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大胆谏言(1 / 1)

伴随着许昌明话音落下,领导正经的面容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笑容。

“华夏第五大军种——战略支援部队的成立工作已经在进行之中了。”

领导冷不丁地开口道。

许昌明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瞳孔紧缩,微微张大了嘴巴,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要回应些什么。

战略支援部队,这是他与老领导第一次见面时,大胆提出的建议。

本来他还以为,就算老领导再重视,没个两三年,估计这件事也不会有下文。

万万没想到……

领导看着他吃惊的模样,轻笑着说道:“怎么?这不是你的提议么?怎么这么惊讶?”

“领导,我只是没想到……国家的动作竟然这么快。”许昌明如实回应道。

“于国有利的建议,国家自然会重视。”

领导眼神慈善,轻声说道:“不过这个提议是你提的,有关这方面后续的工作可能需要你配合帮忙。”

闻言,许昌明当即拍了拍胸脯,语气铿锵:“领导放心,国家若有需要,昌明绝对全力配合!”

“你的承诺我还是放心的。”

领导先是笑着回应,随后才是开口道:“说实话,昌明你的科研速度让人吃惊。”

“之所以在这么关键的时间节点上打扰你,让你过来这里,除了刚才说的这些事情外,主要还是想要征询下你的意见。”

“在将可控核聚变的科研搞定后,你后续的安排是否已经想好了?”

“另外,你觉得未来五至十年,国家在高科技上的布局,应该着重发展哪个领域?”

关于许昌明在华夏的定位与培养路线,老领导与领导的看法是一致的——

战略科学家!

许昌明的天赋太过出色恐怖,哪怕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依旧表现地没有半点吃力迹象。

如此人才,倘若仅是局限于单一领域,哪怕是可控核聚变领域,那也是太可惜与浪费人才了。

而且,由于没人知道他的真正极限在哪里,所以国家与领导根本无法预判他接下来会在哪个领域发力,何时会做出颠覆性的成果?

一旦真的有类似可控核聚变这样跨世纪的研究成果出现,那国家若是提前没有半点准备,很可能贻误良机。

这是准备带领华夏实现伟大复兴的领导所不能接受的。

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配合到许昌明,领导才是特意让他过来了一趟。

而面对领导的亲自询问,许昌明能清晰地感受到领导对自己的重视,感动之余亦是没有半点藏私。

“可控核聚变装置的小型化,这是我当前科研的第一要务!”

“而在这之后,便是有关核聚变能源上舰的事情……”

他犹豫了一下,试探性地问道:“领导,关于可控核聚变航母一事,国家的态度是……”

要知道,华夏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是在旧的航母上翻新,制造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

不仅是在动力上,还是在吨位、配置上,都远落后于鹰酱的航母。

而后续要新建的航母,才是华夏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母!

这艘国产航母的意义有多重大,华夏人民对它的期待有多深,不言而喻。

因此,关于第一艘国产航母的建造,只许胜不许败!

所以,最稳妥且最符合华夏官方风格的,自然是新建一艘常规动力,且在各方面保持均衡的航空母舰。

就如同华夏的航空任务一样,每一次的太空探索任务,都是精心准备,排除一切错误,最大限度地确保了任务的成功率。

若是沿袭以往的风格,许昌明可以百分百判定,下一艘航母的建造工作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但有时……均衡与保守,就意味着落后!

一艘常规动力、常规吨位的普通航母,从开工建造到下水海试,再到正式交付海军服役。

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

对于实现了可控核聚变的华夏而言,这五年时间是如此地宝贵。

倘若为了求稳,真的花费五年,建造一艘还未出生,就全面落后的航母,对华夏而言,真的有必要么?

如今的华夏,在技术上后发先至,完全有能力可以新建一艘全世界最先进的航母。

一举实现我国在这一军事领域上对鹰酱的遥遥领先!

古人言,狭路相逢勇者胜!

在这足以决定历史的关键时刻,华夏真的还有必要再像以往那样保守下去么?

实际上,不仅是他在思考这个问题,就是领导,这段时间也一直就这个问题在苦思着。

说实话,有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后,常规动力的航母,领导现在真的是怎么看怎么嫌弃。

但若是贸然将可控核聚变技术上舰,谁也没法保证这最新一艘航母是否能建造成功。

另外它的建造时间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而常规动力的航母,虽然落后,但如今的华夏却是迫切地需要这么一艘航母,提升海上力量,以此应对鹰酱庞大的海军势力!

所以,是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还是一步到位,冒着未知的风险,投注在可控核聚变航母上?

领导的决定事关重大,甚至足以影响到华夏未来几年的国运!

“昌明,你的心情与想法,我能理解。”

“但可控核聚变上舰,还未经过一系列的陆上验证,若是贸然上舰,一旦出了任何问题……”

毫不夸张地说,若是那样的事情发生,将极大地打击到全体华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而且,负责此事的许昌明,若是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一蹶不振,那将是华夏最大的损失!

所以,哪怕是为了许昌明着想,领导也愿意让国家多等几年。

不过,许昌明在听完后,却是毫不犹豫地开口说道。

“领导,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完全搞懂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人,仅有我一人!”

“我现在可以明确地向您保证,这项技术上舰是绝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而且,在我看来,核聚变航母与核裂变航母,虽有不同之处,但本质相同!”

“我国对于核动力航母的建造,难道真的一点储备技术与准备都没有?”

“可以明确的是,真正制约我国采用常规动力,而非核动力的因素,在于核裂变装置的小型化技术迟迟未能达到上舰标准!”

“但可控核聚变的技术在我看来,已经成熟!”

“倘若按照过去的方法验证,请恕我直言,没个八年十年,其它人根本搞不定这项工作!”

“另外,最后决定技术是否达到上舰标准的拍板人,一定还是我!”

“与其浪费这么多时间得到一个早已确定的结果,我现在就可以向领导您下军令状!”

“可控核聚变的上舰技术,是成熟的!”

“我以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总师身份向国家提议,在下一艘即第一艘国产航母上,应用可控核聚变能源!”

一步慢,步步慢!

许昌明不怕担责,哪怕是面对领导,在关乎国家命运与前程的事情上,他亦是敢于大胆谏言!

记住小说阁地址:xsggg.com