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清廷大败沦陷沦陷(2 / 2)

五月十九日。

额尔金伯爵一声令下,大战爆发。

比起历史上,整整提早了两个多月。

无数战舰的火炮,疯狂地轰击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守军,英勇作战,猛烈反击。

这里联军并没有如同历史上那么坚决从北塘登陆,而是依旧想要尝试直接攻取大沽口。

结果,见到了守军的意志之后。

额尔金伯爵当机立断,派遣一部分战舰,护送大量的运兵船进入白河。

几日之后!

英法联军开始在北塘登陆。

清军也立刻发现了英法联军的举动,赶紧汇报给了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大惊,但是……依旧坚持原来的路线,也和历史上的选择一样。

不动如山,继续坚守大沽口。

而且,现在分兵过去早已经来不及了。

而且他觉得,英法联军再怎么也绕不过大沽口。

几日之后,超过两万英法联军完成了在北塘的登陆。

紧接着,联军攻打塘沽。

清廷在塘沽的守军不多,当然守不住。

很快,塘沽沦陷。

接着,英法联军从塘沽南下,连同海军一起,攻打大沽口北部炮台。

顿时间,大沽口炮台面临水陆夹击,危险之极。

直隶总督恒福立刻派人禀报皇帝,该如何是好?

是应该继续坚守大沽口,还是应该撤退。

……………………

历史上,这个时候的清廷是直接选择放弃坚守大沽口。

甚至天津都没怎么守,直接退到了通州。

而在这个世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僧格林沁和荣禄非常坚定地认为,应该继续防守大沽口。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的力量,比历史上要大得多。

最关键是,天津新军成立以来,百战百胜,几乎没有真正的败绩。

一时间,皇帝无法抉择。

而军机处,一下子也做不出决策。

这个时候,忽然有人开口提出,能否让南方七省联军,再一次北上支援呢?

再一次让苏曳率军支援?

但这一句话刚刚说出口,就立刻被所有人否决了。

开什么天大的玩笑。

上一次苏曳北上支援,立下了赫赫战功,结果非但没有封赏,而且遭到了德兴阿之子的刺杀。

朝廷非但没有捉拿凶手,皇帝甚至给凶手封爵升官。

皇帝当着朝廷众臣的面,说苏曳是逆臣,逆贼,死有余辜。

苏曳也表态和朝廷彻底决裂,只要皇帝在位一日,绝不复出。

不仅仅是苏曳,甚至田雨公、王有龄、徐有壬、沈葆桢也全部都皇帝罢免了。

张国梁和冯子材,也被罢免了。

现在整个南方七省的兵权,名义上在曾国藩和李鸿章之手。

你下旨让他们北上支援还差不多。

三希堂内,几个重臣争论不休。

“既然僧格林沁和荣禄觉得,应该继续防守大沽口,证明他们有意志,有决心。”

“但是直隶总督恒福却觉得,大军应该借着还没有合围的时机,直接退守通州,大沽口毕竟只是炮台防线,没有坚固的城池。而通州不一样,有坚固大城,洋人的海军无法进来,他们的舰炮也就发挥不了威力。”

听上去,双方都很有道理。

“瑞麟呢?他曾经和僧格林沁一起打过林凤祥和李开芳,他懂兵事。”皇帝问道。

很尴尬,这个世界的瑞麟已经被皇帝罢免了。

瑞麟其实在朝堂上并没有非常公开站在苏曳一边,但是他的儿子怀塔布,却在九江跟着苏曳做事。

所以,上一次皇帝公开说出苏曳是逆臣,逆贼之后,就罢免了瑞麟。

肃顺道:“皇上,要不要召瑞麟入宫?”

皇帝道:“不用。”

接下来,两方的意见依旧争论不休,一直到深夜都没有定下来。

但是,一定要快。

不管是守,是撤,都要立刻做决定了。

……………………

后宫。

皇帝依旧在沉思。

刚才其实没有人开口说,但是很多人都起了同一个心思,如果是苏曳来指挥这一场战事呢?

是应该守大沽口,还是应该撤到通州?

苏曳是指挥官的话,他会选择继续坚守大沽口。

因为一旦后撤,表面上撤退到通州,就有坚城在手,而且能避开洋人的大量炮舰轰击。

但实际上,几万大军内心崩溃,士气凋零才是致命的。

索性在大沽口狠狠打一战。

当然,不管是坚守大沽口,还是撤退到通州,这一战都是输。

因为双方的力量太悬殊了。

但是坚守大沽口,战果应该会好一些。

皇帝忽然问懿贵妃道:“你觉得大沽口那边,是撤还是该守?”

