五个,咱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夫妻亦是如此,若是隔了心,那便成了同林鸟,有难之日各奔东西。”

杜夫人仔细观察着顾瑞骏的神情,眉心微蹙了一瞬,继续道:“你们两个之间,究竟有什么误会,娘不过问。”

“但这夫妻之道,便是不能有隔夜的误会,这误会隔了夜,就生出了怨,怨念扎了根,它就成了仇!”

“误会好解,仇却难平!”

“其中的道理你可懂?”

顾瑞骏点了点头,却是满眼的苦涩。

他娶了汪氏,才知道,原来这世上不是所有的女子,都如他母亲这般,豁达聪慧的。

那汪氏......

这误会若能解开,他也不愿放到今日......

“你们是夫妻,就没有一人独行的道理,该是相互扶持前进,你这做丈夫的,领兵在外,一年回不了几次家,你也该体谅她的辛苦之处。”

说到这里,镇北侯木木然的回过头,瞧着妻子若有所思。

杜夫人懒得理会镇北侯,挥了挥手,不再多说什么。

“你去接她吧,只要反省过了,往后不会再犯,这事儿我去跟你大哥大嫂说,往后不再追究。”

“是,儿子明白了。”顾瑞骏面色沉重,缓步退出了屋子,站在屋檐之下,看着明月朗空良久,才垂下脑袋快步出了院子。

镇北侯眼神里还带着些许的迷离,眉心越拧越深,他听明白了,那汪氏就是个搅家精!

“夫人就这么放过那搅家精了?”

杜夫人瞥了他一眼“那你说怎么办?难不成为了这事儿让你儿子休妻?”

镇北侯沉默了,休妻有点严重了,但也不能只让她跪几个时辰就算了事啊?

“以观后效吧!”杜夫人觉得疲惫,这家务事可比她习武更费心神。

镇北侯犹豫了一瞬,伸出手去揉了揉杜夫人的肩膀,又往近靠了靠。

“这些年......这家里家外的都由你一人操持,实在是辛苦了,往后......”

往后能如何?他还不是依旧得领兵打仗,依旧一年到头回不来几次家,依旧帮不上什么忙......

杜夫人轻叹了一口气,将额头抵在镇北侯的肩膀上。

“往后啊!我就把这些琐碎事都教到老大媳妇手里,我只管教教孩子们武艺,帮你守着这原州城。”

镇北侯揽住杜夫人,心里松了口气,又起了酸胀滋味。

想当初自己也是发过誓言,要让红英过好日子的,可红英嫁给他快三十年了,又过过几天的舒坦日子?

“红英啊!是我对不住你,娶你进门,原以为能给你安稳日子,却不曾想,从咱们成婚第一年起,就驻守在了这原州城。”

“当年若不是有你,这原州城和顾家恐怕是都要保不住,这辈子,都是我欠你的,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还的完了。”

杜夫人摇了摇头:“我知道侯爷才是家中最难的那一个,漠北三十万大军,数道关隘,那便是数道国门,都需要侯爷坚守,又怎么会容易?”

“侯爷曾经说过,咱们顾家守的从来都不只是靖国的国门,还有这国门之后的万千百姓。”

“侯爷都将万千百姓挑在肩上了,我只挑咱们一家,守着这一道城门又有什么?”

“让侯爷听这些,并不是想让侯爷帮我分担什么。我只是想让侯爷知道,这里是侯爷的家,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

镇北侯那只揽着杜夫人肩膀的手,紧了紧感动道:“红英,今生能娶你为妻,是我顾成忠最大的幸事!”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