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倾囊相授(1 / 1)

三个小时。

许昌明与陶老足足交谈了三个小时的时间。

这期间,许昌明对于陶老提及到的有关NS方程的问题,全部对答如流,没有一丝迟疑与停顿。

而实际上两人关于这部分的交谈,仅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剩下的时间内,则更像是师生间的耳提面命。

陶老不拘泥于求解NS方程所用的知识。

而是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开始讲起,给许昌明生动形象地讲解了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

数学逻辑、数学结构、几何、微分、数论、群论……

有关数学各个领域的知识,陶老信手拈来,随便一个领域,都能侃侃而谈。

许昌明听着陶老的讲述,如痴如醉,仿佛回到了最初的学生时代。

但与那时不同的是,给自己上课的不再是普通教师,而是名震华夏数学界的泰山北斗!

他心中感慨,倘若用武侠小说的词来形容,这大概便是所谓的灌顶传功吧!

在陶老高屋建瓴,毫不保留的传授下,许昌明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就好像被人打通了任督二脉,各种灵感在脑海中迸发出来。

最后,还是许昌明见接连讲述了三个小时的陶老有些疲惫,声音有些沙哑,才连忙让陶老停了下来。

不然,怕是陶老会这样一直讲解下去。

“陶老,晚辈已经耽误您不少时间了。”

“今日就暂时到此为止吧。”

许昌明朝着陶老微微鞠了一躬,心中十分感激。

在今天之前,他与陶老非亲非故,唯一的联系,也是最重要的联系,大概便是他们都是在效力祖国,为了祖国光明的未来而奋斗吧。

但在刚才,陶老却是毫无保留地将自身学识都传授给他。

在许昌明想来,哪怕是陶老的关门弟子,大抵也不过是这种待遇吧。

陶老的这份胸怀,对祖国的热爱,无不让他感到触动。

华夏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有着如陶老这样的先辈前仆后继!

他们以自身的血与泪,撕裂了笼罩着九州大地的黑幕,用鲜血染红了华夏的旗帜,为华夏人民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光明的天地!

许昌明从小便是听着许父许母讲述的华夏先辈们的故事成长起来的。

正是在这种爱国教育之下,他才有着如此坚定的爱国、爱民之心,才有这份继往开来的决心!

先辈的热血绝不会白流,华夏的事业将由他们这些后来者来继承、实现!

陶老看着许昌明,虽然迫切地想自身学识全部灌输给他,但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更何况,许昌明身上还肩负着重担,自己不能耽误他太长时间。

于是,他思索过后,才是点头回道:“好,那小昌你先去忙吧。”

“不过,今后如果有时间,老头子还是希望你多过来这边。”

“数学这门学科虽是纯理论学科,但若是你能深入了解它的本质,肯定会对你未来的研究有所帮助!”

“老头子能帮到你的,也只有这些了。”

许昌明看着有些落寞的陶老,连忙安抚着说道:“陶老,您多虑了。”

“在您这里,晚辈真的学到了许多东西。”

“您放心,我今后保证每天空出一个小时的时间。”

“陶老您是华夏数学界的泰斗,只要您不介意晚辈偷师,那晚辈肯定天天过来听您教诲!”

陶老虽然知道他这话多半有着安慰自己的意思,但心中还是止不住地高兴。

这位扛过枪杆子、提过笔杆子的世纪老人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害怕,自身无用于祖国。

他经历过苦难,亲眼见证过黑暗与绝望的时代,哪怕如今华夏已结束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但他却是依旧担心焦虑。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倘若华夏后辈不积极奋取、不奋力抗争,一旦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华夏是否还会回到那黑暗绝望的年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正是有着这样的担忧,陶老即便身处高龄,在知道国家有需要时,一刻犹豫都没有,而是毛遂自荐,在本该享福的年纪,毅然决然地来到了这里。

而在知道许昌明,并与他真正见面接触后,陶老心中的担忧与焦虑才是消弭于虚无。

他虽年老,但却并不固步自封,对于上网冲浪,亦是轻车熟路。

华夏刚建国时,国力虽弱,但国民精神高涨,皆有着赤忱的爱国之心,且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并为此不懈奋斗着!

但时至今日,华夏国力虽不再弱小,但在西方世界的渗透宣传下,网络上的国民却是仿佛失去了对祖国未来的希望,崇洋媚外者屡见不鲜。

若是如此长久以往下去,华夏的未来又会如何?

无产阶级的伟大事业……还能有成功的一天么?

这些问题,陶老找不到答案,也没人能给他解答。

位卑未敢忘忧国。

这位共和国的元老,对祖国,对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有着最深沉、最纯粹的爱意。

而许昌明的出现,犹如一束亮光,粉碎了他所有的担忧与焦虑。

不是因为许昌明解开了NS方程,而是因为他有着实现可控核聚变的能力!

纯理论再重要,对于如今的华夏而言,也没有能够直接提升实力的实际应用重要!

而可控核聚变,毫无疑问,是工业革命级别的科技!

但这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点,就不再是西方各国,而是自己的祖国——华夏!

“去吧。”

他轻轻拍了拍许昌明的手背,眼神中满是慈祥。

“华夏的未来,这份伟大的事业,就要交由你们新生一代去继承、发展了。”

闻言,许昌明挺直了胸膛,语气郑重。

“陶老,晚辈向您保证,会用一生所生,将这份伟大的事业传承下去,绝不辜负祖国与人民的信任!”

在陶老欣慰的注视下,许昌明离开了这里。

看着他的背影,陶老眸中有着回忆之色,仿佛看到了当年,为了保卫家园,志同道合的同志们提着枪,昂首阔步与敌人打游击的画面。

只是,如今那些共同奋斗的同志们,基本都已不在了。

这一刻,一滴浑浊的泪水悄然滑落.

陶老心中既是感伤,又是宽慰……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