懿贵妃道:“有祖制,后宫不得干政。”

皇帝道:“让你说,你就说。”

懿贵妃道:“臣妾不通军事,所以也说不好的。但是僧格林沁和荣禄都说应该坚守大沽口,总兵乐善也说该守,那就证明他们心中是有斗志的。若是撤退到通州,虽然可以避开洋人的军舰火炮,但是将士们心中的斗志也就没有了。”

皇帝道:“所以,你觉得应该守?”

懿贵妃沉默了一会儿道:“是的。”

…………………………

不管如何,皇帝都要做出决策。

历史上,他让撤退。

而这个世界,他内心更多的是愤怒,苏曳带给他的愤怒,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消散。

而通常愤怒能驱散一部分恐惧。

“守,就在大沽口和洋人打到底!”皇帝道,最终他还是做出了和历史不一样的决定。

于是,朝廷钦使用最快的速度把皇帝的旨意送到了大沽口前线。

僧格林沁,荣禄,恒福,乐善四个大臣,全部接旨!

然后,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第三次大沽口之战爆发。

……………………

朝廷的意志坚定了之后,前线的军队意志,也就坚定下来了。

总体而言,清军打得非常勇猛。

固定炮台的近二百门火炮,天津新军炮兵营的一百多门火炮,猛烈开火。

某种意义上,复制了第二次大沽口战役的画面。

英法联军的战舰,再一次遭受了不小的伤亡。

荣禄的天津新军,再一次成为地面军队主力,顶在北边炮台,抵御英法联军的攻击。

战局,分成了两部分。

炮台和联军战舰之间的战斗,清军打得蛮好看。

英法联军的战舰,一艘接着一艘起火。

何伯将军派遣几次登陆行动,全部被清军炮兵制止。

洋人派出的登陆舢板和小船,也一艘接着一艘被击沉,不知道多少海军陆战队,葬身于大海之中。

而陆地这边的战争,和僧格林沁想象中的不一样,他一直觉得洋人的海军厉害,但是陆战不行。

结果……洋人的陆战,非常勇猛。

天津新军,已经算是很猛的了,而且兵器上也不太落后,还占有防守地利。

但是,他们就这么排列得整整齐齐杀过来的画面,实在太让人震撼了。

今天,英法联军的陆军,大约出动了三千人攻打北炮台。

但是,终究是被天津新军挡住了。

尽管,伤亡很不小。

但是,英法联军攻打了几个小时后,天就昏暗下来了,对方撤退,停止攻打。

其实,今天他们就只是试探性进攻,主力并没有完全压上去。

因为上一次大沽口战役的失败,使得联军也谨慎一些。

甚至,他们陆军和清军精锐还不算真正交手过。

毕竟天津新军,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军容军装,看上去和他们都没有什么两样,除了拖一条鞭子。

甚至军服是苏曳设计出来的,比英法联军的军服还要威风漂亮一些。

而今日试探性攻击之后,发现天津新军确实挺厉害的,觉得不能低估这支军队。

而在天津新军这边。

荣禄、奕劻、伯彦讷谟祜三人,面色阴沉。

“打不过的,真打不过的。”奕劻道:“当时不应该坚持守大沽口的,应该撤退到通州的。”

荣禄道:“我们这一万新军,有一大半是新兵。当然,如果我和伯彦两个主帅,身先士卒,勇猛战斗到底。那……会有一个相对体面的结果。”

伯彦道:“体面的结果就是,我们全军覆灭,给洋人带来不小的伤亡,为国争光。”

奕劻道:“然后呢?”

“我们的前途,都在这支军队上,在这里全部拼完了,接下来怎么打?”

“朝廷在京城周围,有十几万大军,胜保手中还有军队,僧王还有几万骑兵。”

“但是在大沽口,就全部指望着我们,拼完了有意义吗?”

“应该撤退的,我们跟着几万大军,一起在通州打!”

奕劻不断地泼凉水。

伯彦讷谟祜寒声道:“现在说这个有什么意义?几个主帅都坚持要守大沽口,朝廷也同意了,结果刚打了一天,就撤退?皇上如何看我们?朝廷如何看我们?”

“既然战,那就血战到底!”

