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过年(1 / 1)

大年三十,原州城内路上行人极少,挨家挨户却都是灯火通明,屋里热闹非凡。

侯府上下已经挂上了红灯笼,男人们依旧没有回家,吃过守岁宴,孩子们就玩儿疯了,屋里婆媳三人说着话烤着火,顾清芳跟几个小的闹到了一处去。

杜夫人抬头瞧了瞧两位儿媳,又瞧瞧几个孩子围着清芳玩闹的场景,露出了笑意回头道:“云娘今年是第一年归家,也莫要见怪,驻守边防的将士们都是如此,十年里有八年都归不得家,身为将领统帅也不能放松。”

“本是想让老大回来的,年前雪停了,那群敌寇又反扑了一回,糟蹋了两处村庄,抢了不少的粮食,这一忙活,估计又得耽误几日才能回得来。”

江云娘早就得了自家也不能回来的消息,心里早就做了准备,到了今日心里到底还是有一丝牵挂的。

现在被婆母这样提及起,脸上还浮出了一丝红蕴:“世子爷早些天就已经跟我说了,儿媳知道其中的道理,并未觉得有什么,儿媳能体谅侯府的难处,也知道其中的不易。”

杜夫人点了点头,又看向崔氏:“容嫣也辛苦了,这一胎也把你折腾坏了。”

“这孩子的确是折腾了些,不过比起婆母和大嫂,儿媳这真不算辛苦。”大嫂整日忙的像什么似的,还要给顾及着她。

以前跟汪氏比较着,大家都是什么都不管,什么也不做,只照顾着自己的孩子便好。

如今有了大嫂作对比,她才察觉出,这么些年自己就跟个废物没什么两样儿。

自己房里的账务都要算几遍才能算明白,就更别说替侯府操持了,这么些年,除了生孩子养孩子,她好像什么也没为侯府做过。

“在肚子里折腾的孩子,或许生出来更省心。”杜夫人盯着崔氏的肚子,笑的少有的和蔼。

“我生头两个的时候,两个都是在肚子里不闹腾,出来之后三岁上下,就开始上房揭瓦,招猫逗狗的事儿一样儿不落。头到生双子和清芳,都是闹腾,但这三个孩子,都算省心。”

崔氏掩着帕子笑起来,她夫君和三弟可不是省油的灯,不过是有哥哥姐姐在前面挡着,做了坏事也扣不到他们头上罢了。

江云娘那只手下意识的放在小腹上,又看了看康平。

她怀康平的时候,也闹腾过一阵子,早起就吐的昏天黑地,晌午吃饭的时候就没什么影响了,康平这些年也是十分省心的。

肚子里这个呢?

到现在她是吃什么都香,睡的也好,这都三个月了,一点儿都不闹腾,会不会是随了他爹吧?

江云娘甚至都脑海里都出现了顾瑞霖招猫逗狗闯祸时的场景,觉得好笑。

婆媳三人又聊了一阵子闲话,也说起了往年,提了几句往后,瞧着时间不早了。

“你们两个都是有身孕的,就别守在这里的,早些回去歇息,明日一早各府上前来拜年,还有的忙活。”

打发走了两位儿媳,屋里就剩下念章、念琛、康平和清芳陪着她一道守岁,杜夫人喝了两碗酒,给孩子们一人一份压岁钱,瞧着他们踩了岁,被几个小的闹的笑起来合不拢嘴。

一直到了晨曦初晓之时,其他几个小的早就趴在炕上睡着了,康平依旧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娘怀有身孕受不得岁,他这做儿子的自然要代劳。

还望今年娘生产顺利,平安顺遂!

康平端端正正的给祖母磕头拜年之后,请辞回了自己的小院儿,洗了冷水脸,换了娘给他准备的新衣,瞧了瞧那顶花哨的虎头帽,虽然十分嫌弃却还是扣在了脑袋上。

急急忙忙的赶到隔壁清风院去,他要赶第一个给娘拜年。

*

江云娘还是第一次过这样热闹的年,初一一大早,侯府大门一开,就有人排着等着前来拜年,她有些应酬不来了,好在有崔氏在一旁提点她,两人互补着,倒是礼数做周到了,也没出什么岔子。

这一天下来,就连她这平常还练着功夫,体力算好的都见礼见到腿酸。

云夫人是最晚进来的,高高瘦瘦,看似还有些单薄的身影,让江云娘怎么也没能将她和长柄锤联系到一起,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嘿嘿......我今日可是最晚来了,总算是能跟夫人多待一会儿了。几年不见,夫人可有想过我?”

