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是了!”
“磁流体发电机的确是最适合用来给可控核聚变发电的!”
几名院士在经过最初的惊讶后,便是立马意识到了使用磁流体发电机的好处。
之所以一开始没能想到这点,只能说是人类对“烧开水”一事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就连几名院士先前都是处于惯性思维。
“有着羿-I型材料和小昌你开发的控制算法,我们只需要稍微改造一下新一代托卡马克装置。”
“将其与磁流体发电机以直连的关系串通起来,便可以实现核聚变燃料的进气——加热——反应——排气——发电等一套完整的供电流程!”
“而且,这种供电方式,发电效率将远超传统烧开水式的发电!”
几名院士越想越是兴奋,脸上有着化不开的笑容。
“实际上,我设计的新一代发电机组里,除了磁流体发电机外,也有少部分传统的发电机存在。”
许昌明嘴角微扬,笑着说道:“毕竟,核聚变反应时高温等离子体会持续产生热量,这部分的热量若是不加以利用,那就白白浪费了。”
“两者结合之下,能够更好地利用核聚变产生的能量!”
乔老等人连连点头,眼中皆是有着感叹赞扬之色。
光从这点上看,他们就知道许昌明考虑地有多全面了。
不过,他们没有急着开口,而是更加认真地翻阅着桌上的设计图。
而当他们看到最后面,许昌明在设计图中标注的,新一代发电机组的设计额定功率时,便是纷纷瞪大了眼睛。
“嘶——”
“这……这怎么可能?!”
乔老一脸震惊地看向许昌明,忍不住开口问道:“小昌,你……你的设计额定功率是不是多写了一个0啊!”
看着院士们怀疑难以置信的眸光,许昌明却是自信地摇了摇头。
见状,何老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嘴角喃喃,“这可真是逆了个大天了。”
“2万MW一组的发电机组……”
“当今世界额定功率最大的发电机组,这个数值似乎连1000MW都不到吧?”
对于这个数值的大小,行外人可能不是很了解。
但换个说法,大概就连华夏村头的大妈大爷都能知道这个数值有多夸张了。
华夏耗时17年,消耗了上千亿人民币,于去年也就是2012年开始发电的三峡大坝,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25万MW!
而其发电量更是超过了全世界所有水力发电站的总发电量之和!
虽然2.25万MW的数值看起来的确比许昌明设计的发电机组的2万MW要大。
但要搞清楚的是,这可是三峡大坝的电站总装机容量,而不是单一的一台发电机组啊!
那么问题来了,三峡大坝一共有多少台发电机组呢?
答案是——34台!
没错,足足34台发电机组的功率,才堪堪超过许昌明设计的这台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
这个是怎样恐怖的概念?
2012年度,华夏全国发电量为4.99万亿度。
而1MW一小时发电量理论值是1000度。
那么通过一个简单到连小学生都会计算的算式,我们立刻便能得出,2.25万MW一小时理论发电量为2250万度!
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
简单的算数相乘,一个恐怖的数值由此诞生——197100000000!
将近2千亿度电!
如此恐怖的发电量,仅需要一台发电机组工作一年便能产生。
而一个电站,可不仅仅只有一台发电机组……
无需太多,一个可聚变核电站只需要25台这样的发电机组工作,那它一年的发电量,就足以供应整个华夏!
“这……就是可控核聚变的魅力啊!”
许昌明眼神闪烁,心中喃喃。
有了可控核聚变发电站,华夏将进入真正的“无限能源”时代!
传统的火力发电厂通通都可以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了。
唯一遗憾的是,目前人类没法大量储存电能。
尽管人类对于储存电能有着诸如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等多种储能形式。
但哪怕是这其中储能最多、应用最广的抽水蓄能,在利用水的势能来保存电能的过程,依旧会有着大量的能量损失。
另外,这一储能形式对周围环境存在一定的要求,且与一个国家的发电总量相比,它能储存的能量还是太少了。
所以,现在华夏需要考虑的是,在满足了国内的用电后,可控核聚变电站富余到溢出的电量,到底要怎样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
不过,对于这些事情,许昌明心中已经有了些许想法。
“小昌啊,你这可是给了我们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龙老脸色兴奋,看向许昌明的眸光满是热切。
闻言,许昌明微微一笑,开口说道:“龙老,我拿出这设计图,其实也是希望你们能够接手后面的工作。”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要专心攻克可控核聚变装置小型化的技术,可能没有太多精力顾及到这边。”
“所以……”
“放心,这件事就包在我们身上吧!”乔老刚听完,便抢着拍胸脯回应道。
昌明小子都将最困难的骨头啃了,后续的工作无非就是微调下燧人氏的结构,以及将设计图中的新一代发电机组建造出来,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供电系统。
这些工作虽说不是没有难处,但对于他们这几个院士而言,却是问题不大。
若是连这点事情他们都没法办到的话,那他们也不配院士这个头衔了!
而看着院士们一个个拍胸脯担保的样子,许昌明才算是放下心来。
“那就麻烦乔老你们了!”
话音落下,乔老便是板着脸色,蹙着眉头道:“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这是为国为民的好事,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而且,相比较于小昌你,我们几个老头子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这话听起来虽然有些伤心,但龙老等人却是没有反驳。
毕竟,几名院士早已认清了一个事实,那便是许昌明的研究领域保守估计领先了全世界大半个世纪!
以至于连他们这些院士有时都难以跟上他的思路。
所以他们早就转变了心态,认清了自己等人为许昌明充当“后勤”的身份。
让华夏院士当后勤,且还不止是一个院士,许昌明的这份待遇……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了。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