奕劻心中一凉,你伯彦是科尔沁亲王世子,你的前途并不完全指着天津新军。

新军没了,你那边还有几万科尔沁骑兵。

而我奕劻所有的前途,就在天津新军,你荣禄也是一样的。

而且,苏曳倒台之后,天津新军就是我和荣禄在带,我负责管钱,荣禄负责练兵,你伯彦是中途横插一杠子进来的。

所以,奕劻目光朝着荣禄望来。

荣禄内心也非常为难,他当然想要保住新军实力。

但是,他坚守大沽口的话已经喊出去了。

而且不管如何,今天新军的兄弟打得实在可以。

“听说洋人承受不了伤亡,只要多打死打伤一些洋人,我们对朝廷也有一些交代。”

“所以,明日依旧血战到底!”

“坚守几日,然后相对体面地撤退。”

…………………………

次日!

大战再一次爆发。

而这一次,就完全不一样了。

英法联军陆军直接出动主力。

在特殊的鼓点之下,军官就在最显眼的地方,指挥着一列一列的军队。

无数的英法联军,就这么押了过来。

这一幕从视觉冲击力上,还是非常强的。

“打!”

“打!”

荣禄和伯彦,也不能说不勇敢,二人也在最前方指挥战斗。

天津新军,不断射击。

几十门火炮也调转方向,不再攻打战舰,而是直接瞄准英法联军的陆军。

英法联军也出现了伤亡,甚至一炮打过去,也直接掀倒了一片。

一轮密集的射击之后,也倒下一片。

可是,这些洋人陆军连阵列都不乱,身边的战友死就死了,完全熟视无睹,连前进的步伐都没有乱。

甚至,指挥官死了也就死了,立刻有副手顶替上来。

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军队,依旧排山倒海一般,毫无畏惧地席卷而来。

这一幕,真的把清军惊呆了。

天津新军的训练,不可谓不好。

武器也很先进。

甚至,射击也很不错。

这比历史上的清廷军队,好了不知道多少。

但是面对英法联军这个阵列,这个军容碾压过来。

他们的心抖了。

他们的手脚抖了。

内心开始害怕,意志开始崩塌。

这种情绪,开始传导,开始酝酿,最后变成看溃退。

一直以来,战绩辉煌,甚至称之为战无不胜的天津新军,第一次出现了大面积的溃败。

荣禄怒吼:“不许退,不许退!”

伯彦也大吼:“后退者斩,后退者杀!”

“督战队,开火!”

随着一声令下,督战队开始枪杀溃退的天津新军。

前面是潮水一般用来的英法联军,背后是几百人的督战队。

谁知道该怎么选择。

天津新军,疯狂地溃逃。

接着,督战队也开始溃逃,最后直隶行省的军队,也开始溃逃。

军队是骗不了人的。

你荣禄和伯彦都另有打算了,都不想着坚守到底,只想着坚守几天,给联军造成一定的伤亡,给朝廷有个交代。

你还想着士兵血战到底?!

僧格林沁惊怒,通过昨天的战斗后,他知道英法联军的厉害,和他想象中不一样。

但是,按照他的推断,也能坚守好几日的。

到时候再退,对朝廷也有交代。

谁知道,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天津新军,今天刚刚开打几个时辰,就直接崩溃了。

整个局面,演变成为了大溃退。

一万多大军,就这样疯狂地逃跑,朝着天津城跑去。

而这一刻,天津新军终于算是显出了原形。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伤亡顶替,新军的意志,新军之魂也在消散。

但是因为银子给得足,武器装备好,平常训练够。

所以之前天津新军,往往能够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甚至看上去和苏曳的新军相差无几。

现在遇到真正强大的敌人后,终于露出了这支军队的底色。

如果换苏曳新军来打,能打赢吗?

也打不赢,肯定打不赢。

但是,至少他最核心的那部分军队,不会溃退。

至少会坚守阵地到最后。

僧格林沁看着遍体的溃兵,内心发凉。

上一次大沽口之战胜利带来的信心,仿佛化为了泡影。

天津新军啊,引以为傲的新军啊。

就这么破灭了啊。

僧格林沁大声高呼:“撤退,撤退,撤退……”

军旗挥舞。

僧格林沁的帅旗,也开始后退。

直隶总督,天津总兵,直隶提督等旗帜,也跟着后退。

见到这一幕,英法联军的军官错愕了。

为何会这样啊?昨天试探性一战后,他们还肯定了天津新军的战斗力,今天还颇有如临大敌,觉得千万不能轻敌,做好苦战的准备。

结果……仅仅开战几个小时,这支被他们重视的军队,竟然就这么溃败了。

离奇的清国,离奇的军队。

我到底是该轻视你们?还是该重视你们啊?

上一次,我们轻视,结果遭遇大败。

这一次你们军队更多,我们刚刚要开始重视,结果莫名其妙大胜。

就这样,英法联军很快占领了大沽口炮台。

……………………

僧格林沁、荣禄等人率军,进驻天津城。

几个人开始商议,要不要坚守天津?

