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秦朝。
嬴政看着渐渐变暗的文字,目光深邃,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但是公子扶苏眼里却是爆发出精光。
“有时候,长大就在一瞬间!”
“那个远赴海外战场的少年华工触动了他们……”
“日后,会不会也有更多这样思想觉醒的人!”
公子扶苏不知道其他人是否有和他同样的感受,但是他看得热血沸腾。
同样的,他也想到了自己所处的朝代。
秦朝,也到了需要觉醒,需要变革的时代了。
他愿做那引领变革之人!
汉朝。
刘彻坐于皇位之上,望着此刻的画面,笑了。
“上阵父子兵,父子俩都投身革命了……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就是不知道结局会是如何……”
董仲舒接过刘彻的话,低语着说道。
初唐,李渊看着画面,心怀期待。
他知道,陈延年、陈桥年,只是这个时代混乱的一角。
世道太混乱了,以至于,连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都开始思想觉醒了。
“都觉醒吧……这样的人越多越好。”
“如此混乱寒冷的世道,这样的民国,不要也罢!”
……
他期盼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人出现。
天幕中,文字继续显现着。
【军阀分裂得越来越厉害,各个小军阀势力之间,摩擦越来越大,终于在四月中旬,川军与滇军于天府展开混战。】
【也许是袁氏的死,带来的影响太大,允许各个军阀主的野心在日渐膨胀,人人都想做第二个袁氏,再这样下去,中华民国将进入军阀无休止的争斗之中。】
真正的乱世来临。
还是那句话——没有最黑暗,只有更黑暗。
各大军阀交战火拼,哭得是平民百姓。
每当夜幕降临时,街道处总会多几具被鲜血染红的尸体,鲜血不断流淌,深深刺激着无数躲在阴暗角落偷看的孩提们。
他们是谁的父亲,又是谁的儿子,谁家的顶梁柱?
【终于,袁氏之后下一任黎园洪介入了,免去了段祺瑞的职务。可他终究不是袁氏,不能做到像袁氏那样对北洋军的绝对掌控,反而使双方矛盾激化。】
【双方对是否对德宣战的问题展开激烈争论,可是争论的背后,却是列强在背后的收益、掌控,东瀛希望中华对德意志宣战,好进一步控制中华局面,星国则反对中华对德意志宣战。】
【中华,何时才能有自己的主权,而不是接受列强异族们的授意?军阀们不在乎,他们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利益。】
【终于,府、院之间的对立不可调和了,黎园洪免去段祺瑞职务,段祺瑞却不承认免职令。】
【6月1日,张勋进京,拥立清废帝溥仪复辟,府院之争结束,非北洋系的黎园洪下台。】
【七月,傅仪再次登基,颁布了多条新政,意图恢复大清。】
“……”
冰冷的文字逐条浮现,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无不渗透着丝丝寒意。
众朝皇帝们看着,无一不是眉头紧皱。
‘傅仪再次登基’、‘意图恢复大清’这两句话太扎眼了。
南宋。
岳飞凝视良久,终究是收回目光,叹了口气。
“好一个乱世啊……远超我等想象!”
袁氏死后,民国会乱,这是他能预料到的。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竟然能有如此之乱。
末代皇帝竟然再次登基,大清重现,这种荒唐的局面都出来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