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人则是留在沪海,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革命人,议论与争论。
无论何时何地,他永远都挺直着胸膛,脊梁坚硬,走在最前面,像一棵胡杨林一样。
陈任重的道路更加简单——就是翻译。
翻译崭新的宣言,是他的工作。
夜深,其他房间都熄灯了,只有陈任重的房间还亮着灯。
母亲送来的粽子早已变冷,他却不介意,蘸着漆黑的墨水,照样吃完了。
天幕中,文字浮现。
【11月,沪海小组起草了核心的宣言。】
画面浮现。
窗外的阳光照射进来,照在他的身上,如镀上一层金辉。
他正背负着单手,一手捧着一则宣言,大声朗读着。
“共产的目标,是我们这些人的理想,建立一个百姓能当家做主的国度;阶层的斗争,是永无止境的……”
“这就是属于我们的思想,要推广向全国各地!”
眼前,陈功培、李汉军、俞秀松等小组成员也激动地面色涨红,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
“到此为止,我们所坚持的道路实现了最大的一步跨越——我们有自己的宣言和思想了!而非照搬沙俄的!”
“没错,这则宣言,是在沙俄十月的基础上改良的,真正适合我们的!道路崎岖,我们找到了适合我们的鞋子!”
……
他没有打扰小组成员激动地发言,只是静静的,笑着看着这一切。
因为他也发自内心的高兴,自此,一步一步前进,欣欣向荣。
足足五分钟,他才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
告诫众人:“我已经把这份宣言发给京城、湘南、津城、齐鲁等地了,要普及!”
各朝的帝王们怔怔看着,新的文字继续显现。
【这一年八月,已经海外留学的赵誓言第一次提出这二人如何称呼的概念,后世每每提起这二人,都会用这个说法。】
画面展开。
发国,一间简陋的小房子里。
一名五官端正的中华青年正聚精会神阅读着国内发来的报纸。
他是赵誓言。
作为亲身经历过去年那场风雷的经历者,他很清楚这场风雷带来的后劲有多大。
他打算去海外看看,而两位先生在国内,已经掀起波澜了。
这一刻,少年拿出了一张老照片,细细端详着。
照片里,二人站在一起,笑得和煦。
灯火照应着少年嘴角微微扬起的微笑。
“两位先生,真的是我们这辈民族的引领者!”
哪怕他身处海外,也能切身感受到这份喜悦欢愉。
于是赵誓言心中热血沸腾。
他提起笔,在二人合照后的硬纸上写下一片杂感。
画面只捕捉到当中的一段还算清晰的话。
“南北两大星辰;茫茫黑夜,吾辈仰辰。”
“两位先生,现在虽然是全国各地都燃起星火,但这些星火,迟早会合并在一起,举火烧天。”
少年看向遥远的天边,呢喃着他一生都在祈祷的愿望。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