“天津就在白河边上,洋人的炮舰可以直接打到天津城。所以大军索性直接退到通州,永定河和运河之间已经淤积堵塞了,洋人的军舰到了不了通州。”

总兵乐善怒道:“之前我们向朝廷怎么说的,要坚守大沽口,结果呢?仅仅不到两天时间,大沽口就丢了。现在连天津都不守了,直接退到通州?皇上知道了后,会怎么看?要退到通州,当时不退,现在退?”

荣禄和僧格林沁都后悔不已。

早知道这样,当时真应该退到通州去的。

天津新军怎么如此没用?之前的胜仗是怎么打出来的啊?

接下来,该怎么办?

如果朝廷让退守通州,那僧格林沁可以大方率军撤退,但是现在,没有朝廷的旨意,他敢不战而退,朝廷能饶得了他吗?

所以,天津不守,也要守!

历史上,清军几乎是没有怎么守天津,洋人没有太费劲,攻陷了天津。

在这个世界,僧格林沁却不得不守天津。

洋人的动作很快,强大的舰队沿着白河,直接开到了天津城附近。

几日之后,英法联军的两万多陆军,也开拔到天津城下。

稍作休整后,洋人的炮舰,陆军火炮猛烈开火。

顿时间,整个天津城天摇地动。

清军的两万多守军,面如土色。

这里虽然有坚城,但是洋人舰炮太厉害了,直接压得人抬不起头来。

大沽口那边,还有几百门火炮,天津城哪有这么多火炮?

所以除了城墙之外,这里仿佛还不如大沽口防线,甚至大沽口那边也有很长的城墙堡垒。

而且洋人也不像是发逆那样,用攻城梯之类。

就这样,洋人不断地炮击。

天津几个守军主将面如土色,连坚决主战的总兵乐善也觉得,这一战没法打了。

荣禄道:“僧王,洋人舰炮太厉害了,这里不像大沽口,我们甚至都无法用火炮反击。完全被动挨炸,士气低落到极点,不能再打下去了。”

奕劻道:“对,僧王,不能再打下去了。我们只有两万多人,洋夷也有两万多人。”

“天知道洋夷有这么多军队啊?他们疯了吗,之前每一次来攻打的只有两三千人,这一下子来了两三万,没法打的。”

“我们应该保住有限力量,先后撤到通州,然后集结个五六万,七八万大军,再和洋人打啊。”

“人多了,才有士气,大家才不会害怕。”

伯彦讷谟祜没有说话,却也望着僧格林沁,那意思也是一样的。

“父王,让朝廷谈判吧,不能打了。”伯彦说出了一句掏心话。

僧格林沁咬牙道:“既然如此,那就算有天大的干系,也由本王担着!”

“大军撤退,撤退!”

…………………………

而这边的英法联军,望着天津坚城,也在微微头疼。

攻城战,在任何国家的军队来说,都是痛苦的。

都意味着重大的伤亡。

但是不管如何,天津城都是必须拿下来的。

拿下天津后,才能毫无顾忌地进军清国的京城。

于是,联军指挥部开始部署如何攻城,甚至还找来了好几个清军俘虏,询问在清国一般的攻城战术。

“最常规的,当然是直接用攻城梯,爬上城墙。”

“发逆,也就是南边的太平军,他们最喜欢挖掘地道,一下子挖十几条地道到城墙下,然后用几万斤火药炸开城墙。”

“而苏曳最喜欢的战术,就是用炮兵和密集的子弹进行区域掩护,派遣敢死队去炸城门。”

英法联军指挥官觉得挖地道实在是太久了,所以决定用炮火掩护,派人去炸城门。

就是采用苏曳的常规战术。

结果,他们这边刚刚部署了攻城战术,就有士兵进来汇报。

“将军,清国人撤军了。”

“全部撤走了。”

啊?!什么?

顿时,英法联军的军官都呆了。

我们还没有正式攻城,你们就全部撤退了?

他们努力找到一个高处,用望远镜眺望,就看到西边的城门,清国的军队潮水一般涌出。

而白河上的舰队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对着撤退的清军拼命开炮。

……………………

就这样!

几个时辰后,两万多大军撤退得干干净净。

英法联军在错愕和懵逼中,率军进驻天津。

至此,这个北方重要大城,直隶总督府所在地。

正式沦陷!

………………

注:近一万三送上,我去吃饭了呀!恩公们,如果有月票的话,记得投给我好不?

谢谢您了,叩首叩首。

(本章完)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