崔氏见怪不怪的见了礼就坐了回去,江云娘显然是愣住了,崔氏拽了拽她的衣袖,她才想起见礼的事情,上前去。

“这便是夫人家新进门的长媳?好生标志,比话本子里讲的还好看,夫人好福气。”

有那句‘夫人可有想过我’在前面,江云娘听到什么都不算稀奇了,只大大方方的浅浅笑着,退了回去。

杜夫人似乎总算是放松了下来,推掉了茶盏,换成了大碗,灌下了一碗的茶,才有功夫打理云初。

“叫你办个差事,你倒好,进门儿就掀翻了一院子,年纪也不小了,也是要做祖母的人了,这脾气怎么还是如此!”

原本她是想问清楚情况,该处置的处置,该罚的罚,这倒是好了,事情始末她还没搞清楚,人家就先把云初告了,状纸都递到她这里来了,让她怎么办?

云夫人显然是有些心虚,搓了搓手将手边的茶盏推了推看了看朝露,让朝露也给她换成碗。

“这也不能劝怪我,是张桂那毒妇太气人,我一听说这事儿,就冲出去了,我都到了秦家,朝露才进了我家门。”

“不过这两日我把事情都打听清楚了,张桂霸占了小娇的嫁妆,全都贴补到了她那娘家不成器的哥哥弟弟那里,如今秦玉璋催着张桂给芝芝找婆家,准备嫁妆,她填补不上,就起了歹心。”

云夫人将自己打听清楚的,自己想的,啰里吧嗦的都讲了一遍。

“芝芝也是可怜,这么些年定是没少受欺负,如今身子也坏了,这婚事恐怕就更艰难了。原本想着不成就让我家......大过年的,不说这个了。”

这话说的含糊,江云娘也听明白了,云夫人原是有将董芝娶回自己家的,但那姑娘坏了身子,这事儿不成了。

婆母将事情交给她,也是想让她出面看顾那姑娘的,现在她是觉得自己看顾不成,前来告罪了。

前面几句瞧着这位夫人像是没什么心眼儿的,可这样再看,这位不是没心眼儿,而是心眼儿多了去了。

婆母并没有说让她做到什么程度,现在她提前请罪,婆母倒是不好再说什么了。

也难怪婆母对家事懒怠,就今日这些上门拜年的夫人们,有几个省油的灯,家长里短的官司动不动就捅上来了。

原州城中不知有多少需要操心的,偏偏那崔太守,每逢大事都要进来问上一句,仿佛这原州城的太守不是他,他只是个副手,这侯府夫人才是太守一般。

“年后让秦玉璋自己来解决这事儿,毕竟是家事。听说那姑娘伤的重,现在可好些了?”

说是家事,她也得给崔太守打声招呼,侯爷是明文禁止虐待遗孤的,此事不得敷衍了事。

“我把我家康婆子留在那里照看了,说是精神好些了,我这打算初五过后再去瞧瞧。”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江云娘早几天就听说了那姑娘的事情,只觉这姑娘过的悲苦,但自己似乎又什么也做不了。

说到底男人其实比女子更现实,那姑娘伤了身子,就一定嫁不得什么好人家了。

要么去给人做继妻做后娘,要么在秦家养上一辈子,这两种还算好,依照她那舅母的歹毒性子,又怎么可能让她在秦家养着?

婆母身为侯夫人,却不能随便将手伸到别人家去,替董姑娘强出头,能照看一二,也只是一二而已。

让云夫人去,也是因为云夫人跟董姑娘的母亲有些旧交,现在看来,替那董姑娘解了这次的危难,已经是云夫人的极限了。

后续婆母也只能用当初收养功臣遗孤时,在衙门写下的承诺书压一压秦家了,东西要回来容易,可董姑娘的身子却未必能好了。

归根结底能不能成功挣脱出来,能不能遇到好人家,还是得靠董姑娘自己和运道了。

这便是没了娘的孩子,无人看顾......

也不知帧儿是受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才到边关做了将军......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