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斩龙剑(1 / 1)

最终,这些化学大佬们讨论出了好几套方案,并且就那套方案的效果更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然后这些大佬们就发现谁也说不过谁,最后就齐齐把目光投在了计言身上。

“这个,小伙子,你能不能把你的那个东西给我们做个实验?”林浩然略微有些尴尬地说道,“我们可以尝试一下不同的试剂清洗那根棍子的效果。”

计言无奈一笑,“当然可以,各位老师都是我极其信任的学界精英,你们的方案我都十分信任。”

这些大佬讨论了这么久的方案,安全性和可靠性肯定都不会差,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什么试剂的实用效果强了。

于是计言就把“烧火棍”放在了实验台上。

这些化学大佬们在“烧火棍”的身上画出来好几个实验区域,开始用不同的方式开始尝试清洗。

一个小时后,这些大佬们得到了想要的实验数据,而计言也得到了完好无损,并且彻底清洗了炉灰的“烧火棍”。

现在再说这个东西是“烧火棍”已经有些不合适了,准确来说,这个东西是一柄剑的形状。

只不过现在残存的东西只有剑刃,剑柄早已经没有了。

而且此时这柄铜剑的利刃早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钝,现在怕是连西瓜也砍不动。

好在计言并不准备拿这柄利刃砍东西,虽然它砍不了西瓜,但是它蕴藏的恐怖气场足以让它将各种风水气场视若无物。

化学大佬们完全没有搭理计言的兴趣,拿着实验数据就回去存档了。

计言就借着化学实验室继续研究这柄剑刃。

“小言,你这柄剑看起来有些年头了。”郑司南眯着眼说道,“从铜锈的情况来看,最起码也得有小一千年的历史,你的运气不错,竟然能在老家找到这么一个东西。”

计言笑了笑,并没有说出实情,因为实在是没有必要。

这柄剑的剑身因为常年被火锻烤,黑色已经浸入了剑身的金属之中,也正因如此,就算是现在那些顽固的炉灰已经清洗干净,整个剑身依旧是被火煅烧过的黑色。

但是这黑色非但没有让这柄剑看起来很脏,反而多了一分神秘的气息。

计言摩挲着剑身,说来也奇怪,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柄剑的剑身依旧十分完整,除了剑刃钝了一些外,并没有什么破损,看来苏家人也只是轻度使用,并没有拿它敲什么硬的东西。

目的达成,计言心满意足,再次谢过了郑司南,就回到了家里。

一路上都没有说话的秦昊海以及赵耿宇在回家之后终于打开了话匣子。

“计师傅,这柄法剑看起来可不一般啊。”秦昊海悠悠的说道,看向这柄剑的目光里充满了羡慕。

之前包裹着炉灰秦昊海看不出这法剑的不凡,但是现在他哪能看不出这法剑的不一般?

“计师傅,能让我摸摸吗?”秦昊海尴尬地笑了笑。

计言做了个自便的手势。

秦昊海立刻像是得到了天大的恩宠一般,小心翼翼地接过这柄剑,轻轻摩挲着剑身。

计言在一旁看得眼角直跳,他以前可没发现秦昊海竟然这么变态。

没过多久,秦昊海突然“咦”了一声。

“怎么了?”计言问道。

秦昊海皱着眉头,开始在剑身的根部来回摩挲,似乎发现了什么一般。

“计师傅,你来摸摸?”秦昊海说道。

计言眉头微皱,摸了摸秦昊海说的地方,但是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

“这里有东西吗?”计言纳闷道。

秦昊海略微正色,“计师傅,实不相瞒,我在法器这一行玩了这么多年,也有一些自己的小本事,就比如我这双手。”

秦昊海略带得意的展示了一下自己手掌。

“这双手可比眼睛厉害多了,我只要轻轻一摸,就能摸出来一件物品的表面纹理。”

计言有些讶异,这种能力要说稀罕,也有不少人会,但是要说会的人多,也不至于。

因为拥有这些技能的人,通常是一些盲人。

盲人们因为自身视力受损,所以感知世界的时候,就会更多的注重听力和触觉,这也是正常情况下盲人的听力和触觉都很强的原因。

而且盲人使用的盲文主要就是依靠触觉,所以进一步锻炼了他们触觉的敏感性。

但是这样的技能放在秦昊海一个正常人身上,就很稀罕了。

“秦老板对于法器鉴定果然有一套。”计言发自内心的赞叹。

秦昊海嘿嘿一笑,“能让计师傅感到吃惊,我这个技能也算是值了。”

随后,秦昊海正色道,“计师傅,这剑身上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应该刻着两个字。”

“斩龙!”

计言闻言,面色大变,“你是说这剑是斩龙剑!”

秦昊海点头,“不错,如果我感觉的不错的话,这是用行书字体刻上去的‘斩龙’二字,但是因为时光的蹉跎,加强常年在火中煅烧,这两个字已经看不到了。”

“只有我刚刚摸的时候,能够感觉到细微的差别。”

计言盯着眼前的斩龙剑,心中的疑惑倒也得到了开解。

“我说这柄剑怎么会有这么厉害的气场,原来还有这回事。”

斩龙剑这种东西并不少见,最常见的其实是在许多拱桥的下方悬挂着的剑。

古人认为,河水中的蛟龙会引起水灾,冲毁桥梁,所以就在桥拱之下悬挂斩龙剑,意图震慑住河水中的蛟龙,让它不敢破坏桥梁。

这是斩龙剑最多出现的场景。

但是斩龙剑还有一个更加少见的情形,就是用来断龙脉的法器!

古代人认为龙脉可以影响一个王朝的兴衰,所以对于龙脉有许多研究。

其中如何利用龙脉的龙气稳固一个王朝这件事自然不必说,每一个朝代的皇帝都有御用的国师,专门研究稳龙脉,镇国运的事。

但是国师除了镇压国运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差事,那就是断龙脉。

既然龙脉可以影响国运兴衰,王朝兴替,那么找到其它可能对王朝造成威胁的龙脉并且直接斩断,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

而斩龙剑就是应运而生的最佳法器。

当然,类似用途的法器还有很多,“镇龙钉、困龙锁、斩龙刀、打龙鞭……”

总之古代的风水师们,将如何利用龙脉,如何限制龙脉研究的透透的。

而纵观古代历史,对于斩龙这件事最为拿手的,那可能就是风水宗师刘伯温了。

根据记载,刘伯温一生中为了稳固王朝统治,一共在关内斩断了九十九条龙脉,这才稳住了明朝的国运。

更有传言说,在朱允炆即位之后,因为朱允炆的胡作非为,明朝本来有倾覆的危险,但是正因为刘伯温斩断了关内的九十九条龙脉,稳住了国运,才让朱棣起兵,拯救了王朝。

但是随着王朝后期的发展,统治者变得昏聩之后,刘伯温斩尽关内龙脉的事也最终引发了难以预料的后果。

当时刘伯温斩龙脉时,只斩了关内的龙脉,却放过了关外的龙脉。

这也就导致了纵使李自成攻入了京师,因为没有关内龙脉的龙气帮助,所以也只能短暂的占住京师,而无法建立新的王朝。

但是关外的一个少数民族,却凭借着关外的龙脉,成功入主了中原。

想到了这些事之后,计言看向这柄剑的目光非常复杂。

这柄剑的来历肯定不会是桥下面悬挂的那种跟“地摊货”没两样的斩龙剑。

计言看着这柄剑,心中微微猜测,这柄剑说不定在古时候,真的斩过一两条龙脉呢。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