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警示(1 / 1)

汉武帝巡查归来的消息卫宁已经知晓,礼部上表卫宁率百官迎接天子归来,一俟礼仪卫宁让礼部自行定夺。

中书令丞相赵周今日一早带着奏疏找到卫宁议事。

新币的推广已经平缓过度,新老币交替,卫宁提醒赵周务必重视此事。

关于明年开春各郡县科考的事,卫宁也下令赵周通知地方行政官做好准备。

政事讨论完毕后,赵周才对卫宁道:“启奏殿下,御史台巡查京畿七郡,路过弘农郡时,在民间听到不同声音。”

卫宁疑惑的道:“什么?”

赵周的面色不太好,显然不是什么好事,他整理了一下思绪才对卫宁道:“弘农百姓都在盛传地方衙门,还有一些读书人给衙门写了一副对子,青天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卫宁微微蹙眉,看着赵周道:“弘农郡守有问题?”

赵周轻轻摇头,现在大汉的经济稳重增长,地方行政官掌控的权力很大,出现贪腐之事多不胜数。

不仅仅弘农官场有这种问题,其他地方何尝不是。

弘农郡是京畿七郡之一尚且如此,偏远地区的贪腐现象可想而知,百姓们的声音代表了一切。

“彻查!”

卫宁掷地有声的开口。

赵周道:“御史的人数不够,想全部查干净不太现实。”

当然,就算查到了又能如何?现在预备的官吏没那么多,科举明年才开始,将地方行政长官全部罢黜了,谁来治理地方百姓?

卫宁怒道:“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还能找不到?想当官的人多不胜数!”

赵周默不作声,他知道这是卫宁的气话,理是这个理,但你不能随便找个人去做官吧?

国朝还是缺官吏人才,只有等科举步入正轨,才能大刀阔斧的治理贪腐现象。

赵周抱拳道:“臣祈求殿下写个对子警示地方衙署。”

将匾额挂在衙署两侧,让地方衙署有个忌惮。/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这是在京畿啊,官场老爷或许能欺骗人,民声不会骗人。

地方衙署着实威风八面,在天子眼皮底下尚且如此,远离京畿地区的百姓将会生活在何等水生火热之中。

正在汉武帝一脸愠怒的时候,前方出现一名熟悉的身影,戴德远远看到汉武帝,忙不迭走来行礼。

“参见陛下。”

汉武帝疑惑的看着戴德,道:“你怎在弘农郡?”

戴德告诉汉武帝,他在京畿的教书任务已结束,现在在游历全国各地推行学院教育。

汉武帝问戴德儿歌怎么回事,戴德无奈的告诉汉武帝道:“回陛下,这是弘农的一群学子们写出来的。”

“前几日还有人偷偷贴在衙署两侧做了对子,弘农郡守气的不轻,便让小吏到处抓人。”

汉武帝怒道:“抓的过来吗?要没做亏心事,何至于此?”

戴德沉默的看了一眼汉武帝。

意思是朝廷该管一管地方衙署了,可汉武帝很快便冷静下来,他和戴德的想法不谋而合。

地方廉政是该治理,但现在不是时机。

想来卫宁在朝廷也知晓了地方的事,汉武帝略显欣慰,卫宁没有动手大刀阔斧的治理。

可地方乱象又不能放任不管,朝廷该给地方衙署警示,不仅仅要警示京畿七郡,全国各地的衙署都要警示。

最起码现在能让地方衙署的官吏收敛一点。

汉武帝看着戴德,道:“可有什么话,能警示地方衙署?”

既然民间读书人自发写出对子嘲讽地方衙署,朝廷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不能视而不见,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这样地方衙署会更加肆无忌惮。

派遣御史来地方固然见效快,但问题是大汉的郡地太多,御史台的官吏有限,全国都巡查完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效率实在太低下。

朝廷若能发出警示放在各地衙署,则是最好的震慑地方官的办法。

戴德是大儒,但一时间也没想到什么好的言语对子能做警示。

他道:“臣才疏学浅,想了许多,依旧不甚满意。”

不然他早就上表朝廷了。

戴德拱手道:“还请陛下亲自发御言警示。”

汉武帝踟蹰了半响,也没好的想法,他愤愤的对卫青道:“今日不去郡衙了,去驿站休息。”

卫青抱拳道:“喏!”

汉武帝打算明日亲自去一趟弘农衙署,他倒要看看弘农衙署的官吏究竟腐败到什么地步了!

当天傍晚,朝廷的御史官吏就抵达了各地郡守衙署,每个衙署前都挂了一副盖着玉玺的牌匾,竖立在衙署两侧。

一时间引起无数百姓围观。

(本章完)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