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以为你们是整件事问题的关键吗?别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
“一个落后的国家不可能一二天就能强壮,而是需要几代人的尽力!”
“你们还年轻,天塌下来都轮不到你们顶着!”
“给我读书!死命的读,未来这个国家是要靠你们的。”
刚毅的怒吼声响彻在牢房,形成回音,久久不散。
陈仲甫怒目圆睁,目光在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上扫过。
学生们通通红了双眼,眼中有着热泪在打转。
从陈仲甫的眼中,他们看到了愤怒,也看到了希望,还有欣慰……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复杂万分。
“唰唰唰!”
学生们对着陈仲甫深深鞠了一躬,然后井然有序的离开了牢房。
风起苍岚。
陈仲甫已经意识到了,路虽然已经确定了,但是还需要有人来铺路。
他们是铺路者,而非者寻路者,更不是行走者。
真正走完这条路的,会是后来的学生们。
学生们离开牢房,看到了他们的老校长。
老校长撑着伞,站在雨中,脸上带着笑,一脸慈祥的看着他们。
这抹笑容很复杂,有激动,有欣慰,还有不舍……
他们这才发现,蔡校长已经老了,身形佝偻,鬓角也浮现了白发。
他太累了。
蔡园培放下了雨伞,任由小雨淅淅沥沥,打在了他的身上。
他却浮现了一丝淡淡的笑容。
学生们回来,现在不是自己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自己必须离开北大了。
天幕中,文字浮现。
【万事都要有人来埋单,五四风雷固然轰烈,可是,由谁来埋单?】
【学生吗?老师吗?】
【不,应该是一校之长。】
【风雷渐小,但是各界反军阀、反政府的声音依旧没有停止,徐世昌大元帅决定撤离蔡园培校长之职,临时组织其他人担任北大校长。】
画面浮现。
依旧是北大,校长办公室内。
蔡园培默默在收拾行李,在一手孕育了北大新文化摇篮之地的办公桌上,此刻早已不再变得混乱,相反,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上面放着一份辞职信呈。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
“我蔡某也劳苦够了,我也想稍稍休息一下了。”
他将《辞北大校长职出京启事》刊登在校园报刊里,就拿着行李打算离开北大。
这次离开,他谁也没有告诉,连陈仲甫、李守长等人也没有说话。
他只想自己一个人默默的离开,正如他三年前,默默的来一般。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所有事情总需要人来埋单。”
“五四风雷不是偶然,而是时代趋势,必然的结果,我们胜利了,但是天还没亮。”
“顶多算是前进一小步的距离,点燃了很微小的一点火苗。”
“离开北大,除了上面命令外,也有我自己的因素在里面,我太累了。”
“我很不舍,但我很放心,仲甫、守长,北大还有你们,务必带领学生们继续开启新思想……”
离开北大前,蔡原培回过头来,看了最后一眼。
他看到了很多北大的学生,草木青葱,少年正好。
这里有铮铮爱国的怒声,有学术碰撞的议论声,还有那一抹属于青春独有的笑容。
他是教育的栽培者,看到这一幕,他很开心。
他的声音很轻,轻到只有他自己才能听见,带着某种期望。
“路还长,希望你们逆着光去走它。”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