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任性郡主+冷面小将军 16(1 / 1)

太后挑了挑眉,看向嘉宝,面上似有为难道:“卫绥不行。”

看来太后什么都知道。

嘉宝揉了揉眼,抽抽鼻子又要哭。

太后忙道:“不是哀家不帮你,你瞧瞧你在京城里闹出那么大动静。从前抢两个路人也就罢了。这卫绥好歹是从二品的官员。这事哀家可压不下去。”

嘉宝道:“姑姑不用将此事压下去。他们都是自愿的。”

太后嘴角抽了抽,自愿?

“我可听说卫绥跟国子监沈司业的女儿都在议亲了。”

“姑姑您听到的不是实情,他们还没议亲呢。哪有议亲去茶楼的?”

太后一滞,“那也不行。卫绥要是不愿意……”

“卫绥要是不愿意,姑姑觉得我能捆得住他?”

太后心里嘀咕:你们年轻人的事,我哪儿知道。

“姑姑,他愿意。他高兴得很呢。”嘉宝继续道。

“那你哭什么?”

“我想嫁他,父亲和哥哥都不乐意。侄女觉得姑姑最通情理,想让您来给我们的婚事做个见证。”

太后心道:得了吧。李兴和李嘉荣哪里拧的过你。你就是怕皇上那边出差漏。想让我下旨,皇上不好拂我的脸面。

“若是卫绥愿意,哀家下道懿旨也无妨。就怕我下了旨,万一卫绥去皇上那里参一本,哀家也不好交代。”

嘉宝的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不会的姑姑。卫绥心甘情愿娶侄女。他现在就在宫门外候着呢,不信你叫他进来问话。”

太后噎住了,原来她这侄女在这儿等她呢。

“而且您放心,侄女也给皇帝哥哥备了一份大礼。他对我们的婚事,不会不同意的。”

太后心道:那可不一定,三年前我阻了你进宫,至今他还为此事怪我呢。不过……

嘉宝到底是她的亲侄女,是她最疼爱的孩子。

一入宫门深似海,她不想看这孩子进宫受苦。况且皇上想娶她,未必是因为多喜欢。

太后就以她的母族不宜太盛为由,拒了让嘉宝进宫的事。

*

“传卫绥进殿~”

候在宫门外的卫绥脸上露出几分诧异的神色,随即又是了然。

前世嘉宝成亲,也是求的太后懿旨,那时候她要嫁给一穷二白的祝弘深,怕是顶着不少压力。

今生嘉宝倒是将那种劲头用在了他身上。昨日抢亲,今日就拉着他进宫请旨,像是生怕他反悔。

卫绥嘴角勾起一丝笑,既然已经决定,他就不会后悔。

想起昨日卫绥耳根有些泛红。

今生即便要再走一次前世的路,卫绥也不后悔。至少此刻,他爱的人正在太后面前为他们的婚事请旨。

卫绥记得前世他去皇上面前求旨,可没那么容易。他用自己在边陲挣来的功勋,才换来那道圣旨。

今生嘉宝才进去没多久,太后就宣他进殿。

卫绥有些诧异,但很快也了然,毕竟平阳郡主是太后最宠爱的侄女。她要什么,太后无有不应。

*

卫绥进殿正要跪拜。

“免礼。”太后已经免了他的礼。

但卫绥还是跪下去,扎扎实实给太后磕了三个响头。这是行大礼。

太后笑了:“你这是做什么?”难道想求她不要下旨赐婚?这是不可能的。

“微臣谢太后成全。”

太后挑眉,看向嘉宝。

丫头正低头忍笑呢,倒是得意。

“你谢哀家成全何事?我可什么都没说。”

卫绥抬头看向嘉宝,难道事没成?

“好了,起来吧。哀家问你,可是自愿娶嘉宝为妻?”

卫绥点头:“微臣心甘情愿。”

“既是心甘情愿,又何为跟沈家议亲?”太后的语气严厉起来。

“姑姑~他们那不是议亲……”

太后瞪她一眼,嘉宝不说话了。

卫绥立即道:“之前的事,是微臣的错。郡主金尊玉贵,微臣是行伍之人,常要出征,怕……照顾不好郡主。”

其实太后也没有要怪罪他的意思,毕竟是嘉宝喜欢他。没想到卫绥倒是个有担当的。将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

不管卫绥怎么回答,太后就是想看看他的态度。

“至于臣和沈司业的女儿,确实相看过一次。尚未来得及议亲。臣会处理好此事。”

这个尚未来得及就很微妙了。

太后忍着笑,摆摆手。叫人备下笔墨,开始拟写懿旨。

这时嘉宝又道,“姑姑,他以后就是您的侄女婿了,您不给点见面礼吗?”

太后白了她一眼:“你这丫头,没少从我这里顺好物件。这下倒好,成婚之后还要多一个人手。”

嘉宝只笑着,并不在意太后嗔怪的语气。

太后思忖片刻,开口道:“去哀家的内库,将太祖皇帝那把七星剑取来。”

卫绥讶然,七星剑削铁如泥十分出名。是一把名剑。但在太祖皇帝逝世后就没人知道那把剑去了哪里。没想到是在太后的仓库中。

剑留在皇室,倒也不奇怪。但是……太贵重了。

卫绥开口刚要推辞。嘉宝拉了拉他的手臂低声道:“长者赐,不可辞。”

卫绥于是闭了嘴,武将都爱兵器,况且是那样一把好剑。说不心动是假的。

卫绥不由想起前世,没人知道他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最后才娶到平阳郡主。

而祝弘深什么都不用做,只需等着圣旨赐婚。

*

祝弘深这辈子自然也等着圣旨赐婚。虽然接连受了几次嘉宝的冷遇,但祝弘深并不气馁。

宝儿是属于他的,是他的妻子。上天注定要让他们在一起。

祝弘深并不知道自己死后,卫绥请旨娶了嘉宝。他还以为自己的死是一场意外。

祝弘深在他的小院里忍受着阴冷和潮湿,他的委任状下来了。原本上面给他安排了住处,可以住在一处清净的巷子里。而且离翰林院很近,每日过去也方便。

但是院里规定如何不住翰林院提供的宅子,每个月可以拿到一两银子。

翰林院是个清水衙门,祝弘深的年俸仅有四十五两白银,禄米四十五斛。

这些银子在遍地富贵的上京城想要维持体面的生活,祝弘深不得不计算着花销。

他打算每个月省下二两银子寄回老家,给他的母亲和妻儿。

上辈子,就是因为他怕嘉宝察觉,没有及时给家中送钱,徐秀兰母子受不了贫苦交加,才一言不发上京来找他的。

这辈子,他要一切都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所以他得先稳住老家的人,等和郡主成亲之后再做安排。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